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崩潰了,該怎麼辦?才二年級的孩子!


我要崩潰了,該怎麼辦?才二年級的孩子!


我要崩潰了,該怎麼辦?才二年級的孩子!

電話打進來,開頭就是這一句話。

我安撫她,別急,慢慢講。

她接著說,劉老師,我得去找你諮詢。我家小的才二年級,可是我講話他就不聽,老師要求寫的作業他也不寫,把我急得都要瘋了。

我這白天的預約都滿了,要不晚上?她說好的,好的!

晚上7點,她們母子準時來到。我看那孩子站的很端正,沒有別的孩子那樣要麼躲在家長身後,要麼嘻嘻哈哈沒有正形,我的第一判斷,這孩子不像她媽媽講的那樣糟糕。

剛進諮詢室,孩子有點拘謹,溝通不暢。我運用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聯想的方式,從他熟悉的生活開始,慢慢的他由點頭搖頭到開口講話,溝通開始。

媽媽在旁邊要麼代替講話,要麼出於好意幫助我“助攻”,這些都被我制止了。

我們從媽媽最關心的作業開始。

在溝通中瞭解到,媽媽嘴裡的作業是老師罰他的作業,老師催,家長嚷,但他就是不寫,媽媽很無奈。

我問他,罰的作業全班學生都有嗎?

他說,不是,有的有,有的沒有。

哪些人被罰作業呢?

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才被罰?

咱有沒按時完成作業嗎?

有。

啥原因呢?

我忘了。

是一年級就有罰作業還是現在老師偏對你處罰?

一年級就有,不是隻對我一人。

那也就是說,從一年級老師就定了不按時完成作業就要罰寫作業的制度。

嗯。

法律要遵守,那班級定下的制度要不要遵守?

他想了想,要遵守。

那,這作業要不要寫?

要寫。

知道《弟子規》嗎?

知道!

《弟子規》中講,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過;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忘了寫作業,是無心非,這是錯。錯能改,也就沒有了。如果硬是不寫,那是錯上加錯,那就是有心非了,是大錯了。

他說,對!

我順勢誇他名事理,懂規矩,是個好孩子。他當即表示,我回家就寫。

在她媽媽看來撓頭的事,就這樣化解了。

他媽媽目睹了全過程,最後說,看來還是家長的方法不對。在家,我看他鬧情緒,自己也就急了,一個比一個嗓門高,他哭我叫,真的崩潰。

我幫她分析:孩子是好孩子,但要記著他是未成年人,年齡小,遇到自己不想接受的事物就會鬧情緒,這很正常。作為家長,不能看孩子急自己也上火,身為成人,應該懂得包容、接納孩子的情緒。等他不鬧了,然後溝通,化解矛盾於無形。這樣不僅有利於問題解決,而且會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讓他懂得鬧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把問題說明有利於解決問題。

家長感嘆,帶孩子真不容易,還真的好好學習!

最後,互相加為微信好友,約定有事再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