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財富穩定增值,要避免這六種心態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範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理財的目的是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理財最重要的就是擺正心態,下面這幾種心態要避免。

想要財富穩定增值,要避免這六種心態

1一夜暴富

幻想一夜暴富,認為理財就是發財,是社會上對理財的一大誤區。永遠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天上是沒有餡餅的,只有鐵餅。理財不是為了發財,理財是為了做到未雨綢繆,讓你的財務狀況更平穩,理財和發財不是一回事,理財的目標是保持財務平穩。

2隨大流

理財方法隨大流,另一個誤區是隨波逐流,一哄而上,人家炒股我也炒股,人家買基金我也買基金,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說辦公室有人買基金賺了20%,回家後我就拿出錢去買基金。但等你去買基金時,有可能就掙不到錢了。理財的過程中被從眾心理控制了,就會出現盲目投資的情況。所以說理財要自主,要自己做財務的主人。

3衝動

理財不能衝動,要剋制自己這樣的心情,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投資的過程其實是管理好你的情緒的過程,賠錢往往都是因為兩個字:衝動。

4沒有合理預期

理財應該抱有合理的預期,比如你去年買基金,賺了一倍,你千萬別再想今年還能賺一倍。一些客戶在與理財師溝通中,一張口就要是一年收益不少於30%。理性地說,如能長期保持8%-10%的年收益就是不錯的業績。去年全國的僅僅平均收益是2%。

5認為收入遠比省錢重要

收入固然重要,但是決定一個人的財富多少不光要看一個人的收入,而且還要看他的支出。理財應從消費著手,從省錢開始,要量入為出,合理管理現金流,不能繃得太緊,否則就會出現財務危機。收入像河流,財富像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只有剩下的才是你的財。如果你是“月光族”,那還有什麼財可理?

6理財=投資

理財不等於投資:很多人拿著錢買股票、買基金,說“我如何理財”、理財就是錢生錢等等,其實大家都把理財和投資混淆了。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個方面,投資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理財注重資產的最優配置,要綜合考慮投資者的資產負債情況、風險偏好程度等。

理財和投資是不同的。首先投資是將錢放在某一渠道或某些產品中保值增值,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潤,而理財是更合理地安排收入與支出,以達到財務安全。第二,兩者需要考慮的要素也不同,理財方案要考慮市場環境的因素,更要考慮個人及家庭因素,而投資主要考慮收益率。第三,投資的結果是得到了收益或者損失,而理財是長遠地考慮,為了使未來的生活有質量。因此,認清了兩者區別,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才能讓你的資產更加安全,才能有足夠的能力承擔經受的風險。

想要財富穩定增值,要避免這六種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