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的“名”女人之亦聖亦俗的女人—拉斐爾《抱獨角獸的女子》

這幅畫是拉斐爾早期作品,現在並不常被提及。《抱著獨角獸的年輕女子肖像畫》描繪了一位抱著獨角獸的金髮女模特,該模特代表著拉斐爾在佛羅倫薩期間眼中的女性美。畫面中的女人身份至今仍然是個迷。根據這幅畫的細節,包括她放在膝蓋上的這隻獨角獸。,學者認為這幅畫可能是拉斐爾受人之託創作的婚禮禮物,獨角獸,作為貞潔的傳統象徵。

有學者還根據這幅畫與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的《蒙娜麗莎》在風格方面的關係。判斷拉斐爾在畫像創作中借鑑了列奧納多的創新之處,例如這幅畫構圖的人物半高形式,模仿《蒙娜麗莎》風格,並讓模特將雙手合起放在膝蓋上,坐在身後遠處的風景之前,這也與《蒙娜麗莎》的背景相似。

這幅畫,最讓人印象深刻,也最費解的是少女懷裡抱著的獨角獸。在《聖經·舊約》中,記載了獨角神獸形象。傳說中,它是一種有著獨角而純潔的動物,孤獨、自由、善良。在末日降臨之時,獨角獸因為體積過於龐大無法登上諾亞方舟,它只好用自己的尖角抵著船漂浮,最後葬身茫茫大海。獨角獸雖然死去,但是千千萬萬的生物活了下來。這樣的精神是不是和為眾生受難的耶穌一模一樣?!所以,西方傳統文化中,耶穌是精神上的獨角獸。他為了拯救芸芸眾生脫離苦海,被刻在十字架上,是眾人的“替罪羊”。看似聖母抱的是獨角獸,其實是小耶穌呀!

所以,這幅畫也被叫做《抱獨角獸的聖母》。

我們看畫面中的主人,眼神充滿自我,略帶傲慢自信的堅定從容,緊閉的嘴唇,自信,自我的倔強,我們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她的目的或許不想讓任何人看出來她的心思,也可能覺得自己根本沒必要讓任何人看出她的心思。她沒有看向為她作畫的人,眼神看向別處,一個她認為不需要和任何人說,不需要任何人明白的神遊的遠方。

和拉斐爾後期《戴面紗的女子》,《西斯廷聖母》等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來拉斐爾早期的女性,還帶有跟多神的影子,人性,人文的痕跡還不是那麼強烈。這些女性和普通的世俗人之間明顯有一種距離感,需要一個過渡的時間。

繪畫中的“名”女人之亦聖亦俗的女人—拉斐爾《抱獨角獸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