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在古代曾是美麗的象徵,一生追求舒適、美好的環境

有一個成語,叫"呦呦鹿鳴"

,形容鹿的叫聲,出自《詩經·小雅》。《鹿鳴》,是中國古代較早用鹿來起興的一首詩。鹿這個生物,在中國古代一直都有著美好的象徵,不管是在詩詞歌賦,還是在古典墨畫,我們都能看過鹿的聲影。中國擁有的鹿的品種有很多,但一提到鹿,每個人都會想到的除了麋鹿,就是梅花鹿,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梅花鹿。

梅花鹿,在古代曾是美麗的象徵,一生追求舒適、美好的環境

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以其身上似梅花狀的斑點而得名,屬於我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了《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雖然在我國人工養殖的梅花鹿有很多,光在東北遼寧、吉林等地人工養殖的數量就有了數十萬只,但是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以及生態環境的變化,使現在野生的梅花鹿數量變得越來越少。人工養殖雖然也是梅花鹿,但同時大自然也需要野生物種的存在,這樣才可以算得上物種的完整。

梅花鹿,在古代曾是美麗的象徵,一生追求舒適、美好的環境

梅花鹿在我國也被稱為花鹿,宋朝詩人王禹偁曾寫過梅花鹿的詩,名字就是《花鹿》。原文:"花鹿一何馴,長隨病使君。必教吾在野,當與爾為群。靜飲清溪水,閒眠碧洞雲。猶勝市朝裡,逐眾走紛紛。"作者以梅花鹿的生活方式,靜飲溪水,閒眠碧洞,來表示自己不喜歡在市朝裡的日子。梅花鹿的群居性不強,雄性梅花鹿通常都是自己單獨生活。渴了獨飲山泉溪水,餓了自己食野果地蘚,獨來獨往,真是有一股山中隱士的感覺,難怪詩人王禹偁會羨慕梅花鹿。

梅花鹿,在古代曾是美麗的象徵,一生追求舒適、美好的環境

去動物園看過梅花鹿的人,應該都會覺得梅花鹿很美麗。它們眼大而圓、四肢細長、淚窩明顯、耳長直立,擁有很高的顏值。在中國古代,梅花鹿還是美麗的象徵。值得一提的是,美麗的"麗"字,繁體是"麗",人們將梅花鹿和美麗聯繫在一起,使梅花鹿與高顏值息息相關。

梅花鹿,在古代曾是美麗的象徵,一生追求舒適、美好的環境

它們活動的環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像向日葵一樣,終日追隨陽光,梅花鹿追隨的是溫暖,也是涼爽。在春天,梅花鹿多待在半陰坡活動,採食嫩枝和剛發芽的植物。到了夏天和秋天,它們會去到陰坡的地方,來躲避炎熱。等到了冬季,它們就會選擇陽坡生活,這樣可以保證環境更加溫暖,更好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這一美麗的生物,我多希望人類能夠與它和諧相處,倘若在公園、郊區春遊時,可以與它們一起玩耍,那或許是非常美好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