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西和半夏:從旱地“雜草”到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新華社蘭州4月22日電題:西和半夏:從旱地“雜草”到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新華社記者郎兵兵

第一次“邂逅”半夏時,吳均平從沒想過,這種長在旱地上的“雜草”會改變自己和家鄉的貧困命運。

吳均平的家鄉位於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這裡山大溝深,卻也是中藥材半夏生長的天然樂土。半夏原是田間地頭常見的旱地“雜草”之一,因其塊莖入藥具有止咳化痰等功效被中藥方劑廣泛使用。

36年前,正是“雜草”半夏讓吳均平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那時他剛做藥材生意不久,在集市上收購了一批野生鮮半夏,經過一個多月的清洗晾曬後銷售一空,足足賺了1000多元,這相當於當時普通工作人員一年的收入。

面對鉅額利潤,吳均平急切地想要複製成功,然而市場上野生半夏數量有限,他因此萌生了人工種植的念頭。

當吳均平下定決心將100斤種子撒進自家5分地的時候,他也便步入了西和縣最早種植半夏的農戶行列。“賣了1000元,還留了400斤籽種。”吳均平至今難忘第一次成功種植半夏時的喜悅。見證奇蹟的村民們也開始紛紛種植半夏。“大家靠種半夏,蓋起了房子,生活也寬裕了。”吳均平說,他們是第一批靠半夏脫貧的人。

2010年以來,西和縣整合各類扶持資金,大力發展半夏產業,鼓勵有經驗的種植戶成立合作社,集約化科學種植半夏,普及農業保險應對市場波動,出臺精準幫扶措施,為種植戶解決後顧之憂,同時也讓更多貧困戶共享半夏種植紅利。

2011年,吳均平積極對接政策成立了合作社,帶動80多戶村民一起種半夏。集約化種植的優勢很快便凸顯出來,300噸產量讓大家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他帶著半夏樣品四處跑銷路,幾經周折終於在北京對接到一家“國字號”藥企。吳均平說,按1公斤70元簽了80噸訂單,種植戶就不虧了。

之後,這家企業特意來西和實地考察,又簽下100多噸的合同,價格也漲到1公斤90多元。業內相關雜誌也對此做了報道,一時間“西和半夏”名聲大噪,受到眾多藥廠青睞。

市場銷路打開,價格相對穩定,種植戶的積極性更高了。吳均平和其他大戶開始到四鄰八鄉流轉土地,帶動更多合作社和農戶種植半夏。

一個成熟的產業除了有深厚的種植基礎、廣泛的銷售市場,還要有深加工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才能長足發展。

2014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吳均平從合作企業引進先進的半夏生產加工設備及技術,成立了一家符合GMP(毒性)標準的半夏深加工企業,生產半夏飲片向全國160多個地方銷售,完善了西和半夏產業鏈條的最後一環。目前公司下轄8個合作社,種植半夏4000餘畝,年銷售額達1.6億元,帶動700名社員和500多名貧困戶穩定增收。

近10年來,西和半夏已由幾千畝發展到兩萬畝,年產量8000多噸,佔到全國半夏市場的75%以上。如今,全縣三分之二的農戶都能在半夏這條產業鏈上增收致富。“雜草”半夏也變成了西和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