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电影《第一炉香》9月6号发布了首版预告片,得到的反馈却不是很好,一些网友说没有原著的调性,更多网友则表示主演马思纯、彭于晏的形象和角色不吻合,甚至有人嘲讽说他们两人像“虎妞”和“骆驼祥子”,把“第一炉香”弄成了“第一炉钢”。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出于对原著的爱,大家左看右看,总觉得演员没选好。

首先是演员的外形。

原著对于女主角的外形描写是这样的:“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以及“纤细的鼻子,肥圆的小嘴”,还有就是区别于香港美本地女孩褐色皮肤的白皙肤色。以致于“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原是引为憾事的,一心想晒黑它,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

葛薇龙是从上海到香港避难的女学生,在大家的想象中应该是敏感而纤细,白皙而瘦削,有江南女子的柔媚和天真的呆萌。

而马思纯眼睛大而圆,长相端正,再加上当初进组的照片照出了一种浩然正气的纯朴,和颇具风情、纠结挣扎,最后自甘沉沦的葛薇龙实在不符。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以至于有较为尖刻的评论说:总感觉下一秒他们俩就会站起来说,其实我是地下党。

彭于晏也是如此,和原著中的人物总感觉有点对不上号。

书中乔琪乔“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一般像。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下去了。”

乔琪乔是个吃软饭的花花公子,不学无术,玩世不恭,不愿付出真心。他在原著中的著名台词是:“薇龙,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你爱,我只能答应你快乐”。

他对于葛薇龙是连爱也没有,连爱也不肯付出的。

这样无耻的直白宣言,放现下绝对直接收获“渣男”称谓。他和葛薇龙的姑妈沆瀣一气,一步步把葛薇龙拖进了生活的黑暗沼泽。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在读者想象中,他应该是苍白纤弱,忧郁慵懒,有点黑暗病态的。但爱健身的彭于晏身姿健美,以致于网友说:这么壮的乔琪乔还要靠葛薇龙援交养活,去工地搬砖它不香吗?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这当然是网友的调侃。

只不过有时当这些本无恶意的调侃变成集体的狂欢时,不免会失去分寸,从而伤害到演员。

的确,在还没看到演员完整流畅的表演时,仅凭几分钟的片花剪辑就下定义说演员不适合角色,这对演员来说,未免太不公平。

但怎么说呢,引发大家疑虑的其实也不完全是外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之前马思纯曾经写了一段对于这部小说的读后感,被著名博主衣锦夜行的燕公子讽刺说:把哈姆雷特看成哈利波特。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随后又有张爱玲书迷扒出马思纯曾经发过错误的张爱玲语录,从而劝她多读原著。

这些事件累积起来,不免给人感觉马思纯并不懂张爱玲,进而对于她是否能演好张爱玲的作品产生了怀疑。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许鞍华啊!

曾经成功执导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半生缘》,执导过《女人四十》和《桃姐》,执导过《黄金时代》的许鞍华,威尼斯电影节历史上首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女导演——许鞍华。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而这部电影的编剧是文学大家——《长恨歌》的作者王安忆。作为一名同样生活在上海,也喜欢描绘上海的作家,王安忆被认为是最像张爱玲的女性作家,大家觉得没有谁比她来改编张爱玲的作品更合适的了。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所以,且不管演员懂不懂张爱玲,这二位至少是让人放心的。

再加上《第一炉香》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其它主创,如:

摄影:杜可风,曾获得过数次金像奖最佳摄影、金马最佳摄影、戛纳最高技术等含金量极高的奖项。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服装造型设计:和田惠美,与黑泽明导演合作《乱》获得第58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音乐监制:坂本龙一,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格莱美奖等多项大奖得主。

还有美术指导赵海,录音指导杜笃之,剪辑指导邝志良等,均为揽括无数大奖的大家。

但,谁也没想到,除演员之外,这些大师们倾力贡献出来的预告片也被无情吐槽了。

问题出在预告片配的字幕上。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爱是比深爱更深的不爱/是茫茫人海里孤独的跋涉/是永远不会因满足而满足/是失去时才得到的关照/是胜者服从于败者/如果爱是这般自相矛盾/又如何在人的内心深处/激起如此真挚的情感。”

这是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诗《爱是燃烧而看不见的火》,诗句很美,艺术性很高,但放在《第一炉香》的预告里不知为何却显得比马思纯的读后感还要尬。因为原著里葛薇龙和乔琪乔的感情无论如何都算不得是“真挚的情感”吧,当然,改编除外。

可是,如果改编成“真挚的情感”,那还是《第一炉香》吗?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这段优美的诗歌放在这里如此违和,以致于让人感觉下面必须要接上一句青春疼痛文学式的句子:“让我们和这个残酷的世界,和未知的自己,更好地和解”。

网友嘲讽说:终于明白马思纯为啥那样写读后感了,说不定导演就是这样讲戏的。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描写了一个上海女孩在香港所谓上流社交界里的沉沦经历,女孩子的如花青春在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凋零,实在让人痛心。

声色犬马的战前香港在张爱玲的笔下是“一座华丽而悲哀的城”,在大环境激烈变化的诡谲年代,在新旧时代的碰撞和角力、东西文化的交融和撕扯,以及爱情的假象和幻想之下,人性的弱点展露无遗。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华丽而悲哀的时代,华丽而悲哀的城市,华丽而悲哀的人生。

一炉香燃尽,一地冷冷的烟灰,都是小人物的悲哀命运。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所以,张爱玲的《第一炉香》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但却又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讲了一座城市,却又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讲了一个时代,却又不仅仅是一个时代。

这,才是张爱玲的高明之处。

这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东西,电影能不能准确把握并表现出来,正是观众所担心的。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目前唯一没有被诟病而获得一片赞扬的是由著名设计师黄海为影片设计的海报。双生花一般的两只手,被手腕上金光璀璨的金刚石手镯铐住,定睛看,那分明就是一副镣铐,华丽,但悲哀。

这幅海报把人一下子拉进了书里的名场面之一:

“薇龙托着梁太太的手,只管啧啧称赏,不想喀啦一声,说时迟,那时快,司徒协已经探过手来给她戴上了同样的一只金刚石镯子,那过程的迅疾便和侦探出其不意地给犯人套上手铐一般。”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短短一年时间,美丽纯情的青春少女就把自己的生活套进了这华美病态的手铐里。

就如战前的香港,的确华丽,但悲哀。

现在,全片仍未放出,出于对许鞍华和王安忆的信任,我,愿意等待,你呢?

电影《第一炉香》为何一再被骂,你以为它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