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大家觀察

  當今時代,面對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去培養和為誰培養人這樣一些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高校應有什麼樣的定位,要把握什麼樣的方向?面向未來,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思考。

  第一,從適應到引領。高校人才培養是適應性地培養人,還是引領性地培養人?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所謂適應性的培養,即高校培養的人才適應當下或未來,不論是適應當下還是適應未來,都具有確定性特徵。當下的確定性是顯而易見的,而對於未來的確定性而言,人們現在經常講教育是為未來培養人才,但這裡所言及的未來是一個預設“存在的社會”,並且這個預設非常確定,也即是一個確定性的未來。而高校就是為這樣一個預設的確定性的未來培養人才。引領性的培養則強調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所以,高校需要培養出新人去面對這種不確定性的未來,並去應對這種未來,最終創造美好未來,顯然這種“創造美好未來”擁有一種引領性品格。

  這次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充分反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同時它給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一些值得特別關注的新課題。比如,如何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教育以及面對危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上個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原未來委員會主席埃利亞德就說過:“未來不是一個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要創造的地方,通向他們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來的,走出這條道路的過程既改變著走出路的人又改變著目的地本身。”這段話就比較好地表達出了不存在的社會、不確定的未來這一意涵及其與人的關係。所以,今天我們的高校要面向未來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就應從適應性地面向確定性未來,轉變為引領性地面向不確定性未來,特別是要著力培養學生的一種創造未來的素質,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既改變著走出路的人又改變著目的地本身”。當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正是朝著這個定位、這個方向去努力。

  第二,從制器到人文。適應性培養人,在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可能更多地體現為一種“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顯然這是一種“制器”的人才培養導向。這種人才培養導向在當今時代的不適應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有必要為未來高校人才培養確立一個新的邏輯起點。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該報告為我們未來教育確立了一個新的邏輯起點,即人文主義。如果對此報告做進一步解讀,報告通篇所表達的是,教育要“超越狹隘的功利,將能力生存的多個方面融合起來,採取開放的、靈活的、全方位的學習方法為所有人提供發揮自身潛能與實現天賦的機會,實現可持續化的未來,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裡的潛能、天賦、可持續、尊嚴等關鍵詞都體現了滿滿的人文主義情懷。同年該組織發表的《教育2030行動框架》,也是以人文主義為指導,彰顯了對人的受教育權利、教育公平、個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等人文要素的高度關注和強調。

  作為對《教育2030行動框架》的回應,中國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當時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所言明的指導思想是:面向2030的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性,應該是更加適合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心靈和幸福,應該是更加人本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讓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應該是更加平等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強調學習能力的養成和終身教育,是更加可持續的教育。這裡的適合、人本、平等、可持續等關鍵詞,同樣也充滿著人文主義的教育情懷。值得特別提及的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人文取向提出了更多要求,高校人才培養亟須克服以往那種過於功利化的取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人文主義作為教育的邏輯起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人文情懷的高素質人才。

  第三,從智能到智慧。現在人工智能發展很快,而且在教育領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智能時代到來,高校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應該做些什麼?一方面,我們需要熱情擁抱這樣一個時代;但另一方面,我們可能還有些許恐懼。因為這個時代的到來有可能會對高校造成很大的衝擊。比如,過去我們針對非智能時代的崗位需要去培養學生,但在智能時代這些崗位可能已經或很快就會被智能機器所取代,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因此,面對智能時代,高校究竟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不會被智能取代?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區別人類的智慧與機器的智能。那麼在哪些方面我們人類可以超越機器智能呢?人類智慧超越機器智能至少可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類擁有的綜合思維能力和融會貫通的能力;二是人類的創造性思維,智能機器可能可以按照一些固定的程式或程序來做很多事情,但創造性思維是缺乏的;三是人類的人文因素,這是智能機器不可能擁有的。

  這便決定了我們在設計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加強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和融會貫通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通識教育;二是加強創造性教育,這便包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三是在人工智能使用方面的人文主義取向,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北京共識——人工智能與教育》所指出的,“以期保護人權並確保所有人具備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進行有效人機合作以及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相應價值觀和技能”。做到了以上三點,智能教育便走向智慧教育。

  第四,從知識到思維。現在人們都在講思維比知識重要,也就是學習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學習一種思維方式。實際上這個話題可以深入下去。特別是面向未來,要加強引領性人才的培養,這種引領性人才的一種重要思維品質,便是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所以,我們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為批判性思維可能側重的是“破”的思維,創造性思維則是關乎“立”的思維。尤其要重視把學生“破”與“立”思維品質的培養結合和統一起來。

  (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