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提問:

如果我此生只能讀一本書,我該讀什麼?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金瓶梅》。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沒想到吧?

這部以“汙”聞名的書,居然會以一騎絕塵的姿態,遙遙領先於眾多經典書目,還被清代人稱作“第一奇書”。

多少人曾以為《金瓶梅》是部“千古淫書”,讀過之後才發現,這部百萬字的小說,其中露骨描寫不足4000字。

正所謂“不讀《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那百回故事中所投射的人世百態,讓其擔得起“千古奇書”之美譽。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高曉松曾在節目中專門講到《金瓶梅》,多次表達了對作者蘭陵笑笑生的崇敬。

他評價說:

我長大了越來越覺得《金瓶梅》寫得好,通過一個題材從經濟上、歷史上、文學上甚至從人的各個角度,把一個題材發展到很大。

高曉松所說的那個題材,正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不曾改變過的世情練達。

這也是《金瓶梅》一書最大的價值——在一個文字往往用來歌功頌德的世界裡,作者竟然用小說撕破了種種真善美,把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醜惡,都翻了出來。

作者用百無禁忌的筆觸,毫不避諱地將真實的人性,刻畫進市井民生的故事裡。

細讀《金瓶梅》,你會發現人性的複雜,千百年來不曾變過。

2

讀懂《金瓶梅》

你就讀懂了人性

作為明代四大傳奇小說之一,《金瓶梅》與《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相比,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金瓶梅》這部小說,放棄了人性中的善惡對立,寫的是市井民生,講的是人世百態,人物是平凡的,故事也是平凡的,但人物和故事高度的逼近了生活,和傳奇色彩告別。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小說從西門慶一家,寫到了西門慶居住的清河縣裡的好幾戶人家。

這裡有大戶的官家,還寫了一些幫閒的應伯爵、花子虛為首的十兄弟,還有賣笑的妓女李桂姐、吳銀兒、鄭愛月,此外還有尼姑、道士、媒婆、工匠、商販等等,多方描繪,相互聯繫,從西門慶一家,寫遍了全縣。

相較於偉人的哲思,平凡人的小心思和智慧,才能夠給予我們更直接的啟示。

看似老實的吳月娘,用最簡單的智慧得以善終;

惡毒的潘金蓮讓人心存不忍,因為她保有一抹人性的亮色;

李瓶兒毫無提防之心,使得母子被害;

聰慧的龐春梅終成人上人,卻因為性格的缺陷在最高處跌落;

渣男西門慶如何讓自己的商業版圖壯大又最終走向末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事實上,中國人現代的精神面貌和幾百年前,其實並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外在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多改變,但是在待人接物、婚喪嫁娶、人情世故方面,沒有與傳統文化割斷。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苦惱?

原本熱心服務,卻把客戶得罪了;

對同事好心幫忙,他反而不領情,還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

自己工作努力,領導卻喜歡那個不幹活的,自己反而原地踏步升遷無望……

我們現在經常喜歡談論智商和情商,從某種意義來講,智商可能更具有先天的優勢,但情商不是,情商通過訓練是可以改變的。

情商的直接表現就是人際交往,在不同的關係裡有不同的內容,本質不過是一個最簡單的事實:人情世故。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從這一點看,《金瓶梅》描寫的社會現實,細膩而深刻,我們今天在生活和工作當中遇到的很多事兒,在《金瓶梅》當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的映照和呼應。

比如,如果我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西門慶,他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企業也許會做得很成功,他會成為這個城市裡有頭有臉的大企業家,周圍的人圍繞著他,就如同形成了一個現代交際圈,從而構成一個光怪陸離的社會。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小說寫這個社會,寫這種集團,卻不是讚揚,也不是批判,他非常巧妙的,用一種風趣幽默,來展示這種人情和世故。

表面上,這些故事寫得很有趣,你會覺得好笑,但是你仔細去想,會覺得很可怕。

事情就是這樣,人和人相處就是這樣,人情世故就是這樣,在某個環境下,人們需要的,不過是簡簡單單的生活。

3

他潛心研究近20年

只為讀懂《金瓶梅》

經典作品的偉大在於,每次品讀,總能獲得新的感悟。

對林遙來說,讀《金瓶梅》20年,依然驚歎於它的無窮魅力。

作為非遺項目“京味評書”的傳承人,林遙以其特有的方式,帶著韻味解讀經典,聽他的講解永遠不會枯燥,也讓無數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從中學到了生活中必備的為人處世之道。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在林遙看來,《金瓶梅》中的每個人物都並非善惡分明,他們大都很壞,有著人性中最赤裸的劣根性,卻又各自有一套自己的原則和優點,因為複雜而更顯真實。

比如《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和潘金蓮的關係,就遠比《水滸傳》裡複雜得多。

人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潘金蓮是西門慶最寵愛的小妾,佔盡風頭,生活一定是穿金戴銀、要一得十、奢華無比。

其實不然,潘金蓮作為一個女人,連一件像樣的首飾都沒有。

西門慶本質上是商人,一把算盤打得震天響,他花的每一文錢,都要有回報才行。

結交朋友、奉承上官,是一種投資。而妻妾娶到家,連人帶陪嫁,成了自己的私產,在她們身上多花一文錢,都是浪費。

在這個充滿銅臭氣息的家庭裡,女人的人格尊嚴,是要靠金錢來維持的。

相比嫡妻吳月娘,還有孟玉樓、李瓶兒等有錢的寡婦,以及青樓女子出身,攢了不少私房錢的李嬌兒,潘金蓮是西門家最窮的那一個。她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要仰仗於西門慶。

所以說,她為了生存,不得不拼盡全力去謀求西門慶的寵愛,為此不惜失去自尊,甚至傷害他人。

其實,潘金蓮的“淫”是對西門慶的曲意逢迎,以便拉住丈夫;“妒”則是排拒其他女人,以保住自己與丈夫的緊密關係。

這是潘金蓮在西門集團立足的底線。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由此看來,不論現代還是古代,經濟獨立都是女性獨立的基礎和底線,否則,單純用愛維繫的婚姻,主動權永遠不會站在女性這邊。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個既“淫”且“妒”的角色,林遙還是看到了潘金蓮身上唯一的亮色。

她有著自己做人的原則,爭強好勝,卻堅持在金錢面前保持自尊:“我沒錢,但絕不偷雞摸狗,藏藏掖掖,因私廢公,哪怕讓我掌管日用賬目!”

林遙認為:

《金瓶梅》中數以百計的人物,幾乎無人不信奉“拜金哲學”。

連權傾當朝的蔡太師、“天子門生”蔡狀元,全都見錢眼開,撈錢的吃相相當難看。

唯獨潘金蓮,卻在金錢面前保持著她的一點自尊,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女人有她過人的地方。

他曾說,讀《金瓶梅》,每個人讀到的都不一樣。

對於身在職場的現代人,讀《金瓶梅》,可以看透身邊人的小心思,學會人情練達。

讀懂《金瓶梅》,你就讀懂了人性


它不是教你如何作惡,而是教你如何與人溝通,如何懂得與被懂得,如何不稀裡糊塗就傷害了別人,如何不被生活莫名其妙的傷害,如何能夠在付出後公平的得到。

這一次,林遙帶著對《金瓶梅》近20年的解讀,把自己的積累整合成30節課程,以評書的口吻,深入淺出式的解讀,將隱藏在“荒淫”背後的種種世情,掰開揉碎給你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