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貧到奔富,劉強東帶領京東做對了什麼

從扶貧點到產業鏈,再到全面致富,劉強東帶領京東走通了一條集公益性和商業性於一體的可持續性發展路徑。五年的扶貧之路,京東已幫助全國貧困地區上線商品超300萬種,實現扶貧銷售額超1000億元,直接帶動超10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京東自2015年啟動農村電商戰略,過去五年京東平臺實現農產品交易額超5000億元,成為農產品上行的主渠道。未來三年,京東將持續推進“奔富助長計劃”,帶動農村萬億產值成長。

文/《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王麗娟

濛濛細雨、山間綠竹,一群“身強體壯”的雞,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追逐。藍色雞棚裡,一批剛採購的雞苗,還在“閒庭信步”,時不時地窺探一下外面的世界。

從脫貧到奔富,劉強東帶領京東做對了什麼

這發生在貴州省施秉縣馬溪鄉一個山間的一切,都同步出現在北京京東總部的“跑步雞”數字中心。京東“跑步雞”項目是京東集團開展的創新型電商扶貧項目,已經成功從河北武邑縣複製到貴州施秉縣。

參與“跑步雞”項目的貧困戶劉大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分紅900元、土地流轉費2300元、臨時勞務費1000元左右,總計4200元。這是施秉縣馬溪鄉每個貧困戶一年多增加的收入。

除了“跑步雞”項目,京東還扶持了“游水鴨”“飛翔鴿”“跑山豬”等一系列養殖扶貧種類,以及“蒼溪獼猴桃”“仁壽枇杷”“牡丹江雜糧”等一系列種植扶貧種類。

京東從技術、加工、品牌營銷、物流、技術追溯等各個環節介入,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的知名品牌,不僅吸引了廣大貧困戶積極參與,又為消費者提供了綠色無公害的優質產品,實現了貧困戶、消費者和項目實施企業多方共贏。

從扶貧點到產業鏈,再到全面致富,劉強東帶領京東走通了一條集公益性和商業性於一體的可持續性發展路徑。

如今,脫貧基本已成過去,奔富正是現在及未來。在紮根基層扶貧的過程中,京東力量已經化為鄉村振興的內力和外媒,把農產品產出來、賣出去、品牌化,將穿插在整個鄉村振興的發展脈絡裡,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跑步雞”跑出的京東自有扶貧品牌矩陣

“跑步雞”項目源於劉強東一個樸素的想法:如何將農產品賣到城市去,並且能讓農民賺到錢。

從價格優勢來看,農戶散養雞自然比不上養殖場規模化生產的雞;從銷售效果來看,農戶散養雞難成規模,又缺乏標準化,很難形成明顯的溢價優勢。

於是,京東自2016年啟動了一個標準化生態養雞項目——“跑步雞”。

首先,設立養殖標準。在每10畝林地為一個區域的“跑步雞”養殖區裡,跑步雞在養殖區內自由活動,吃的是青草、野豆子、昆蟲和草籽,同時,在每日兩餐的特製食料裡含有鈣、磷、鉀等微量元素,食料中保證不含任何獸藥和激素。經過6個月左右的飼養,長到三四斤,才可以出欄。

“跑步雞樂園最大程度還原了雞的原始生活方式,我們用按時消毒和封閉管理最大程度保障整個園區的安全規範。”京東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其次,落實啟動資金。對於貧困農戶缺乏資金實施雞場建設和雞苗採購的問題,京東提供了兩種思路。一是通過京東數科旗下的金融業務為貧困戶提供無息貸款,二是聯合定點扶貧機構共建雞場,從而獲得專項扶貧基金。河北武邑縣“跑步雞”項目屬於前者,貴州施秉縣“跑步雞”屬於後者。

最後,提供銷售渠道。所有“跑步雞”均由京東生鮮回收,在京東自營被售賣,其中每隻雞30元的利潤分到貧困戶手中。這些雞肉往往因為口感好、品質高,一經出欄售賣,就被搶購一空。

施秉縣馬溪鄉黨委書記張雪賓向記者介紹,赤水烏骨雞和黔東南小香雞是當地比較優質的雞肉品類,以往只能銷往周邊區域。如今,京東“跑步雞”項目在施秉縣落地,採用這兩類雞苗養成“跑步雞”,不僅能為當地貧困戶增收,還將兩大雞肉品種推廣至全國。

當北京的消費者,吃上來自貴州大山深處的佳餚時,劉強東那個樸素的想法就實現了。更重要的是,貴州“跑步雞”的出欄,意味著這個扶貧模式得到了成功複製。

“跑步雞”儼然成了一個支點,撬動出一個京東電商扶貧的經典模式。

產業扶貧開啟品牌化時代

京東的扶貧之旅開始於2003年。當時的京東一共只有38名員工,劉強東卻帶領全公司前往山西省靜樂縣,在當地領養資助了38個貧困兒童。捐助幫扶是“輸血”,“輸血”不如“造血”。自從2016年1月,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京東的扶貧方式逐漸過渡到產業扶貧。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跑步雞”之所以成為京東電商扶貧的經典模式,因為它跑通了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建設、物流系統搭建、銷售終端落地等各個環節,著眼於從全產業鏈入手打造閉環的扶貧機制。

有專家分析認為,零售領域一端銜接供應端,一端銜接消費端,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流通幹線的作用。京東正是基於十幾年聚焦於零售行業的互聯網化,積累了深厚基礎設施資源和能力,才能幫助農業搭上產業互聯網的快車,為貧困地區相對落後的農業產業提供跨越式發展機會。

