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大家好

我是大臉喵


自古以來

「長生不老」「永葆年輕」

就是人們永恆不變的

美好願望


自從衰老的「自由基理論」

被人們熟知和接受

「抗氧化」就成了愛美和養生人士

日常必做的功課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然而

自由基真的如此十惡不赦?

抗氧化劑又真的如此優秀嗎?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那些大火的口服「抗氧化劑」吧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1

抗氧化究竟抗的是什麼?

說抗氧化之前,我們要先來說說什麼是氧化。氧化,是指氧元素與其他物質元素髮生的化學反應。

而抗氧化指的是抗活性氧物質的生成,以及清除體內的活性氧物質

那麼什麼是活性氧物質呢?

活性氧物質是自由基和以H₂O₂為代表的「過氧化物」,這些物質都含有氧元素,而且都非常活潑,所以被統稱為「活性氧物質」。

它們會與細胞內其他物質發生氧化反應,破壞細胞內的平衡,進而產生損傷,這損傷如果沒有及時修補,日積月累就會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例如衰老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第一個提出自由基和衰老有關的是美國科學家Denham Harman,他偶然間注意到原子彈和X射線的輻射,能夠在人和動物的身體內產生自由基,同時縮短他們的壽命,那麼自由基和衰老有關嗎?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他給因射線影響而縮短壽命的小鼠餵食了各種抗氧化劑,結果發現這些物質延長了小鼠約30%的壽命。

由此,Harman確信自由基是造成人和動物衰老的原因,並在1956年正式發表了「自由基理論」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Denham Harman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人們發現自由基不僅會因外部原因產生(例如射線、汙染以及服用一些藥物),它還是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副產物」,只要進行有氧呼吸,自由基就會不斷產生。

而且會造成衰老的不僅是自由基,還包括其他的過氧化物,至此Denham Harman提出的「自由基理論」被不斷完善為活性氧物質會造成衰老,所以這個理論又被稱為「活性氧理論」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1

活性氧物質真的那麼壞嗎?

根據衰老的自由基理論,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自由基會造成人體細胞損傷,導致衰老,還會損傷遺傳物質,導致基因突變,引發癌症,是萬病之源

可活性氧物質又是生物有氧呼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這不是自己坑自己嗎?為什麼在億萬年的進化中,生物沒有將這個“漏洞”解決呢?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這是因為,活性氧物質根本不是十惡不赦的!

一般情況下,生命是離不開活性氧物質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需要能量,而細胞中的線粒體在將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例如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成CO₂和水,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中,就必須先生成活性氧物質,再以此為原料進行後續的反應。

而且為了解決過量的活性氧物質,生物已經進化出了相應的防禦機制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超氧化物是線粒體最先產生的活性氧物質,為了消除它,身體進化出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將超氧化物變成H₂O₂和氧氣,這是身體對抗活性氧物質的第一道防線。

可生成的H₂O₂仍然屬於活性氧物質,為了消除它,身體又派出了「過氧化氫酶」,可以將H₂O₂變成氧氣和水。

不僅如此,為了對活性氧物質做到嚴防死守,細胞中還有其他消除H₂O₂的酶,例如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硫氧化還原蛋白過氧化物酶等等,它們統稱為「抗氧化酶」。

而且,這些抗氧化酶都非常的盡職盡責,只要有活性氧物質來到它們身邊,就會瞬間被“消滅”。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但這些酶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身為蛋白質,體積通常很大,於是彼此之間就存在著縫隙,而活性氧物質都很苗條,可以藏匿在這些縫隙中。

於是就需要調動其他的幫手,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等,它們能去到抗氧化酶無法到達的角落,消滅藏匿起來的活性氧物質。

但這種化學反應要比酶催化慢的多的多,基本上僅為酶反應的千分之一,所以一些活性氧物質就依靠這個時間差,對身體造成了破壞。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目前還沒有發現安全有效的增加體內抗氧化酶濃度的藥品,再多的抗氧化劑也都要面臨時間差的問題。

