《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電影《納尼亞傳奇》改編自C.S.路易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佩文西家的四個小孩,通過一個衣櫥進入納尼亞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經歷了一系列的冒險。

這部電影充滿了奇幻色彩,將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一系列元素引人入勝,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在奇幻色彩之下,《納尼亞傳奇》也通過四個小孩的視角,向世人傳遞了戰爭背景下的愛與救贖。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01童話元素中的魔幻現實主義


故事發生在二戰背景下,人們遭受戰爭的摧殘,不得不逃離家鄉,彼得、蘇珊、愛德蒙、露西四個小孩被媽媽送到一位老教授家裡,而她們的爸爸此刻正在參加戰爭。

納尼亞世界,最開始是最小的妹妹——露西無意中打開的。在捉迷藏中,她躲到一個小房間,然後看到了衣櫥。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電影中對這個衣櫥進行了特寫,空蕩蕩的房間只有這麼一個衣櫥,而且還被蓋上了白色紗布,營造出濃烈的神秘感。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露西打量著房間的四周,一步一步走過去。原本歡快的背景音樂頓時停了下來,房間光線陰暗,窗外還下著下雨,冷冷的氛圍,讓人感覺非常壓抑,很想逃離這個出去,從側面象徵著此時正是戰爭時期,人們內心的痛苦與憂傷。


而在環境描寫結束之後,露西就慢慢的掀開了白色紗布,也為觀眾揭開納尼亞傳奇的序幕,衣櫥的面貌全部嶄露出來,露西伸手拉開了衣櫥的門,有三顆白色的小珠子掉落出來,導演給了這三顆白色小珠子3秒的特寫。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請注意,為什麼導演要在這裡安排三顆白色珠子呢?它們跟劇情無關,也不是重要道具,刪掉也沒有影響,可是導演卻獨獨給了它特寫。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提到白色小珠子,大家會想到什麼?小時候玩過的彈珠,好吃的糖果,遊戲機裡的道具...白色珠子是一個典型的童話符號,它讓人聯想到與小孩有關的畫面,寓意著衣櫃裡的納尼亞世界是小孩子腦海中的遊樂園,一切誇張、奇幻的元素都應該被接受,這也是在為接下來的劇情做鋪墊。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衣櫥打開之後,露西見到了許多傳奇的動物,比如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山羊的【人羊】,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馬的【人馬】,以及會說話的海狸、狼狗等等。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初看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可是仔細琢磨,卻又覺得有那麼一點真實性。電影裡這些超出現實的元素,正是魔幻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

魔幻現實主義產生於被殖民統治的拉丁美洲,它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

《納尼亞傳奇》講述的是二戰背景下的故事,人們在這種長期極端環境的壓迫下,常常會單身許多對未來的幻想和希冀,許多針砭時弊的文學作品就是誕生於這個時期。而在《納尼亞傳奇》中,作者之所以創造出來這些神奇物種、能力,其根本目的是藉助魔幻來表現、諷刺現實。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首先,電影中的納尼亞,是一個冰天雪地的寒冷世界,裡面有著可怕的白女巫,她有一個魔杖,能夠將任何生命瞬間凝固封印成灰色雕塑。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戰爭是醜陋的。”這種冰封的氛圍,凝固萬物的魔幻能力,代表著現實世界中戰爭對人們的殘害,它讓生活被打斷,家庭分崩離析,經濟停止運轉,萬物遭遇冰封般的摧殘。作者劉易斯也是借這部作品,

對戰爭進行了批判。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其次,為了擺脫白女巫的統治,三個小孩被一個聖誕老人分別贈予了三種工具,大哥得到了一把鋒利的佩劍,大姐則收穫了百發百中的箭與弓,四妹得到了能夠噴火花的花汁,一滴就能夠治癒任何傷害。

這三個工具,分別象徵著勇敢、耐心、善良。納尼亞有一個傳說,那就是這四個小孩出現,將會帶領大家戰勝白女巫,迴歸正常的生活。可是小孩子怎麼能夠打贏戰爭呢?

作者借這三個工具告訴大家,小孩子雖然經驗與知識不豐富,但是他們天真純粹,比成年人更加的勇敢、耐心、善良,這就是他們最強大的武器,同時號召大家迴歸初心,剋制內心貪婪的慾望。


02 聖經中的愛與救贖

在幾番冒險中,大哥大姐、四妹終於與獅王亞斯蘭匯合,他們救出了被白女巫囚禁的小弟。

“冬天馬上就要過去了。”冰凍的世界,滿滿被解凍,綠色的植物、色彩繽紛的鮮花也出現了,整個電影的基調不再那麼冷了。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就在大家以為戰爭要勝利的時候,白女巫再次出現,指出他們當中有人背叛了獅王亞斯蘭,而按照當初“深魔法”的法則,所有叛徒的血液都屬於白女巫。

《納尼亞傳奇》中的“叛徒法則”源自於《聖經》故事。在電影中小弟愛德蒙為了幾塊糖果向白女巫出賣了獅王亞斯蘭的下落。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而在《聖經》中,耶穌的12使徒之一,猶太為了三十塊錢,將耶穌賣給仇敵,導致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而電影中,獅王亞斯蘭為了挽救小弟愛德蒙,甘願獻身給白女巫,在眾人的目睹下,活活被刺殺了,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救贖了整個納尼亞。

作為一部奇幻電影,《納尼亞傳奇》與《聖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聖經中的耶穌遭遇了猶大的背叛,經歷“受難一死亡一復活”的過程,而獅王亞斯蘭同樣被白女巫折磨,也為了愛德蒙獻身,最後也死而復活。


03結尾

無論是西方的《納尼亞傳奇》、《哈利波特》,還是東方的《西遊記》、《哪吒》,但是借魔幻故事來表達現實的訴求、希冀,同時彌補現實世界的“無能為力”。

而《納尼亞傳奇》這部電影的強大之處在於,以孩童的眼光來構造一個神奇世界,但同時也借孩童的語言,來傳遞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啟迪大家以愛來救贖曾經犯下的錯誤。

小時候,我們常常幻想自己擁有超能力,長大後,明白現實的無奈和殘酷。而在魔幻現實電影中,我們的無奈、痛苦,總算得到了一些慰藉。


《納尼亞傳奇》:魔幻現實主義中的愛與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