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焦慮和出路(摘要)

商業的焦慮和出路(摘要)

文:劉慶龍

(劉慶龍: 河南波爾特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肉類行業管理專家。曾任500強雙彙集團管理中心主任、公司生產副總、管理副總、商業副總,曾參與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HACCP標準編寫,是現行國家標準GB/T27301-2008《肉及肉製品生產企業要求》起草人以及該標準《釋義》編寫人員,近年曾為數百家企業進行管理諮詢及企業培訓,擅長企業風險防控、公司治理、企業標準化、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商業管理、物流管理等。)

一、綜述

其實商業、商品與人類已經相伴了很久。

無論商業的業態、商品的名稱怎樣變化,他們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滿足人們需求的基本屬性。

我們一直在關注商業的未來,其實都是在圍繞人性的內在需求,追逐著商業的潛在收益,使行業的利益在經營者之間發生著不規則的流動。

商業的驟變及風險導致商業人充滿焦慮,整個行業表現出浮躁。

商業的起源源遠流長,但當代中國人真正接觸"商品"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經濟體制的沿革:計劃經濟-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市場經濟。

商業業態:國有百貨—商場—超市—體驗店—虛擬店—?

二、市場現狀

"今年是歷年來最困難的一年"已經被叫了好幾年。

近年商業行業盈利水平呈斷崖式下跌。

無論北京、鄭州、四五線城市,2015年以來持續遞減,某商業公司,2017-2019利潤從540-370-290萬元。

三、目前多元化的商業

目前的商業多數人認為是線下、線上兩種業態。

目前各地的培訓機構都在講模式、講業態。

目前商業的模式大致可以理解為以下六種業態:1.純實體; 2.實體店+線上;3.工業+自有渠道;4.電商;5.直銷;6.前店後場。

四、實體商業的出路

商業的出路就是對現有實業的深耕,績效增長才是王道。

1.純實體模式

關鍵詞:服務、成本、現場

六個應用:現場的肢解與增值、經濟庫存、親密接觸、6/8S、合夥人制度、細節管理

2.工業+自有渠道模式

關鍵詞:服務、創新、分配

五個深耕:渠道自我成本控制、通路分配、服務、商品的週轉、產品的更新

3.實體店+線上模式

關鍵詞:營銷、服務、創新

四個關注:平臺推廣、商品聚焦、服務體驗、人力成本

4.電商模式

關鍵詞:營銷、信用、創新

兩個一體:時間24h(白+黑)、人財物(貼心經營+網絡營銷+商品優勢)

五、商業的禁忌

1.投資風險:跨界、合夥、跟風

2.管理陋習:官僚化、不捨得、搞平均

3.商品對待:配比不合理、商品不新鮮、潛虧無人知

六、對年輕商業人的建議

1.自始至終的堅持;

2.沉得下來的心態;

3.漂得上去的優勢;

4.持續學習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