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近期,洱海客棧停業再一次成為議論的焦點。尤其是《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規定方案》出臺之後,這些客棧老闆恢復營業的願望成為了泡影。責任在誰?大理市委書記高志宏稱:政府在客棧入駐時的確管控不力,但同時他認為,責任應該雙方共擔。

項目開發過程中,不論外部環境是什麼樣,必須堅守生態保護紅線不能觸碰。以雲南省為例,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森林公園的生態保育區和核心景觀區、風景名勝區的一級保護區、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蹟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核心區和緩衝區、溼地公園的溼地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一二級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核心區、九大高原湖泊的一級保護區、牛欄江流域水源保護核心區和相關區域、重要溼地、極小種群物種分佈棲息地、原始林、國家一級公益林、部分國家二級公益林及省級公益林、部分天然林、相對集中連片的草地、河湖自然岸線和海拔3800米樹線以上區域,以及科學評估結果為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敏感極重要區劃,全部為禁止開發區域。作為投資者,在決定進駐投資前,也需要將政策法規納入考量,仔細權衡可能出現的後果。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1

投資少、來錢快、有情調

去雲南開客棧,真的能得到詩和金礦嗎


經過媒體、遊客和開發商們十幾年的宣傳、美化和鼓動,雲南成了全國人民共同的詩和遠方,蜂擁而至的遊客讓客棧這門生意變得象挖金礦一樣火爆!早期的客棧經營者確實也賺得盆滿缽溢。客棧這個行當,確實足夠誘惑!

很多文青們認為,只要把房子和裝修搞定,找幾個店小二打理,自己就可以坐在面朝大海的躺椅上,曬著高原無私無盡的太陽,過上詩一般的生活的同時還可以大發橫財!而且,雲南的房價很便宜,賣掉北上廣深的一套小房,在這裡足以買一院客棧!

投資少、來錢快、還輕鬆、還大有情調……於是,一輪又一輪的北上廣深的文青們,賣掉自己一線城市的房子,來雲南開客棧!然而等待他們的真是詩和金礦嗎?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2018年12月20日,大理最早的海景客棧老闆洪嘉明,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拆除客棧的視頻,並寫了一段特別酸楚的文字: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年輕人心中的烏托邦——洱海,迎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遷。這次的拆遷力度空前,省長親自掛帥的整治小組,短短一個月,1806家民宅和客棧被拆完。於此同時,撫仙湖、瀘沽湖也啟動了全面整治,保護高原湖泊,不容以汙染高原明珠來換取發展的環保大行動,正式宣戰!

被拆掉的客棧中,有拍攝《心花路放》的雲渡;拍攝《後海不是海》的洱朵;極具品位美式風格的下沬88;簡約而不簡單的嘲風;喜歡再來的喜再;配套最全規模最大的隱漫; 吃著火鍋看著海的寬海;文化風十足的沐村;切莫捨不得的莫舍;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桃源人家……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2


蝶海月客棧

6年心血!3000萬投資!客棧卻突然擱淺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孫明敏夫婦原本都在北京工作,有著不錯的收入。2012年,他們辭去工作、賣了房子來到在洱海邊喜洲鎮桃源村投資開客棧。打動他們的,不僅是洱海的景緻,更是這裡濃濃的人情味。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孫明敏還記得當時偶遇的兩位白族老人:

一個老大爺和一個老大媽,不會講普通話。我問他們院子的情況,他就以為我要找地方吃飯,用肢體語言說你過來吃飯吧。我說我不是找飯館的,他們看我不肯吃飯,就摘了一口袋梨送給我吃……這樣的鄰里關係是我來大理投項目很大的原因。

1900多家客棧只有111家證照齊全

2012年,孫明敏夫婦和幾個合夥人投資三千萬,在村裡租下老房子,租期20年。他們把老房子重建、裝修,客棧被設計成了一條即將啟航的船,取名“蝶海月”。

2017年3月31日,雲南大理市政府為了“搶救”洱海,發佈了被稱為“史上最嚴整治令”的“3號公告”。按要求,1900多家洱海邊“面朝大海”的民宿客棧關門停業,接受核查。其中也包括“蝶海月”客棧。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3號公告”明確,證照齊全的客棧在汙水處理達標並且外運至汙水處理廠後可以申請復業,所需的證照分別是:準建、土地規劃、營業執照、衛生、排汙、消防、特種行業。

而在15個月前停業的1900家客棧裡,得以復業的只有111個。絕大多數客棧都因證照不齊無法復業。

多部門辦理工作混亂 致證照難以齊全

1900多家客棧,證照齊全的不到10%。缺少證件的客棧主稱,辦不了證的原因有很多:

有時是工商和稅務之間關於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孰先孰後不一致;

有時是消防辦證權限下放到鎮派出所後,派出所表示不知該怎麼辦;

有的是因為允許辦證開放窗口的時間太短。

此外,大理在 2016 年 4 月全面停辦了排汙證,2016 年 8 月又因整頓旅遊市場,停止了任何客棧相關證照的辦理。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3號公告發布之前,無論證照是否齊全,客棧都能正常營業。而發佈後,只有證件齊全的客棧,才可以在汙水零排放後申請復業;不全的,則要等到環湖截汙工程完工後補齊證照才能復業。這個工程的完工日期是 2018年6月30日。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對於客棧經營者們反映證照不好辦的現狀,大理市委書記高志宏也承認政府負有責任。一方面,在客棧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規劃、審批存在滯後;另一方面,洱海水質的急劇變化,引起了管理者的警覺,導致了證照辦理的困難。

