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受東亞儒家文化影響,為什麼中韓尚“文”而日本尚“武”?

小妖夭111


回答:韓尚文,日尚武,都片面強調了儒家學説的部分傾向!韓國重視忠孝仁禮,丟掉了信智義!日本重視忠義信,而忘掉了仁孝禮智!所以出韓日不同的政治和社會風氣習俗!!


一字平


中、日、韓三國國情各不一樣,而儒家文化在三國中的體現也各不一樣。

中國的情況

中國自古是一個農業文明,而且佔據了東亞大陸最廣闊,條件最好的一片土地,只要耕耘好這片土地,就會得到很好的回報。周圍的地域大多不適合農業,如果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將會得不償失。因此,中國沒有去侵犯周邊的動力。

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實現了統一,秦朝雖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卻也以滅亡的慘痛教訓,證明了暴政不可以治國的道理。後世王朝因此以儒家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用文官集團來輔佐皇帝統治國家。

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使中國古代尚文而不尚武。

韓國的情況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連,由於地理上的便利,自古便和中國交往頻繁,且文化上深受華夏文明影響。朝鮮半島歷史上雖有過一段時期的分裂,但在中原王朝的干預下,歷史上也以統一的王朝作為主流,政治上尊中國為宗主國,沿襲中原王朝的各種制度,使用漢字,被稱為“小中華”。

文化上的高度貼合,以及國力的懸殊差距,使得歷史上的朝鮮長期作為中國的屬國而存在,儒家思想也在朝鮮統治階級當中佔有獨尊的地位,自然與中國有比較大的相似性。因此,韓國也尚文而不尚武。

日本的情況

但是日本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與中國、韓國不同,其實日本在歷史上大多數時間是處於政治分裂狀態。日本的天皇之所以能夠萬世一系,就是因為天皇只是國家的象徵,不掌握國家的實權,因此天皇的位置才不會被其他人覬覦。實權是掌握在權臣和地方上的大名手裡的

歷史上日本各地的大名長期擁有很大的自治權

,這一點與中、韓均不同,而是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情況。各大名之間互相競爭,有力的大名會進而上位成為將軍以控制全國。為了防衛,各地大名都在自己的駐地修建了城堡。當將軍的力量衰弱時,地方上便戰亂四起,互相以武力相攻擊。

這樣做的結果,造就了日本的武士階層,造成了各地大名對人才的搶奪,對戰爭物資的爭搶,以及在軍事技術上進行比拼。

一直到近代日本實行了明治維新,天皇雖然再次擁有了實權,但過去上千年的封建割據思想和尚武精神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而這也是導致日本持續對外發動戰爭的一個原因。

在日本古代這樣的土壤之下,儒家思想自然不會得到重視,就如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一樣。而由於日本與中國之間隔了汪洋大海,古代中、日之間的交往比較朝鮮半島來說要困難得多,自然中國對日本的影響也就小得多。日本就得以充分按照本國的邏輯進行發展,以至於到了近代走出了和中、韓全然不同的發展軌跡。


雨沐青辰


尚文尚武同儒文化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