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01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新喜劇之王》口碑和票房撲街,一時之間炒冷飯、跌落神壇、江郎才盡等評價在網絡上炸開了鍋。

提及周星馳這個名字,人們就立馬把它和喜劇、無厘頭、幽默大師等詞聯繫在一起。在觀眾眼裡,周星馳已經是站在神壇上的喜劇之王了,所以人們順其自然地以評判大師的標準去評價周星馳。當他拍出來的電影不再搞笑,或者不再比以前搞笑,觀眾便大失所望,感嘆神話的破滅。

《喜劇之王》中“我養你”橋段在短視頻等平臺一次又一次地被模仿。而經典作品的續集總是被觀眾寄予許多厚望,《新喜劇之王》更是如此。《新喜劇之王》的劇情平淡、搞笑點尷尬、演員的發揮並無驚豔之處。與同檔期口碑炸裂的《流浪的地球》相比,確實要遜色不少。但我不覺得星爺江郎才盡了,而是覺得他的經歷和思想變了。

《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02

周星馳在1980年開始步入影視圈,但真正開始紅的是在1990年。1988年,周星馳得到李修賢的賞識,在電影《霹靂先鋒》中飾演一個浪蕩江湖的小弟。

周星馳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也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雙料提名。不僅得到了影壇關注,也引來電視臺對他的重新審視,給他更多機會出演重要角色。

在此期間,他已經“跑龍套”跑了七八年。1983年周星馳被派任到兒童節目當主持人,一做就是四年。當時有記者寫過一篇《周星馳只適合做兒童節目主持人》的報道,周星馳把這篇報道貼在房間裡,以此激勵自己一定要闖出一番事業來。

《喜劇之王》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是當年的票房冠軍。這一年周星馳37歲,離他走紅那年有9個年頭。他把成名以前經歷的白眼、艱辛、不易全部熔鑄在尹天仇這個人物角色中。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看見他許多經歷的影子。

戲中的尹天仇對於演戲異常執著認真,連演一具死屍時也會琢磨該怎麼演能呈現最好的效果。

《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在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中,周星馳飾演一名士兵。在一場戲中,他被獻給梅超風,被一掌打死。演出前,他主動和副導演商量可不可以用手擋一下九陰白骨爪,等到第二掌再死。他被導演責罵,佔用時間太長。但實拍時,被拍死的一瞬間,他還想琢磨不一樣的死法。

羅慧娟是周星馳的初戀,也是他這輩子最深刻的戀人。在他們第一次相遇的電影《阿德也瘋狂》中,羅慧娟有句臺詞“我不做難道你來養我”。而星爺在喜劇之王給了回應:“我養你啊。”

羅慧娟曾經和星爺提出想和他結婚生子,那時星爺給她回答是:“神經病啊。”後來他們因為各種緣故分手,一段戀情從此不了了之。2008年8月12日,41歲的羅慧娟與比她年長近二十年男友劉志敏喜結良緣。不幸的是,2012年6月30日晚,羅慧娟因患胰臟癌在新加坡離世,享年45歲。這也成為了星爺一生的痛。

在柳飄飄和尹天仇的愛情中,我們似乎可以看見他們曾經惺惺相惜,互相鼓勵對方的樣子。只是世事無常,有情人最終有緣無份。而老天似乎又愛捉弄星爺,本來沒能與羅慧娟結婚生子已是人生一大遺憾,卻未曾想到初戀又早早離世,給他留下無盡的牽掛和愧疚。

《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後來,他認為一萬年太久,應該只爭朝夕。《大話西遊降魔篇》中,片尾曲依舊是《一生所愛》,只不過加了一句:“從前直到現在,愛還在。”

03

拍《新喜劇之王》這一年周星馳56歲,離他走紅那年有28個年頭。當年受盡嘲笑的小人物已經成功變成了呼風喚雨的大人物,照理說人生應該完滿了。但他認為自己的人生有一些事情沒有好好地做過。

