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方略 | 學校在線課程的文化之思

治校方略 | 學校在線課程的文化之思

隨著開學時間的不斷延遲,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學校網上教學工作的開展勢在必行。教什麼?怎樣教?誰來教?每一個都是具體的問題,每個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甚至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於是,“疫情之下,教學何從”成了每一個教育人的追問。

一、慎思之:文化之根,撥雲見日

常德市武陵區育英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21世紀初,學校梳理發展歷程,提煉出了撐起育英百年曆史的“翰墨”文化,並由此旗幟鮮明地提出“立字立人”的辦學理念,確立“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小公民”的育人目標,以此衍生出了民族之心、社會之責、個性之美三大生命發展支柱,相應地構建起“三個主題”的“翰墨課程”,即國學課程、社會課程、個性課程。

我們始終認為,教學場域可以變、教學內容可以變、教學方式可以變,但對學校文化的堅持不能變。這一次同樣也不例外,對於學校“翰墨課程”而言,這既是一次挑戰,更是學校課程成長和豐富的機遇。

二、明辨之:因地制宜,接壤文化

如何真正讓“翰墨課程”在網絡教學中落地?一方面,我們要立足現實,因地制宜。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網絡授課時發現:首先,疫情突如其來,假期時間的不確定性、教師網絡教學技術的不均衡性等都是必須考量的現實因素,因此,讓教師進行網上授課時機暫時還不是很成熟。其次,小學生在網上學習的興趣、持久力是否順應“人—機—人”的方式也未可知。為此我們達成共識:與其把精力花在指導每一位老師進行網上授課,不如為他們篩選出更加適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對每週需落實的內容提出要求,對每一天做出具體安排,讓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達成目標。從實際操作來看,這樣的策略是符合實際的,也是具有成效的。

另一方面,我們要立足需求,接壤文化。學校以原有“翰墨課程”的三大核心課程為基石,針對疫情期間學生的學習成長展開細緻地整合。一是藉助國家規定的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各學科給出預習指南,由老師每天在固定時段進行網上答疑。同時,重點突出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以此涵養“民族之心”;二是開展研究性學習,將視野由疫情轉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並用繪本、思維導圖、研究報告等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讓所見成為課堂,體驗“社會之責”;三是給予孩子展示自我的平臺,每期推出不同類型的學生作品,同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推薦小實驗、小遊戲、心理健康音頻等幫助其調整好心態,還為師生提供24小時心理干預熱線,讓孩子綻放“個性之美”。

三、篤行之:行有方向,力有所長

如何讓2000多名師生在不同的空間同頻共振?學校進行網上課堂的研發,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翰墨志·網上課堂”系列。目前,學校已陸續推出5期“翰墨志·網上課堂”,堅持以育英三大核心課程為構架,涵蓋了9個課程內容(防疫常識、課本導學、優秀電影、科學創意、陽光體育、心理健康、習慣引領、愛心表達、研究性學習),將學校“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小公民”理念真正落地。

一是注重引導。如有計劃地推出各科預習指南——指南均來自各個教研組的細緻討論,老師每天在固定時段進行網上答疑,實現有計劃的師生互動。預習指南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解決了很多家長擔憂的“面對平板時間過長”問題。又如學校以“把學習揣在口袋裡”為題,專設“獨自上路,手有寶典”版塊,將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分年級進行預習導引,各班根據年級計劃制訂班級計劃,孩子根據班級計劃,再製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同時,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們利用假期精心創編了一組兒歌,包括儀表、進校、升旗、集會、課堂、課間、衛生、體操等17個方面,為即將到來的有序校園生活奠定基礎。

二是注重體驗。學校開展了“我有一張病毒清單”主題研究,分低、中、高三個年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搜索、整理、感受、思考等方式,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低年級“病毒是什麼”的主題研究,以繪本的形式呈現探究成果;中年級“病毒帶給人類什麼”的主題研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研究成果;高年級“面對病毒,人類做了什麼,還可以做什麼”的主題研究,呈現一份詳實的研究報告。研究性學習的全面鋪開,讓孩子們獲得了更多的成長。

三是注重個性。網上學習看似分散,實則將大家聯繫得更加緊密,個人的展示也有了更大平臺和更多觀眾。學校分期推出不同類型的學生優秀作品,如書畫作品、自制繪本、思維導圖、研究報告等。黃心怡老師和少先隊員合作創作的兒歌《春天來到了》更是登上了學習強國平臺。育英學子的個性之美在這個春天綻放得燦爛耀眼。

網上課程的實施於學校而言是新興事物,它一定還有不成熟的地方,而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是學校努力的方向。

作者:羅玲 姚智慧(第一作者系常德市武陵區育英小學校長、書記;第二作者系常德市武陵區育英小學副校長)

原文刊發於《湖南教育》2020年4月A版

治校方略 | 學校在線課程的文化之思
治校方略 | 學校在線課程的文化之思

◉ 權威發佈 | 超86萬人參與!湖南省中小學“停課不停學”調查報告出爐

◉ 深度報道 |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 專欄 | 劉建瓊:認識“知行合一”

◉ 域外視窗 | 教育可以怎樣引導學生走向“正確”?

治校方略 | 學校在線課程的文化之思
治校方略 | 學校在線課程的文化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