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州之力攻克武定深度貧困堡壘

本網記者 馬銀彬 形丹笛

編者按:為及時反映楚雄州唯一深度貧困縣武定縣的脫貧攻堅進程及成效,報道好州委、州政府舉全州之力,從政策和人力、財力、物力層面向武定縣集中傾斜;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用“硬招”“實招”“真招”支持武定縣脫貧攻堅;武定縣通過實施產業、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和農危改等項目,多措並舉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經驗做法,激勵全州上下幹部群眾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以釘釘子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工匠精神毫不鬆懈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堅定不移打贏打好脫貧攻堅硬仗,本網即日起特別策劃推出“楚雄州盡銳出戰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雲南楚雄網訊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楚雄州始終把精準脫貧作為最硬的政治任務、最高的政治使命,用鐵肩扛起政治責任,在實現6個貧困縣摘帽的基礎上,建最強的隊伍,啃最硬的骨頭,舉全州之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鑄牢使命意識,昂揚接續奮進,剩下的都是難中之難、堅中之堅。武定縣是我州唯一的深度貧困縣,2019年底,全縣有963戶307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咬定目標、苦幹實幹。

州委書記楊斌多次深入武定調研時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毫不鬆懈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堅定不移打贏打好脫貧攻堅硬仗。”

為確保武定縣如期脫貧,州委、州政府全力以赴,從政策和人力、財力、物力層面向武定縣集中傾斜,全州上下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狀,壓實成員單位責任、行業扶貧責任、縣市主體責任等“十個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全面形成。實行州委書記、州長“雙掛包”“雙督戰”武定縣機制,著力壓實脫貧攻堅政治責任,縣委、縣政府扛實主體責任,建立縣委常委掛點聯繫鄉鎮脫貧攻堅常態化機制。通過甩開膀子加油幹,“5+2”“白+黑”拼命多措並舉往實處幹,全力確保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圓滿收官。

決勝脫貧攻堅配強管好幫扶隊伍是關鍵。我州先後從其他縣市和州級相關部門選派4批共115名“精兵強將”奔赴武定縣,中央、省州縣共198個部門7358名幹部與武定25941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確保每個貧困村有領導和部門單位掛包,每個貧困戶有幹部職工幫扶,不脫貧不脫鉤。在年輕幹部中選派第一書記125名,發揮骨幹帶動作用,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精準選派566名駐村扶貧幹部,組建駐村扶貧工作隊125支,實現所有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全覆蓋。

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主陣地。2017年8月至今,全州共從脫貧攻堅一線提拔表現突出的幹部306人,有效激勵廣大幹部群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湧現出了“80後白髮書記”李忠凱、“優秀共產黨員”李文芝等一批擔當作為的幹部和脫貧攻堅先進典型。

實行扁平化指揮工作機制,堅持一線指揮、一線作戰、一線解決問題,2019年以來,州委主要領導堅持每月到武定縣開展“研判、預警、應策、推動、問效”5個主題指揮調度,分析研究解決武定縣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2019年出臺實施《二十七條措施》,在產業、教育、健康、生態、社會保障、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政策上給予全方位傾斜,投入深度貧困縣武定縣資金18.71億元,切實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2020年出臺實施《十六條措施》持續支持武定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計劃投入資金16.99億元,在持續集中力量、產業就業扶持、補齊短板、激發內生動力方面上用力,確保貧困地區同全國、全省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紮實抓好脫貧成果鞏固提升。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全州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8733戶333825人,淨脫貧85830戶325494人,未脫貧2903戶8331人,全州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末的12.25%%下降到0.46%%,25個貧困鄉鎮全部脫貧出列,貧困行政村從644個減少到1個。牟定縣、姚安縣、雙柏縣、南華縣、大姚縣、永仁縣順利脫貧摘帽,6個縣實現零漏評、零錯退,姚安縣群眾認可度位列全省第一,2018年省對楚雄州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結果均為“好”等次。深度貧困縣武定縣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25889戶101586人減少到2019年12月底的963戶3071人,貧困發生率從36.5%%下降至1.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