所以,一切標榜可以徹底消滅自由基(也就是活性氧物質)的產品,都是騙人的!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1

抗氧化劑也沒有那麼好

由於生活中的汙染越來越多,身體中的活性氧物質勢必越來越多,而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蔬菜、水果又對身體有好處,所以人們順理成章的相信了,補充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甚至預防癌症。

但實際上,衰老的自由基理論可能並不完全正確,抗氧化劑也並沒有那麼好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9項抗氧化劑與主要癌症關係的研究顯示,沒有證據表明抗氧化劑補充劑對於主要癌症的預防有幫助。

而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美國和瑞典的2項獨立研究,卻都發現抗氧化劑在保護DNA和正常細胞免受活性氧物質損傷的同時,也保護了BACH1等與癌細胞擴散有關的分子,由於這些分子大量累積,也就促進了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有研究發現,在吸菸人群中,補充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會增加肺癌的發生率。

2014年,瑞典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也發現了服用抗氧化劑會促進腫瘤生長的現象。

雖然這些研究只是觀察到了現象,並沒有發現具體的原因,但也足以證明抗氧化劑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而且科學上對它們的研究也並不充分,花錢拿自己做實驗的事情,還是別做的好。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而且,活性氧物質的增多,並不一定意味著衰老

運動會使線粒體的活動加快,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活性氧物質也會增加,按道理這會造成人的加速衰老,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我們身邊堅持鍛鍊的人,往往顯得更年輕,且身體更加健康。

這個現象,在動物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最好動的小鼠要比活動最少的小鼠壽命長36%。

一種生活在東非的,長得很醜的裸鼠,體型和普通小鼠差不多,但肝臟和腎臟中脂肪、蛋白質和DNA的氧化程度都遠高於普通小鼠,這些指標證明了它們比普通小鼠受到了更多活性氧物質的傷害,但它們的壽命卻是普通小鼠的8倍,最長的可以活30年。

這些事實,似乎都與衰老的自由基理論相反了。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這就要說到Edward J Calabrese等科學家共同提出的「小衝擊理論」了,這個理論認為,當身體受到暫時性的、強度不高的“逆境”時,身體會主動調整自己的生理活動,以增強身體總的抵抗能力

也就是說,適度的活性氧物質,反而激活和增強了身體的防禦機制,使身體更加健康,壽命也就更長了。

更有趣的是,最近很火的一種抗氧化劑——白藜蘆醇,曾經動物實驗發現白藜蘆醇能夠延長壽命,且發現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認為服用白藜蘆醇可以抗氧化,並延緩衰老。

但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活化SIRT1蛋白和AMPK蛋白的基因,從而在不限食的情況下,達到了模擬限食的效果,進而增強了身體的防禦機制,使身體更加健康,這才是它能夠在實驗中延長了酵母、線蟲和果蠅的壽命的真正原因。

所以,是不是我們平時吃個七分飽,就達到了吃白藜蘆醇的目的呢?畢竟一瓶白藜蘆醇也不便宜呢。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另外,還有兩種十分常見,也是被公認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E,已經有充分的研究證明,它們不但是抗氧化劑,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作為促氧化劑,所以過多的補充也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維生素C在臨床上主要用於預防壞血病,而維生素E則通常用於心腦血管疾病及習慣性流產、不孕症的輔助治療。

維生素C服用過量會導致噁心、腹瀉、胃部不適、頭疼、尿頻以及皮膚膚色改變(又紅又亮),長期大量服用甚至會造成結石

而維生素E服用過量會導致噁心、嘔吐、眩暈、頭痛、視力模糊、皮膚皸裂、唇炎、口角炎、腹瀉、乳腺腫大、乏力等症狀,長期大劑量服用還會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風險。

所以,非疾病情況下,無需額外補充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總結下來

活性氧物質不是純粹的壞蛋

抗氧化劑也不是純粹的英雄

在科學還沒有研究充分之前

還是好好吃飯吧~

抗氧化劑可能促進癌症轉移,並非謠言


以上

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