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用“朕”作为专属代称,其中有何隐秘?专家:拆字即明

引言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当时接连受挫,对当时的君王和朝政大失所望,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千古绝唱。

来圣贤皆寂寞。然而寂寞者不止圣贤,真正的孤家寡人,其实是他们——皇帝。“皇帝”一词,由嬴政创立,这位传奇人物在位期间,一扫春秋战国割据之势,达成了吞并六国、统一四海的惊人成就。虽然秦朝真正寿命只有数十载,但秦始皇在位期间所做的那些开创性成就,依旧被沿用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秦始皇为何用“朕”作为专属代称,其中有何隐秘?专家:拆字即明

▲秦始皇画像

01

公元前221年,中原长达千年的分裂格局,终于在秦始皇的手中终结。由此,完成了大一统的秦始皇除了制定度量衡。秦半两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之外,就是忙着为自己选“自称”。经过层层筛选,秦始皇最终确定了“朕”这一专属自称。在春秋战国之时,各路诸侯的自称千奇百怪,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对“朕”另眼相看呢?

首先来说一下专属自称的原因。王权或者说皇权,它是封建社会的结晶,而封建社会是一个私有制盛行的年代,秦始皇作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位统一天下的皇帝,必然想要彰显自己的独特之处,供千秋万代铭记流传。所以秦始皇确定专属自称并不难理解。

秦始皇为何用“朕”作为专属代称,其中有何隐秘?专家:拆字即明

▲秦始皇画像

02

但是,秦始皇为什么独独对“朕”情有独钟呢?这里要介绍一下时代背景,在秦始皇确定“朕”为皇帝专属称呼之前,“朕”这一自称人人可用,并不稀奇。在那个时候,“朕”和“余”、“我”都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的含义,哪怕是平民百姓,也是可以自称“朕”的。

这在很多典籍中都有相关记载,比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朕皇考曰伯庸”、战国末期的《尚书·尧典》中也记载过:“汝能庸命巽朕位”。东汉时期文学家蔡邕更是说过,在上古时期,“朕”是一个大众称呼,不分身份贵贱。那么秦始皇为什么选“朕”作为自己的自称呢?“朕”特殊在哪里呢?

秦始皇为何用“朕”作为专属代称,其中有何隐秘?专家:拆字即明

▲屈原画像

根据资料显示,与“余”、“我”、“台”、“卬”等相比,“朕”作为第一人称的自称出现的最早,最早出处甚至可以追溯到在甲骨文中。只是随着朝代的更迭,时间的推移,“朕”慢慢的见于书面记载,口语中大家常用的更多的是“我”“吾”等,其实这也能理解,后面两个字用来自称,相对于“朕”,更加的口语化、流畅性也相对较强。

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轨迹来看,选“朕”作为皇帝专用称呼其实也有利于百姓。封建社会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而王族与普通平民的差距犹如银河,王族的很多东西平民都需要避讳,比如衣服的颜色,就连日用品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如果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告之天下,对于百姓而言,相对于不知所以就被贵族以“不避讳”的冲撞之名虐杀,秦始皇这种做法反而令他们更加安心。

秦始皇为何用“朕”作为专属代称,其中有何隐秘?专家:拆字即明

▲秦朝贵族剧照

03

回到我们所说的秦始皇的专称上,假设秦始皇选择了“我”为自己的专属称呼,一来不够独特,二来也容易被其他人误用。这不管是对秦始皇来说还是对其他所有人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再从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朕”其实有着特殊的含义。根据说文解字的释义来看,“朕”的意思是“舟中火种”。语言学家戴震认为,秦始皇之所以选“朕”为皇帝专属称呼,应该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很久以前,中国大地上大多是逐水而居,而“舟”与“灷”则是部族中发展兴旺的必备品,是一个部族财富、地位的象征。所以,秦始皇选择“朕”为自称,更能彰显自己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为何用“朕”作为专属代称,其中有何隐秘?专家:拆字即明

▲秦始皇雕像

这一说法显然是更加合乎情理的。自秦始皇之后,“朕”这一个自称也被中国封建史上的历任皇帝沿用。这说明“朕”之自称的寓意着实无可替代,对于追求唯我独尊、独一无二的皇帝而言,十分相得益彰。

结语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大事,封建时期,人们取名还需要看八字,断风水。说到底,秦始皇对“朕”字的追求,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是想追求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标签,最好其中还蕴含了自己向往的美好寓意。

参考资料:

《登幽州台歌》

《离骚》

《尚书·尧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