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何為"生員棄巾"?

明朝中期,社會上興起了一股讀書人放棄功名,成為白身的風氣,這就是所謂的生員棄巾。

生員就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像秀才、舉人都可以說是生員。

也就是所有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就都是生員。

棄巾就是放棄功名,古代讀書人和百姓最顯著的區別就是讀書人用方巾束髮,棄巾就是將頭上的方巾不要了,不做讀書人了。

讀書人是古代治理國家的人才來源,明朝中期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才出現了生員棄巾?

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一、 明朝生員棄巾成風

明朝中期開始出現生員棄巾,到了後期蔚然成風,不少史料中都有記載,生員們放棄了自己的功名,各自尋求謀生之道。

《魚石集》中記載,當時貴州有一位學子,他已經考中秀才了,但他卻拋棄了自己秀才的功名,並且毀掉了自己的頭巾,去月塢隱居,自號痴人。

一名秀才,放棄自身的功名,這可是一件大事,秀才可是有著很多特權的,和童生不同,一個讀書人如果考中了秀才,周圍的人遇見他都要稱呼一聲某某秀才,是什麼原因才導致這位貴州的學子放棄了秀才的身份呢?

貴州的這位秀才只是明朝放棄功名的生員中的一位,當時有不少生員放棄了自身的功名,史料最早出現生員棄巾的現象是出現在嘉靖晚年。

但真正出現的時間應該要早一些,這種風氣到萬曆年間就蔚然成風了。

到萬曆後期,棄巾人數達到了數百人,當時讀書人能有多少,一個縣都沒有多少個讀書人,而且棄巾之後能被記錄的至少也是一個秀才,當時一個縣能有多少個秀才呢?

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據史料記載,明朝巔峰時期,讀書人也才只有三萬多人,這三萬人中就有幾百人棄巾,可見當時棄巾之風的嚴重程度。

明朝的社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朝中期的社會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明朝社會的變化

古人尊崇的一直都是儒學,儒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所有讀書人的立身準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則是所有讀書人的志向。

可是明朝中後期的讀書人卻紛紛置理想於不顧,這一代的讀書人的思想發生了什麼變化。

明朝中後期,讀書人的思想確實受到了衝擊,一方面是儒家理學的思想,一方面是王陽明的心學,理學是克己復禮,心學則是解放天性。

兩種思想的衝擊讓一部分讀書人開始覺醒,而嚴峻的社會更讓這部分人看到了死讀書的結局,所以他們改變了,開始棄巾。

科舉起於隋唐,盛興於兩宋,到了明朝則開始僵化了。

科舉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取得都是上層次官員,像一個從來沒有任何治國經驗,治理地方經驗的人,只是靠紙上談兵就可以成為朝堂官員,管理一方或者參與國家大事,這是非常荒唐的。

隋唐是沒有辦法,讀書人少,做官的都是世家子弟,為了打壓世家,李世民等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提拔寒門子弟,所以寒門子弟做大官不足為奇。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讀書人少,一國也沒有多少讀書人,科舉一次錄取個幾百人已經很多了,如果再擴大錄取人數,錄取的就全部是庸才了。

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但到了明朝就不同了,明朝讀書人數量是隋唐的幾十倍,如此多的讀書人,明朝卻依舊只錄取那麼幾百人。

簡直就是最真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再加上八股取士,能夠考中的都是思想僵化的生員。

而真正有思想的有個性的讀書人都無法被錄用,這一部分生員就成為了棄巾的主力軍。

還有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員也需要養家,生員們都是貧苦出身,本想著讀書謀一個好前程,可是誰能夠想到,讀書讀了大半輩子書,還是沒有中舉的希望,因為沒有希望,所以只能放棄。