於是,不僅僅是“跑步雞”項目,京東同時正在開展“游水鴨”“飛翔鴿”“跑山豬”等海陸空全品類的“互聯網+金融+產業”扶貧項目。

從脫貧到奔富,劉強東帶領京東做對了什麼

這些項目落地的過程,既是產業鏈形成的過程,也是品牌化的過程。在京東電商平臺,消費者不僅能買到上述養殖類品牌的產品,還能買到“蒼溪獼猴桃”“仁壽枇杷”“牡丹江雜糧”這些以主打區域品牌的種植農作物,還包括京東扶貧過程中形成的其他農作物品牌,比如“等蜂來”“陰山優麥”這些由京東從0到1創立起來的扶貧品牌,如今已成為京東自營的暢銷產品。

將扶貧產業升級至品牌化建設,貧困地區自身持久的造血功能會更加強化。這也是京東扶貧模式不斷演進的過程。

京東零售生鮮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說,“品牌化讓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產品有了新的屬性,通過產品創新,我們發現了新的市場需求。同時,京東以規範化的方式牽頭整個產業發展,最終讓貧困農戶受益。”

經過多年實踐,京東扶貧的“方法論”在實踐中也日趨成熟。它以品牌化為核心,改變扶貧產業徘徊於低附加值的現狀,以品牌提升產品溢價,進一步增強產品和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幫助扶貧產業真正地走向市場,將貧困地區從扶貧之路引入到致富之路。

脫貧到奔富的供應鏈密碼

脫貧摘帽之後,建設美麗鄉村、加速鄉村振興就成為接下來的目標。京東在前期扶貧打下的良好基礎,可以更好地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在貴州施秉縣參觀“跑步雞”項目的時候,記者還參觀了施秉縣扶貧館的線下體驗店,當地特產的雜糧、臘肉、茶葉等一應俱全。這些產品在京東商城的施秉扶貧館均有銷售。

從脫貧到奔富,劉強東帶領京東做對了什麼

該扶貧館由施秉縣一家國有企業運營,同樣肩負著扶貧屬性和商業化運營雙重使命。扶貧館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京東電商為當地農產品銷往全國提供了一個特別強有力的渠道,經常藉助京東消費扶貧的活動,實現銷量大增。

經常在京東上購買生鮮、農產品的消費者會注意到,京東有很多以縣域一級命名的“特產館”“扶貧館”,這些集納了全國各個毛細血管地區的特色農產品銷售平臺,覆蓋了眾多品類的農產品,這些都是依靠京東扶貧力量逐漸設立起來。

可以說是,京東扶貧走到哪裡,那裡的“扶貧館”“特色館”就開起來。有些跟著京東物流的網絡發展起來,有些跟著“跑步雞”這樣的項目聯動起來,有些跟著京東各股扶貧力量搭建起來。

京東扶貧的星星之火,已經漸漸出現了燎原之勢。目前,京東平臺上總計有250個 “扶貧館”,是京東扶貧成果最直觀的展示,也是從給錢、給物發展到扶智、扶志的重要體現。

京東從支持貧困地區脫貧,到支持農村全面奔富,基本實現了由點到線再到面。在脫貧攻堅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時刻,京東扶貧工作也邁上了質變的臺階。

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致力於將長期以來打造形成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開放,幫助農村地區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改善農村人民生活,走上全面小康的“奔富”之路。

從脫貧到奔富的底氣與能力

如今,回過頭看,為什麼京東有能力且有意願做這些事情?這與京東發展基因與商業路徑高度吻合。

首先,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出身蘇北農村,對農村有著天然的親切感,也深知農村想要脫貧的意願多麼強烈。無論是擔任河北平石頭村村長,還是在兩會上建言電商精準扶貧,還是直接為扶貧產品帶貨,劉強東始終是走在京東扶貧一線的“1號員工”。

因此,自京東成立之日起,從回饋家鄉,到發展農村電商,再到產業扶貧,京東扶貧就一直在路上了。

其次,京東起家的電商平臺有著天然的銷售渠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正好解決農產品銷路難、溢價難的問題。京東利用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探索出電商扶貧的嶄新現實路徑。

更重要的是,隨著京東集團各個業務板塊的不斷髮展壯大,圍繞助力個人脫貧、產業脫困、區域發展的工具越來越多。比如,京東健康的醫療下鄉、京東物流的全國網絡效應、京東數科提供的技術驅動,等等。

概括而言,自2016年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五年的時間內,京東發揮自身在供應鏈、物流、金融、技術、服務等領域積累的基礎設施能力,尤其是發揮在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基礎設施能力,從產業扶貧、用工扶貧、創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公益扶貧等領域入手,幫助貧困地區打造品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能力,打通供應端與消費端,成為貧困地區產業升級、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

五年的扶貧之路,京東已幫助全國貧困地區上線商品超300萬種,實現扶貧銷售額超1000億元,直接帶動超10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京東自2015年啟動農村電商戰略,過去五年京東平臺實現農產品交易額超5000億元,成為農產品上行的主渠道。未來三年,京東將推出“奔富助長計劃”,帶動農村萬億產值成長。

放眼未來,圍繞著整個集團戰略規劃,由脫貧向奔富的轉變,京東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情。

比如,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快速整合和更新貧困地區各類信息資源,推動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提升扶貧工作效率的同時,可以形成更有針對性的鄉村振興計劃。

再比如,在通暢的信息共享機制下,各部門、各地區之間會形成統籌協調、多方聯動的協同工作格局,從醫療衛生、健康、教育等方面對貧困戶實施全方位幫扶,也可以在不同地區間可以更加精準地調配和使用社會公共資源,達到優勢互補、社會公共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總之,隨著商業外沿在不斷擴展,京東的能力建設將支撐整個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向更高層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