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這6個生活總結,你會更理性地駕馭人生

讀懂這6個生活總結,你會更理性地駕馭人生

01

把你“感覺”到的東西,用語言細緻地表達出來,最好說出你的理由,是很重要的能力。

一個人的很多觀點,都是在不妥協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完全經不起深究,這種觀點就是你感覺的觀點,是很脆弱的地方,你遲早需要打破,遲早需要加固重建。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順便幫ta一把,反問對方兩個問題,馬上就說不出話來了……

同時,一個人如果經常說感覺怎麼樣,卻不提理由,絕對是一個缺乏邏輯的人,需要多吸收批判性思維的知識。


02
總會有人說人生沒什麼意思,我表示不敢苟同。

所謂的有意思沒意思,都是經驗的結果,也就是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是刺激,新鮮,厭惡,還是平淡……

如果每天都是一日三餐,幾點一線,看不到頭,實話說,我也覺得沒意思,很沒意思,這也是為什麼人喜歡找刺激,找浪漫,找新鮮……

今天做一頓全新的飯菜,味道會是你不一樣的感受;買一隻新的股票,風險會成為你不一樣的經驗;換一個約會場景,浪漫會成為你特別的感受……

有沒意思完全取決於你的認知範圍多寬廣,有多喜歡嘗試新東西,如果一直過得像一潭死水,確實很沒意思。

回想畢業的時候,如果不是家庭條件一般,畢業的時候才懶得去找工作,老早全球旅行快活去了,但這顯然不現實,想要有意思的生活,起碼要耐得住寂寞,先過一段沒那麼有意思的經歷,而只能自己在枯燥裡發現意思,找到意思。


03

剛高考完,很多準大學生都忙著選專業,選A還是B,猶豫不決。

個人選擇之所以難,不是因為選擇本身多複雜,也不是因為信息不夠,這很容易尋找,主要因為還沒有引入取捨這個概念,好處兩邊都想要,風險都不想承擔,這樣根本沒法做出選擇,這種心態是幼稚的。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個道理古人很久以前就悟出來了,孟子選擇捨生取義,理由是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道義。

難以抉擇也是因為缺少風險概念,以為萬事萬物都有兩全其美,學過理財知識的人更懂風險,決策更理性。

其實在擇偶上就是典型的風險題,你的對象不可能十全十美:

如果對方比較內向,意味著要犧牲你的主動;

如果是個吃貨,意味著要你經常陪ta吃;

如果比較愛面子,意味著要你拉下面子;

如果不上進,意味著可能要犧牲富足的生活;

如果身材差,意味著犧牲下你的性福;

如果長得矮,意味著可能犧牲下你的高跟鞋;

……

但你也拿了該拿的好處,沒什麼好抱怨的。


04

讓時間流速變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因為此時你已經感知不到時間,1小時和10分鐘沒有多少主觀體驗上的差別。

你試試分別看電影和看書2小時,會有很明顯差別,看電影時間過得特別快,因為電影會主動吸引你的注意力;看書相反,只能你主動投入注意力,並且還要消耗腦力去思考(小說除外)。

專注是可以練習的,基本的物理方法就不提了,總的來說就是避免電子設備的干擾 。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獲得專注帶來的反饋,這次專注了20分鐘,下次30分鐘,慢慢達到1小時,這就是很好的反饋,能夠穩定在1小時已經很不錯了。

同等重要的是心理建設,專注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可能需要你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才能獲得的能力,不為什麼,因為你總會犯錯,總要積累各式各樣的經驗,包括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這項能力才算打磨成功。

如果你覺得太長了,反過來想一想,原生家庭好的人,從小保持了十多年的專注習慣,憑什麼你幾個月就能超過別人多年的積累?


05

看完一部電影,應該怎樣輸出影評?我記得以前看電影的時候,不會多想什麼別的,只會有幾個字的想法,來描述感覺:還不錯,挺好的,一般般。

有這種習慣的證明可能有兩個問題:

1)看電影太少了,審美提不上去;2)不願意動腦。

對1)的話需要密集地補,最好一週2-3部,挑自己喜歡的領域密集來補,興趣最大,動機最強,比如科幻,懸疑,驚悚;

對2) 的話只能勤動腦,大腦很奇怪,在行成一個習慣前,總是表現地比較懶惰,這也符合大腦最省力法則。

怎麼開動腦力也有技巧,瞎想沒有連貫的思路,最簡單的就是提問,每次對著一個清單來提問,提問是容易觸發靈感的步驟。

比如:

這部電影給你的整體感覺怎麼樣?

最精彩的片段在哪?最無聊的片段在哪?

哪些地方沒有交代清楚?哪些地方自己沒看懂?

自己設身處地會怎麼辦,是不是和主角不同的選擇?

電影情節順序是什麼?捋一捋故事大綱 電影的邏輯有沒有大的漏洞?

演技怎麼樣?特效怎麼樣?

跟同類電影相比怎麼樣?

有哪些經驗可以有遷移到現實?

不用全部都細細回答,沒有直接思路就簡單跳過,能想起幾個就幾個,思路就能像開了閘那樣源源不斷地湧出來,回答完自己提出的問題,就去豆瓣看看影評,先看短片,再看長評,就能看出一些專業的回答,電影的審美就在提升的路上了。


06

什麼叫深度思考?最典型的一個模式是知識的遷移,也就是無論你看什麼東西,都能提煉出你所在專業的邏輯。

比方說你愛好投資,精研了很多年,遷移投資的知識對你來說絕對不難,你很快就發現了:

找對象本質上是合作

生孩子是長遠投資

上班搭公交還是打的是時間成本

交朋友是價值交換

找宿友是提高效率

運動是提高健康資本

……

日常生活瑣事都蘊含著投資思想,越能頻繁遷移,提煉出你需要的邏輯,你就越精通這個領域的知識,像器官一樣長在腦子裡。

如果還不夠具體,你去看看奇葩說,薛兆豐無論談論什麼話題,都會引用簡單的經濟學理論去解釋所有的辯題,就是最典型的遷移。

那我們日常生活如何學會遷移?第一靠發散性思考,如果你做不到,比這個更好的方法是主題閱讀,為什麼要主題閱讀?

因為可以達到深度理解的層次,如果很多概念會頻繁出現,自然而然地可以實現知識的遷移。

比如思維偏差,只要你多七八本心理學相關的書,很快就明白常見的思維偏差就七八個:自我服務偏差,證實偏差,後見之明偏差,易得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框架效應等等

一次一次地出現,就意味著遷移難度一次又一次地降低。

也就是說主題閱讀可以給你一把錘子,讓你把所有東西都變成釘子。

至於芒格說的多元思維模型,就得在你主題閱讀的基礎上,再雜七雜八地看點其他的東西來補充,但前提是你得先有一把錘子。

終於吐血寫完了,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點個贊支持下喲!

=============

更多的優質內容,關注頭條號@思想假Kyle

全網已輸出百萬字硬核乾貨,長期更新讀書、寫作、思維、自我提升等乾貨,可以自己去多翻翻舊文,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喲!一起讀書學習吧!( ^_^ )/~~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