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风云之“教父”郭解的覆灭

《史记》风云之“教父”郭解的覆灭

郭解夜行

司马迁在《史记》中兼顾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选材方法引起了不少异议。在班固的《汉书》中就删节了不少《史记》的内容,譬如,涉及游侠的题材,我们无法知道武帝之后是否还有象郭解一样的游侠游离于法律之外。正是由于司马迁的不拘一格,我们才能由郭解的生平一睹汉武时期的社会百态。

郭解出生于一个特别的家庭。他的外婆是远近闻名的相面高人许负,他的父亲则因为好勇斗狠被官府执行了死刑。显然,郭解没有从外婆那里学会相面,他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好勇斗狠。郭解身材短小,在力量上并不出众。但是他不饮酒,头脑冷静,以计谋弥补力量上的不足。年少轻狂的他结交了一群亡命之徒,快意恩仇。他们铸造假钱,盗挖古墓 无恶不作。由于运气好,郭解一直没有被抓到。

随着年龄增长,郭解明白了以往行为的荒谬之处,开始改变自己。不再跟别人斤斤计较,一争高下。而是以德报怨,能帮助别人时不求回报。不过,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喜欢帮别人摆平麻烦事,喜欢行侠仗义的名声。 根据司马迁的看法,其实郭解的报复心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谁惹了他的话,可能还是会偷偷的去报复,只不过不是自己亲自出手。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青少年都仰慕他,如果听说他受了侮辱的话,都争相帮他去报仇,还不让他知道。

有一次,郭解的外甥依仗着他的名气,强灌别人喝酒,结果被别人一怒之下拔刀杀了。那个杀他外甥的人逃跑了,没有被抓到。郭解的姐姐就数落郭解,以你这样的名气,别人杀你的外甥,竟然找不到。郭解的姐姐也是做事情极端的人,把自己儿子的尸体就放在路中间,也不去埋葬,就拿这种方式羞辱郭解。 可想而知她的儿子为啥会做事情没有分寸。郭解让人去查清楚到底是谁杀了他的外甥。后来这个杀他外甥的人自己找到了郭解,把当天杀他外甥的情况如实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他是对的,是我们家外甥做错了。于是就把那个人放跑了,把她外甥的尸体收回去埋葬了。周边人听说这件事之后,都觉得郭解这个人很仗义,不因为私仇而妨害大家都认可的道义,于是更多的人依附他。他参与了很多调停事务,调停好了还不居功,名气更大了。

后来汉武帝把各个地方的豪强都迁徙到茂陵,设置的豪强条件是家产超过300万。郭解名气虽大但没有那么多钱,本来不用迁走。但是当地的县官很害怕郭解,还是把郭解申报上去了。郭解就请人说情,竟然请动了卫青在汉武帝面前说情,意思是郭解真没钱,不用迁走。可汉武帝不是这么看问题的。一介布衣竟然让当朝的大将军在皇帝面前说情,能量很足啊,一定要迁走。于是郭解不得不搬家,搬家那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出门送。后来传言说是一个姓杨的县官力主迁走郭解,结果郭解的侄子刺杀了这个县官,两家就结了仇。

郭解到了长安之后,各地的豪杰认识不认识的都想跟他结交。后来杨县官的家人到长安告状,竟然被人杀死在举报的衙门口。汉武帝听了非常生气,就下令把郭解抓起来。郭解到处逃跑,连累了不少人,最后还是被抓了。查来查去,作奸犯科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大赦以前,大赦之后没有证据证明郭解犯过案子。

调查郭解的使者向当地人打听郭解,郭解的门客就向使者夸赞郭解的贤能。座中有个儒生插话说:“郭解有啥贤能呢?他干的都是些作奸犯科的事情。”郭解的门客很生气,就杀了那个儒生,还割了他的舌头。使者责怪郭解,郭解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个门客也找不到了,按照法律审来审去,郭解无罪。

后来丞相公孙弘认为,郭解作为一介布衣,竟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为一点点小事就让人死于非命,而且自己还不动手,这个罪过比自己动手还要厉害。于是就把郭解一族的人全部杀灭了,这就是“教父”郭解的结局。

历史上有不少人因为年青气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而成为地方一霸。例如周处。不过,和郭解相比,周处的反思要彻底得多。郭解反思了年少鲁莽的过去,却没有真正反思虚名的代价,甚至有通过技巧规避惩罚的嫌疑。他的那些鲁莽的朋友视人命如草芥,残害无辜,跟这样的人一起厮混最终能有啥好结果呢? 究其根源,悲剧源于一个以武犯禁的家长,让子女在缺乏正确引导的环境下成长,然后把恶习遗传下去,最终害人害己,连累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