明朝一位士子曾說過這麼一段話,說自己辛苦讀書十多年,每日讀書家都不管,就想著那一天能金榜題名,可是到頭來卻一事無成,連生活都成了問題。

這位士子的情況是當時大多數讀書人的現狀,到了明朝後期,生員們為了生計也不得不棄巾。

當然,官場的黑暗也是生員棄巾的一個重要原因,明朝最著名的就是宦官,讀書人是天生就看不起宦官的。

可是明朝卻是宦官做大,東西廠都是宦官執掌,負責監察天下,一部分有骨氣的讀書人既不想被宦官壓迫,委曲求全,也不願和宦官同朝為官,所以只能選擇棄巾。

再有就是官場黑暗,明朝黨爭非常嚴重,《萬曆十五年》中就皇帝與大臣,大臣與大臣之間的關係做了非常詳細的敘述。

明朝不是皇帝與大臣鬥,就是大臣與大臣鬥,一些有識之士對這一的官場早就失望了,因此選擇了棄巾。

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三、生員棄巾之後的謀生之路

棄巾之後,生員就成為了普通人,作為一位常年沒有做過農活的普通人,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呢?

生員們棄巾之後,謀生之路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教書先生:有學問的生員棄巾之後在民間依舊有很大的名氣,有一部分這樣的生員就選擇做了教書先生,或是大戶人家的私塾先生,其中以窮人居多,這部分生員早年讀書沒有顧及到家裡,選擇做教書先生,一方面顧及到家裡,同時也不算辜負了自己的才學。

郎中、算命先生:生員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讀聖賢書,還有一部分對醫書或易經感興趣,這部分生員就選擇做了郎中或是算命先生。當然,作為郎中也是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勉強混個溫飽,算命先生更是如此,畢竟民眾還是更信賴瞎眼的算命先生,而不是讀書人。

藝術家、僧侶道士:也有一部分生員,他們就像唐伯虎一樣走上了買作品的道路,唐伯虎說的"摘了桃花換酒錢"這在明朝是真正發生過的,生員書法好的,幫別人代筆,或者自己寫字拿出去賣,聊以為生;還有人直接做了和尚道士,既解決了吃飯問題,還能寫寫書,立立傳,說不定哪天就成名了。

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山人:這是最特殊的一個群體,在生員棄巾之前就出現了,但生員棄巾之後,山人的隊伍也空前壯大了。山人也就是隱士,不過明朝的山人群體明顯要更加高尚一些,當時不是窮苦人家,人家根本不認你,除非你是真的寧願當山人,同時,成為山人還必須要有一技之長,像普通老百姓,是根本不可能成為山人的。明朝的山人們過著和陶淵明差不多的隱士生活,自己耕種,農閒時和好友談詩論道,過的也十分瀟灑快活。

明朝生員棄巾之後,去路也就這麼一些,但從中可以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聯繫,就是生計,棄巾之後。

所有生員不管是做什麼,都是為了生計,哪怕做道士和尚,也是為了吃口飯,可以反證出,生計是生員棄巾的最重要原因。

明晚期生員棄巾普遍,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才讓士子放棄功名

結語

明朝生員棄巾,可以簡單看作是一群讀書人放棄了自己的功名,但放在大歷史中可以看出,生員棄巾是當時社會的制度不適合當下的社會了。

生員數量增多,而明朝卻沿用古代的取士方式,一次只取幾百人,一方面導致大量人才流失在野,另一方面則導致生員棄巾,放棄了科舉。

封建王朝的滅亡是註定的,但明朝並沒有到封建王朝滅亡的時候,如果明朝將科舉之後做官的官職降低一些,多取一些士子,或許明朝的社會也會更穩定一些,統治也能更久一些。

這些皇帝沒有看到,大臣們看到了,卻為了維持自己的優越感沒有說出來,古代都為了讀書人少而發愁,而明朝卻讓無數讀書人流落在外,無奈只能棄巾來尋找生計,實在可悲可嘆。

我是小楚,一個有態度°的文史科普作家。歡迎您的關注、點贊、收藏、評論四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