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第一炉香》惨变《第一炉钢》的闹剧还没过去多久,又一位作家的经典作品面临被毁危机。

由师太亦舒代表作《喜宝》改编的同名电影定档十月中旬上映,郭采洁出演女主姜喜宝。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这部小说尽管是几十年前的作品,讲述的故事却永不过时。小说主线描写了出身贫寒的剑桥高材生姜喜宝与年迈富豪勖存姿之间扭曲离奇的情感纠葛。

亦舒的文笔刻薄得有趣,书中喜宝金句频出,最有名的那句:“想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很多很多钱也是好的。”至今被无数人奉为圭臬。

尽管这版电影的选角不至像《第一炉香》那般难以接受,但在很多书粉心中,郭采洁并不适合姜喜宝。

姜喜宝不是真善美的小白花女主,她拥有突出的美貌和才智,无视道德约束和社会舆论,现实而凉薄,洒脱又纠结,充满矛盾但极具魅力。

而从预告来看,郭采洁既缺乏一眼动人的美貌,也没有潇洒果敢、崖岸自高的气质,大概率又是一版和原著相去甚远的改编。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作为原著党,对于选角乱来、改编随意的影视作品通常痛心疾首,多看一眼都能引来一阵心绞痛。

亦舒的小说是出了名的难拍。当年拍《玫瑰的故事》、《流金岁月》的导演杨凡还是亦舒好友,对电影画面要求极为唯美,演员选的也都是张曼玉周润发这种级别,结果亦舒看过成片都被气哭。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前两年引发争议的《我的前半生》同样是亦舒的作品,将香港八十年代的都市故事搬到今时今日的上海,水土不服是难免的。

为了贴合现实,索性大刀阔斧地改动起来,力求与时俱进接地气。

在导演、编剧、服化道的一同努力下,品味良好的优雅主妇变成了矫情张扬的艳俗阔太。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如果说剧版对女主造型设定的跑偏是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小心用力过猛,那么将子君从一个失婚后咬牙挣扎着独立的自强女性,转变成一个出了事只会歇斯底里,全靠闺蜜和闺蜜男友,最后还回过头跟闺蜜抢男人的中年玛丽苏,这简直就是存心在反亦舒。。。

不知是不是导演编剧太想推翻亦舒的理论,基本把亦舒最看不得的作派全赋予了剧版子君。

剧版子君成了与社会脱节,和老公没共同语言,对服务人员、自家保姆颐指气使的小型太后。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亦舒最信奉的“做人最要紧是姿态好看”,在她身上更是荡然无存。

而令剧版子君面目全非的真正元凶,还是她扭曲的价值观。


原著里,子君虽然觉得唐晶做职业女性颇为辛苦,但基本上是尊重的态度,甚至还羡慕唐晶的成就,认为唐晶很有能力。

剧版子君却一再认定职业女性全是没男人爱才不得不自己出来挣钱打拼的可怜虫。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剧版子君相信男权至上,女人是弱者。认为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嫁个好男人,然后把这个男人当成长期饭票。所有年轻女孩都是她的假想敌。

为了抓牢这张饭票,她唯一想到的就是花时间精力去对抗衰老,不让自己的皮囊贬值。

这种披着亦舒原著的外衣却将内里完全偷换的改编剧,还不如去原创剧本。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本就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程, 既要顾及原著党的要求,又要让未读过原著的观众迅速代入剧情。小说与影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有各自的叙事手法,改编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并非易事。


首先,选角要尽量贴合原著。

《青云志》敲定杨紫来演冷若冰霜的青云第一绝色时,曾被王思聪吐槽“选角失败”。邓超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一脸僵硬,被网友吐槽没有秀若兰芝之气,反而更似灭绝师太。

更典型的案例当数还没上映就饱受恶评的《第一炉香》,彭于晏把混血公子哥演成了油腻汽车夫,马思纯的葛薇龙似乎随时打算奔赴延安……过于壮硕健康的男女主被嘲讽不如就地改成《骆驼祥子》。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87版《红楼梦》之所以经典,就在于选角的成功。宝黛钗熙凤等主要角色都基本贴合原著,尤其是黛玉扮演者陈晓旭,被周汝昌先生评为“书中黛玉 影上黛玉 人间黛玉 三玉相遇 乃有晓旭”。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尽管众口难调,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选角和原著设定相去甚远,书粉们第一时间就会排斥反感,失去追看的动力,对影视改编的前期口碑影响巨大,成功率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改编删减也要尊重原著

细数改编失败的影视作品,基本都有一个通病:将原著的故事情节改动极大,更像是借原著之名完成一次衍生创作。

比如网剧《盗墓笔记》第一季中被群嘲的“上交国家”梗,编剧解释剧中加入这个梗是为了过审不得已而为之,但这样做有违原著中最为核心的盗墓设定,令书粉大感无语。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陈情令》在拍摄期间强行加入女主,遭三十万书粉抗议,最终遵循原著适当改编,才收获了口碑热度双赢。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作为IP改编鼻祖,《甄嬛传》就很好地处理了剧集与原著的关系。原著人物众多支线情节纷杂,“滴血验亲”那段关键情节在书中有几十位嫔妃同时在场,场面浩大,很难忠实还原。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剧版为了让观众能更好理清人物关系,便将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保留,在不影响主线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删减不必要的情节,令剧情更加紧凑简洁。

尽管完全忠于原著会有照本宣科之嫌,但不负责任随意改编,却会背离原著设定有失韵味,令原著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文学IP改编的热潮依旧未退,影视从业者们需要冷静思考如何在原著与影视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达到保留原著内容和意蕴的同时,还能给予自己二度创作的空间。

毁完张爱玲,又开始毁亦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