大理再出新規劃“三線”

有數據顯示,在2010年後洱海邊客棧數量暴增的同時,大理州接待遊客的數量也從2011年的1545萬人次飆升至2016年的3859萬人次。而大理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從來都是順勢排汙,這也讓洱海的環境承載量接近極限。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為進一步保護洱海生態環境,今年5月30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臺新政,公佈《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方案》,在洱海周圍劃設“三線”:

“藍線”是根據洱海最高水位界碑確立的湖區界線;

由藍線向陸地外延 15 米是“綠線”,為湖濱帶界線;

藍線外延100米則為“紅線”,為水生態保護區界線。

這一方案的出臺,使得“3號公告”中恢復營業的許諾成為泡影。更讓海景客棧行業沒有料到的是,藍線與綠線之間這 15 米內的所有建築將被清退,而大量的海景客棧就處於15 米以內。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政府汙水處理標準不斷變更

此外,與洱海水質急劇變化相伴的,是汙水管理要求的不停變更。

籌辦客棧時,“蝶海月”的地勢低,汙水接不進村裡的汙水管網,環保部門允許其將經過處理後的汙水直排洱海。但孫明敏堅持自掏腰包修建提升管,讓客棧的汙水進入村裡的汙水處理站。

兩年後(2016年年底),因村裡汙水處理容量有限,大理市要求,客棧的汙水管必須移出村裡的管網,每家購買一套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水要達到一級A標排放標準,才能再接回村管網。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為此,孫明敏又投了幾十萬元,自建汙水處理設備。然而,新設備僅運行了三個多月,2017年3月底,1900多家客棧便遭遇停業。

一位客棧經營者稱:

從化糞池到接入管網再到最終汙水處理,是分三步對我們進行要求的。我們在這大概待了三年,每一年的標準都不太一樣。

高志宏稱,政府在客棧入駐時的確管控不力,但同時他認為,責任應該雙方共擔。作為投資者,在決定進駐投資前,也需要將政策法規納入考量,仔細權衡可能出現的後果。

如今,“孫明敏們”還留在大理,等待著客棧的最終命運。我們真的是對政策會發生變化的可能性考慮不足,以後有機會往前走,可能要比政府想在前面,這對我們來講其實也蠻不容易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想得更多,更周全。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3

鐵律背後的苦衷

保護環境不是空口號,二是千斤擔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蒼山洱海,風花雪月。當年的洱海山清水秀,宛若人間天堂。

周雲蓬這麼寫麗江:我在麗江租了個四面都是玻璃的房子,活像一個大水杯,每月才一百五。我整日坐在這個玻璃杯中,跟著太陽向日葵般轉。麗江的陽光,黃金一樣貴重,太陽一出來,坐進一玻璃杯的黃金裡,想事情,或者什麼也不想。

許巍在歌詞裡難掩溫柔:陽光總那麼燦爛,天空是如此湛藍,永遠翠綠的蒼山,我愛藍色的洱海,散落著點點白帆。

一波又一波的文青把雲南吹捧成一個遠離塵囂、返璞歸真、追求自我的詩意聖地。對他們來說,大理就是海子筆下的美好生活,洱海就是心中苦尋的世外桃源。聞風而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大理,許多需要慰藉的人心在客棧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溫暖。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美麗的東西,總是脆弱的!高原湖泊的生態環境原本就很脆弱,根本經不起如此多人的折騰。平原地區的湖泊一般一到兩年左右就可以置換一次水體,但是高原湖泊外來水源少,大都需要六年以上才能置換一次水體,這就導致汙染物沉澱在湖底,很難排出。原本脆弱的生態系統一旦超負荷運轉,自然循環就會瞬間被打斷。

隨著越來越多的遊人蜂擁而至,洱海汙染越來越嚴重,4000年古漁村千瘡百孔,白族民居所剩無幾,雙廊古鎮漸漸缺少自己的色彩……河面上飄著各色各樣的塑料垃圾,水體變綠甚至發黑,甚至靠近一點的地方,還能聞見一股惡臭味。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4

投資需謹慎

去雲南投資,雷區不僅僅在於環保

洱海邊1806家客棧被全部拆完,多少人血本無歸,投資要注意的雷區


近年來,由於窪地效應顯現,投資雲南旅遊業和文旅地產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賣掉自己一線城市的房子到大理、版納、瀘沽湖等地買別墅、買民宅開客棧、辦會所,指望在享受雲南慢生活和清閒的同時也能發一筆大財;也有些投資者看好雲南未來的發展前景,提前佈局,搶先囤積房源,準備大炒一通;當然還有些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的成功人士,也在大理、騰衝和版納等地尋找自己的靈魂安放處。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在雲南購房置業,現在都已經進入一個風險高發期,如果對當地情況不瞭解,一不小心就可能踏中雷區,血本無歸,身心俱疲,萬念俱毀。除了環保問題而爆雷之外,其實雲南現在的文旅地產、養老地產,魚龍混雜,後續經營缺乏成功模式,包括一些一線開發商,其實對未來的雲南文旅到底要如何走,也並沒有明確的方向和十足的把握,請投資者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