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生活中,很多人其實胖在了生活習慣上,在細微的生活習慣上適當調整一下,也會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1、足量飲水

減肥的時候足量飲水,可以幫助我們增強飽腹感,喝水的方式應該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保證一天8杯水,第一杯的時間最好在晨起。

不要等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出現口渴的情況,說明身體已經明顯缺水了。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2、細嚼慢嚥

人的食慾是由下丘腦的攝食中樞控制的,充分的細嚼慢嚥可以幫助放緩進食速度,這樣可以讓消化道有充足的時間將各種信息傳遞到下丘腦,形成飽腹印象。一般進食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


3、飯前吃一個水果或者喝一袋奶。

飯前過於飢餓,可以吃一個水果或者喝一點奶,有助於延緩飢餓感,避免過於飢餓而對高糖高脂肪的零食產生興趣,也可以幫助控制正餐的進食速度,有利於整體熱量的控制。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4、吃飯的順序,先喝湯、吃涼拌菜、炒菜、肉類,然後是主食。

餐前可以先喝湯,接著吃少油少鹽的涼拌菜,然後吃炒菜,接著可以主食配著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魚蝦、豆腐、瘦肉等等。

當然了,蔬菜的種類也很重要,一般包括:深色蔬菜、淺色蔬菜、菌藻類。


5、不喝含糖飲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含糖飲料,一般指的是糖含量在5%以上的飲品。市場上的飲料含糖量在8%~11%左右,有的甚至高達13%。很容易不知不覺的攝入過多的能量,不利於整體熱量控制。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6、餓的時候,不選擇高能量、高澱粉、高脂肪的零食,可以選擇豆漿、牛奶、雜糧麵包,或者一小把堅果。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飢餓的時候,往往傾向於選擇高能量、高澱粉、高脂肪的食物,而且在吃的時候,會特別猛、特別快,很難控制量。

因此,在飢餓的時候,不妨備一些飽腹感強、營養價值高、方便的零食,比如牛奶、雜糧麵包等等。


7、每天保證一定量的主食,最好1/3~2/3為粗雜糧。


保證一定量的主食,尤其粗雜糧,可以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讓血糖緩慢的釋放。另外,粗雜糧不僅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飽腹感強,還是一些維生素,比如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的重要來源。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8每天吃夠500g左右的蔬菜,其中深色蔬菜要佔據1/2以上。


每天保證蔬菜的量在500g左右,總體來說,蔬菜是一類體積大、水分含量高、飽腹感強的食物。

但是蔬菜在烹飪的時候,一定要少油少鹽,比如一盤200g左右的油麥菜,能量也就34千卡,但是加入60g油後,菜葉能夠吸入和捲入的油為40g,這樣一盤菜的能量就變為千卡。

備註:數據來源《範志紅:吃出健康好身材》


9、每天攝入一定量的十字花科、菌藻類的蔬菜。


一些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藍花等,含有多種營養素和異硫氰酸鹽等有益成分。

一些研究發現,每週吃5份以上十字花科蔬菜能夠明顯降低癌症風險。

而菌藻類食物,比如香菇、平菇等,不僅含有維生素B2、鐵、硒、鉀等,還有獨特的風味,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從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調整到減肥餐,很容易吃不習慣,覺得減肥餐不好吃,其實不然,新鮮天然的食物有獨特的風味,這是一種永遠都吃不膩的口感。


10、保持低脂飲食,將肥肉用脂肪含量少的魚類、蝦類、低脂肪的禽肉、牛肉替代。


減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而一些低脂肪的魚蝦、禽肉等,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肌肉量,保證基礎代謝水平,提高飽腹感,這對於減肥尤其重要。


11、適當食用一些大豆以及大豆製品,比如豆腐、豆腐絲等。


我們一般說的大豆,包括黃豆、黑豆、青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質量比較好的一類食物,也是穀類蛋白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豆中的脂肪含量還是蠻高的,一般為15%~20%,而且往往因為是素食,給人一種能量低的錯覺,因此在吃的時候要注意攝入量。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12、每天鹽的攝入量要小於6g


