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圖文版權屬九璞十景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勒柯克


一切都在流動……

所有這些觀察清楚地表明文化因素始終在來回轉移、接受和變化。正好符合希臘聖賢的格言——一切都在流動。在巨大的歐亞大陸上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相互轉換的關係。——勒柯克


點此瞭解“德國皇家吐魯番探險隊



《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第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第129號窟

時代:約公元8世紀。谷內區。由前室和主室組成。前室平面方形,東壁中部開門道通向主室。主室平面方形,穹隆頂。德國考察隊命名為“小穹隆頂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第129號窟-窟口遠眺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洞窟所在的谷內區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第129號窟平面、剖面圖以及流失壁畫歸位標示


在1913年第四次探險時,勒柯克由於擔心這個穹頂裂紋太多,揭取成功的可能性太小而無奈放棄帶走它。但最終,巴圖斯違背了勒柯克的指示,獨自一人在洞窟中發揮所長,成功的將它“打包帶走”。


①穹隆頂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原為主室之穹隆頂,直徑約150cm,繪為九身坐姿天人。每個天人頭頂都有華蓋。他們形象相仿,頭略向左偏轉,交腳坐。有的彈奏樂器,有的合十祈禱,有的手捧舍利盒。此繪畫內容為“天宮伎樂”的獨特表現形式,天人們所演奏的樂器是世俗中龜茲國的常見樂器,為研究龜茲樂提供了可貴的參考依據。


▼ 局部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克孜爾石窟存有壁畫的洞窟有70餘窟,有伎樂形象的多達50餘窟,樂器種類達20餘種,與史籍記載的隋唐時期的“龜茲樂”的樂器編制大致相近。樂器的來源也多樣化,有印度、波斯、中原和龜茲本地系統,這正是南北朝、隋、唐之際東西文化交流頻繁的反映。

(《考證與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論稿,霍旭初著,第354頁》)


▼ 穹頂復原歸位圖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第129號窟現狀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克孜爾石窟谷內區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克孜爾石窟谷東區一隅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谷內區一隅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克孜爾石窟谷西區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文字來源:

丁和攝著《德藏新疆壁畫》


鳴謝:

新疆龜茲研究院 吐魯番文物局

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


圖片:丁和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新疆龜茲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八):小穹隆頂窟——克孜爾129號窟

丁和在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


—end—


九璞十景 | DHJPSJ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十六):海馬窟——克孜爾第118號窟


●(十七):銜環飛鴿窟——克孜爾第123號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