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积LOFT不能买?大面积住宅买不起?甘当楼市“绝缘体”?

小面积LOFT不能买?大面积住宅买不起?甘当楼市“绝缘体”?

昨天看到某大V发的一篇文章,题为《别骗年轻人买LOFT,他们输不起》。这个题目引起了我的兴趣,忍不住想表达一下我的不同观点。作为公寓产品而存在的LOFT,一度是时尚投资产品的标杆。特别是在开发商都冲进高端楼市,面积越做越大,户型越做越差,价格越来越高的前提下,不买小公寓,那么年青人能买什么呢?还是什么都不买等着?

是不是作为有车有房的大V们,已经不记得曾经在外漂泊的滋味?也忘记了在疫情期间无家可回的窘境而根本无法感同身受?还有每个月交出去的高额租金,房东说涨就涨了,房子说卖就卖了,家说搬就得搬,“漂”一族就不能有个落脚之地?稍微好一点的位置单价都快上到5-10万一平,作为年青人,即便拿出六个钱包也不一定支付得起高额的首付不是嘛?

小面积LOFT不能买?大面积住宅买不起?甘当楼市“绝缘体”?

看了整篇文章,唯一的感受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说什么“Loft的大坑,都挖在灰色地带”。这个评价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作为公寓本身,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目前的国家监管力度来看,房地产销售中心想要欺骗消费者,那是要背负很大的监管成本的,既然可以公开发售,那自然是取得了相关手续。

我们再来说说LOFT,作者很大的篇幅引经据典的讲述了很多外来的LOFT公寓的概念,而我们想说的是,LOFT只是开发商在原有酒店公寓的基础上,增加了层高,让大家买到的一层可以当成两层两层来用,让小面积有更大的使用空间而已。这个“LOFT”只是后期业内人士给他加上了一个比较洋气,且时尚的英文标签罢了。

小面积LOFT不能买?大面积住宅买不起?甘当楼市“绝缘体”?

作为居住空间,我们要了解的是,无论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总有很多人买不起大房子,而小房子不一定够用,那么怎么办?还记得《安家》里面住在壁橱里的朱闪闪吗?那就是大众中下层人群生活的缩影。城市居住空间本就有限,即便不是LOFT而是平层的50平米的小宅,也恨不能一套劈成两套来用,更不要说层高本就留足了空间的LOFT了。

另外,公寓产品在当下大多是一些商业楼宇改造所得,因此,地段通常都比较好,价格也要比同区域内的普通住宅低,面积小。所以总房价要便宜的多,月供也不过是租房的房金那么多。而年轻人因为没有代步工具,多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想要买个价格便宜的住宅通常距离核心区较远,平日的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巨大。

小面积LOFT不能买?大面积住宅买不起?甘当楼市“绝缘体”?

这样看,能积累下一份资产,也是不错的,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比几年租房下来,为别人养房来的划算。即便未来有了能力换了一套更好的住宅,那么这种地段LOFT公寓也比普通平层更能租上价格不是嘛?

文章还提到说LOFT之所以火了,是源于一部电视剧《奋斗》,作为一名80后,对这部剧感情至深,虽说剧中的佟大为饰演的陆涛是因为破产把原来的房子卖了,把闲置仓库改造成了Loft,属于无奈之举。但剧中人的无奈之举,不正诠释了当下年青人的置业窘境吗?他们要的不是剧中那种“乌托邦”,只是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底下,能生活的更好而已。

至于说未来出售换房,不容易变现等问题,其实作为公寓本身的变现能力是不高,但我们要知道,房产的价格不只在于是公寓或是住宅,而在于资源。当公寓产品占据的地段、周边配套,交通等越来越好,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在大V的文章后面能看到很多曾经买了LOFT公寓的人的留言,大多都说自己的LOFT公寓现在不住了,租出去了,大约的回报能达到8%左右,比起一般的理财产品优质的多。


小面积LOFT不能买?大面积住宅买不起?甘当楼市“绝缘体”?

这是某大V号下的留言截图

不得不说,优质的位置是保障投资回报的关键。在一二线城市,因住宅限售,公寓产品成了优质的投资资产。2019年我们去成都考察时候发现,他们的公寓现在都做了近300平的大平层,且内部装修相当豪华,而价格并不比周边住宅低。试想未来如果连小面积的LOFT公寓都买不起,那么在外“漂”着的年轻人何以为家?如何成家?

结束语:作为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我们应该重点考虑一下年青人的置业需求,而不应该只考虑建豪宅、多卖钱。小面积的刚需住宅需求量也十分巨大不是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