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畢業後在銀行工作,也是一個不錯的差事,每天就是數數票子,存錢、取錢,穩定、清閒,我都甚是羨慕。

可是前兩天她給我打電話,說自己好像得病了,病症是,每天只想辭職回家睡覺,她很害怕,於是趕緊去看了醫生。

她跟醫生說,近一個月來渾身不得勁,幹什麼也沒有力氣,工作倦怠無精打采,充足的睡眠也不能解除睏乏。

醫生診斷說,她大概是氣血不暢才導致此“怪病”,用當歸、柴胡給她做藥引,過了一週病情出現了好轉。

但我從與她長期的交流中發現,她的病症還是在於“無所事事”而衍生的焦灼感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畢業這幾年,她每天都跟我抱怨她的工作太無聊,沒有一點挑戰性,還擔心被人工智能取代,很多次她都想幹脆辭職去上海打拼幾年,可是又怕離開了銀行,過了這村再沒這店了,這幾年,她一邊焦慮著,一邊還在銀行混著,我想,這才是她突發此病的真正原因。

中醫給她開再多的靈丹妙藥,若她繼續放任自己無所事事的慣性,依然治標不治本。

說實話,無所事事而焦灼很可怕。

似乎比地球引力更具永恆能量,讓人一直沉下去,沉下去。直到你成為碌碌無為的大齡女青年,它在叢中笑。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01//

雖然我點評別人振振有詞,但自己也曾是無所事事的受害者,一旦被控制,常會陷於無窮的自責和內疚中不可自拔,甚至想抽自己兩個嘴巴,讓自己趕緊行動起來。

那時,我從上一家公司離職,然後參加了一場招聘會,不是做銷售就是工資太低,不想去任何一家,家裡人還催著我趕快從西安回來,可是換一個城市代價也很大,這讓我左右為難,工作地點都不確定,我乾脆也不投簡歷了。

我開始有了全職寫作的念頭,想要韜光養晦一段時間,專心看書寫作,最開始還能靜下心來,一個後就變成了只閱讀不寫作,兩個月後變成不閱讀不寫作,到最後乾脆不想掩飾自己什麼都不想做的本質了。

一個人睡到日上三竿,隨便吃點東西,下午打遊戲,刷手機,也不出門,不見人。

有時候我病毒式迷上了美劇《生活大爆炸》,葛優躺在沙發上看,姿勢跟抽鴉片一模一樣,時不時還跟傻子似的“咯咯的笑”。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但是內心的焦灼感與日俱增,我一邊享樂一邊進行靈魂拷問:我是不是快廢了,我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肉體的享樂和內心的煎熬在打一場持久戰,但肉體享樂帶給我的快樂根本抵消不住覺得自己很失敗的譴責。

隨著偷懶的日子加長,連鬥志也消沉的一塌糊塗,我媽來西安看我,我都沒想過去接她。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如果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那麼無所事事的懶惰就是對自己無能的逃避。

後來,我被我媽拎到了鄭州,被逼著開始投簡歷,發現竟然有不錯的發offer給我,在充實的工作中我又重新開始煥發了生機。

其實,戒掉因偷懶而產生的焦灼,最快速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

康德說:“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但我想說,“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不想幹什麼偏偏讓自己去幹!”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02//

上週天,跟大學室友相約見了一面,聊起四年時光,只見她連連嘆息:

我覺得大學生活比上班還累!

其實上學時,她經常翹課,在宿舍睡覺、刷劇、玩微博、玩手機。

我問:也沒見你多努力學習啊!反而是現在鄭州北京兩地跑,哪有大學更輕鬆啊!”

她一笑,認真的回答:“對我來說,大學才累呢,你看我經常在宿舍睡覺,但我其實一點都不輕鬆,還要擔心老師會不會點名,萬一曠課太多,考試不讓我過咋整?”

“其實我內心非常渴望學習,想和那些高數線性代數運籌學鬥爭。但之前有賴賬,滾雪球似得,問題越來越多,也覺得晚了,來不及了。”

朋友說,她還是喜歡自律而努力的日子,張弛有度的勤奮讓她不僅工作能保質保量,而且還能驅散焦慮,心平氣和的度過每一天。

現在的她,一改上學時候的喪氣,經常皺著的眉頭也舒展了,也比之前更漂亮,更精緻了。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在那一瞬間,我對“真正的輕鬆”產生了疑惑。

直到我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無所事事會讓人情緒低落,一點也不輕鬆?”

其中一個作者給出的答案很有趣,大意是說:無所事事和輕鬆清閒的心理狀態全然不同,後者是輕鬆享受,前者則是焦慮疲憊。

輕鬆、清閒:使人並不感覺自己有任何的壓力和煩惱,可以沉浸在這種放空自在無憂無慮的狀態裡面,享受這種狀態。

無所事事:這種狀態下, 其實人們是在無事中尋找事情的焦慮狀態,沒辦法享受當下閒適的時刻。

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偷懶而來的無所事事,其實會讓自己的身心更累!

無所事事是就像黑洞一樣,自有一股神秘力量吸住那些意志力薄弱的人。

而且稍不留神就讓你流連忘返,但如果你一旦能脫離黑洞的引力,生活就在你的掌控裡。

//03//

我特別喜歡孫儷,始於《玉觀音》裡安心的清澈純淨,陷於《小姨多鶴》裡多鶴的隱忍善良,忠於《甄嬛傳》裡甄嬛的層次豐盈。

關注過孫儷的人可能都知道,她在演藝圈裡出了名的自律。

37年的孫儷演起少女依然很有說服力,身體的柔軟度,眼神的清澈度,肌膚的緊緻度都跟角色毫不違和。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她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部戲開機前倆禮拜,我基本上不太見人,也沒有外面的交往,就好好看看劇本、鍛鍊。從那開始,我會吃得非常素。我要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我新的角色。”

反觀我們,二十幾歲就暮氣沉沉,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生理凋萎了,而是“無所事事”的思維在綁架他們的精神和肉體。

嫌工作太累,天天研習「上班摸魚指南」;

天天喊著減肥,在家裡懶得快腐爛也不想去運動;

想要享受生活,連給自己做頓養生餐都沒時間。

缺乏行動力的人,精神面貌萎靡不振,因為無所事事,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04//

為了克服無所事事,現在每天我都會強迫自己,逼著自己上進。

比如不想工作的時候,我讓自己先完成一件小任務,想扣手機的時候,我規定自己先閱讀15分鐘。

沒有動力、找不到目標的時候就從手邊的小事做起,我建議大家都嘗試下番茄工作法,20分鐘或30分鐘裡,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用5分鐘、10分鐘盡情的放鬆。

這種有秩序感的勤勞,會讓你精神爽利,心情愉快。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無所事事,內心焦灼不安

而且全身心的工作也容易產生“心流”,一種讓你產生高度的興奮感和充實感的正向情緒。

其實每個活的光鮮亮麗,朝氣蓬勃的人,都在背後默默拼命的逆流而上。

生活也從來都不總是開心的,但“不無所事事”的人焦慮更少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