《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在一次採訪中周星馳表示自己比觀眾更明白自己的江郎才盡:“很早就已經是這樣子的了,想東西越來越困難。”在《新喜劇之王》中,似乎可以印證這一點。

在《新喜劇之王》中,如夢是尹天仇的現代版化身。她會厚著臉皮去尋找每一個機會,會用心鑽研每一個無關輕重的路人甲,也會受盡嘲笑與委屈。她對演戲依然執著認真,對待夢想依然不言棄,就像“如內心有夢,便全力追蹤

”那句歌詞一樣。

《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小人物追求夢想,艱苦拼搏的故事內核仍舊不變,只不過故事的框架有了許多變化。碰瓷、耍大牌、演技爛、遇渣男等現實中令人深惡痛絕的事情都被寫進劇本中。或許是早已司空見慣,或許是橋段不夠精彩,這些情節未能很好地捕獲觀眾的心。

如夢和好朋友小米一起走在大街上遇上了製片人,製片人看到小米便問她有沒有興趣來他們公司當演員。後來,小米當上了一部劇的女主角,而如夢仍然是一個跑龍套的。小米告訴她:“這就是命。不要再和命運抗爭了。”

現實中,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梁朝偉和周星馳的身上。周星馳跑了七八年龍套才走紅,而梁朝偉在一入行時便走得順風順水。周星馳通過自己的經歷回擊了“這就是命”的輕視,也反映了小人物奮鬥的艱苦和不易。

28年後的大人物已經很難準確精彩地反映出當下小人物的境況了。56歲的周星馳離小人物的生活越來越遠,烙印在他記憶中的也許只有小人物追夢的精神和遭遇的艱辛了。他不再是一個親歷者,更像一個旁觀者站著觀看小人物的掙扎。他走不進他們的心中,或許他不再願意走進去。

《新喜劇之王》在重複《喜劇之王》的某些情節基礎上又增添了其他故事情節。然而看起來就像縫縫補補的衣服,技藝再怎麼出彩依然比不上原來的。

但《新喜劇之王》並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如夢父母的人物角色設計為電影增添了許多溫情。哪怕嘴上怎麼尖酸刻薄地勸女兒放棄夢想,但暗地中又默默地為其提供支持。

相比起尹天仇,如夢的處境好了幾分。在拿盒飯情節中,如夢受到的辱罵也比尹天仇的程度輕了許多。如夢的爸爸又主動找到劇組的人,暗中為女兒爭取到一份盒飯,也為女兒挽回了尊嚴。

或許是因為周星馳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不願再極盡筆墨去描寫當年自己的不易吧。

《新喜劇之王》 :活在當下,只爭朝夕

在劇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如夢放棄了演員的夢想,腳踏實地地去當服務員。後來,王寶強飾演的角色馬可聽聞這件事後便感嘆:“看見你過得這麼好我很難過,你還沒有打就已經死了。”

如夢不同於尹天仇,她沒有很堅定地走下去,在中途也放棄過夢想。在電影結尾,如夢一年後站在領獎臺上的情節顯得很突兀,不切實際,更像為了迎合觀眾而補上的美好結局。所以網上有人討論說一切的跡象都表明如夢在那個雨夜就已經死了,後來站在領獎臺的情節只不過是一個幻想。

如果是前者的話,或許他對於小人物執著追夢的態度已經變了。當然也不是不鼓勵,而是應該要著眼實際,珍惜當前。如果是後者的話,我覺得那位觀眾席上淚眼婆娑的父親會是小人物成功後的寫照。回顧過往一切,成敗與得失皆化為淚水在眼眶打轉。

我認為是前者也好,後者也罷,周星馳的人生不就像大夢一場嗎?從小人物變成大人物,他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太多。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歷經波折。雖遍嘗愛恨情仇,但轉眼便萬事已空。既然如此,不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要活在當下,夢想與愛只爭朝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