鹽對於體重的影響還是蠻明顯的,對於經常秤體重的小夥伴來說,體重上升更是一種打擊。

生理鹽水的濃度是0.9%,體內1g鹽大約要結合100g水,因此,鹽吃多了,很容易造成體內水分瀦留,體重上升。


13、每天烹調油的使用量最好在25~30g。


烹調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雖然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但是植物油的能量比較高,通常脂肪含量在99%,1g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攝入100g油脂就會產生900千卡的熱量。

因此,在減肥的時候,應該尤其限制烹調油的使用,建議每天烹調油的量在25g~30g為宜。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14、心無旁騖的吃飯


吃飯的時候,要專心致志的吃飯,吃飯的時候看手機,看電視,很容易缺乏滿足感以及飽腹感,甚至不容易食量,不利於整體熱量的控制。

另外,還要戒掉邊看電視或者邊看手機吃零食的習慣。


15、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


一般情況下,餐館中的菜油脂高、能量高、分量大,最容易使人發胖。國外有多項調查發現,居住所周圍餐館林立,特別是快餐店多,會增加發胖的風險。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16、如果實在避免不了,在外就餐不吃主食。


主食真的是解膩、解辣等的百搭食物,香噴噴的肉,只有就著米飯大口大口的吃才香,麻辣香鍋辣的時候,來一口米飯,瞬間開胃。

而在外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可以減少主食的攝入量,這樣不會吃多,不知不覺會減少很多熱量的攝入。


17、使用小餐盤。


換小盤子小碗吃飯,是典型的減肥行為干預。而該行為干預,有一個最經典的實驗,就是無底湯碗。

實驗是這樣的,研究員給受試者喝湯,但是擺的碗是被動了手腳的,這隻碗下面有根管子,受試者喝掉一部分湯之後 ,通過這根管子會偷偷的往碗裡續湯。

實驗結果發現,都是喝飽了就停下,用"正常"碗喝湯一碗就飽,用這隻特殊的碗喝要比平時多喝很多,才會覺得飽。

這也是因為,吃飯的時候,我們的飽也跟視覺信號有關,用小碗吃飯,大腦會覺得我們吃的很多,從而更快的產生飽腹感。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18、不要用食物來解壓


在壓力之下,本身人體會分泌糖皮質醇激素,這種激素的分泌會促進體內脂肪重新分佈,主要沉積在腹部、面部、頸部等。

而且壓力之下在食物的選擇上容易失去理性,更傾向於選擇高糖、高脂肪、高澱粉類的零食。如果真的覺得自己壓力大,可以給自己找一些興趣或者目標,增加休閒活動,最好是戶外活動或者集體活動。


19、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比如掃地、拖地、刷碗等,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家務活動是很繁瑣的,但是卻能夠讓人少閒多動,雖然這樣的活動熱量消耗小,但是貴在靈活,而且一天累計下來的能量消耗並不少。

比如,對於一個標準體重(56kg)的女性來講,拖地10分鐘,會消耗32.7大卡的熱量。而收拾桌子、做飯、或者準備食物,每10分鐘會消耗23.3千卡的熱量。

20個減肥好習慣,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備註:數據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P332

一些興趣愛好,比如養花或者養魚,平均每天可以多消耗50~80千卡的熱量。

備註:數據來源於仰望尾跡雲,《我的最後一本減肥書》P129


20、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瘦素的分泌,而瘦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可以降低食慾,控制脂肪細胞的合成,從而減輕體重。

而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 胃細胞分泌的"飢餓素"會明顯上升,使人們產生明顯的飢餓感,容易發生飲食過量的情況。

#成就健康幸福家庭# #遠離女性健康疾病# #健康科普排位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