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大部分車主都有輪胎扎破的經歷,釘子、鐵片、石子,甚至木樁角度刁鑽都有可能扎破我們愛車的輪胎,甚者有倒黴的車主更有短時間剛補完又被扎洞的經歷。


輪胎扎破後,這時就要補胎了。然而您是否知道,一條輪胎的修補次數其實是有限的,一定程度後,由於輪胎承受著這輛車的重量和路面衝擊力,在滾動過程中遭遇著很大的壓力, 刺孔容易成為壓力的突破口造成爆胎,這時安全性上就要大打折扣了。

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輪胎補幾次,廠商怎麼說?

關於輪胎補幾次的說法,網絡上一直有討論,兩種主流的說法,都依據補胎刺孔彼此間的間距和修補數量來做限定

說法1:某些品牌最多補2次,間隔大於40釐米。

說法2:另些品牌可補3-4次,刺孔彼此夾角要≥90度。


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然而查閱各大輪胎官方渠道發現,雖然廠商們都對自家的輪胎修補或使用進行了解釋和安全說明,明示補胎後高速行駛要降速、謹慎。有少數廠商還對輪胎刺孔的修補直徑做了不大於0.64釐米,輪胎磨損不低於0.16釐米的修補限制。


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某品牌輪胎關於補胎安全提示

但對於網絡盛傳的兩項數據,在廠商公佈信息、知識技巧中幾乎都沒有明確說明,因此並不完全能立住腳跟。

補胎不應超過2次

廠商標準比官方更嚴格

當然,不完全意味著並非完全不對,實際上兩種說法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一定根據。

輪胎廠標準:

為了便於讓自己的輪胎最終正確、安全、穩固的裝到用戶車上。大部分廠商都會定期對合作小夥伴進行輪胎維修技術培訓,在培訓技術文檔中,我們也找到了部分廠商關於輪胎修補的一些標準。

B品牌技術文檔:可修補的刺孔直徑應在0.5釐米以下,一個輪胎上兩個被修補刺孔的間距應該大於7釐米,數量不超過2個。

D品牌技術文檔:被修補的刺孔直徑小於0.6釐米,同一個輪胎不超過2個修補孔。

國家標準:

各輪胎都有各自標準,但實際上大同小異,而在國家標準中,其實也對輪胎究竟能夠補幾次有明確定義。根據國家標準GB 14646《翻新和修補輪胎(子午線輪胎)》最新版本中規定:

在輪胎不發生結構性損壞,比如簾子線斷裂、輪圈斷裂、鋼絲層翹邊等前提下,在190km/h及以下行駛的輪胎能夠對不大於0.6釐米,甚至在胎冠帶束層能夠對不大於1釐米刺孔做修補,修補限制次數為2次,符合我們大部分車主的使用情況,相比網傳數據更合理很多。

而對於大於190km/h行駛的輪胎,只能對胎面0.3釐米直徑刺孔做修補,且只能修補1次。

可見,廠商規定比國際標準更嚴格。


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補胎水平參差不齊

磨菇釘修補質量穩定

輪胎廠商們之所以都很保守,是因為不僅扎胎的方式千變萬化,補胎的手段不同,質量又參差不齊,廠商難以去控制補胎的平均水準,結果輪胎修補後的強度,再次扎破再次修補後的強度都有差別。補得好扎2次開很久都沒問題,補得差也許1次半路就爆胎了。

尤其是補胎手段,部分廠商甚至在輪胎修補說明中,寫明瞭修補工具品牌和手法,以此來儘量控制補胎的質量,其中磨菇釘補胎手法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方式。

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傳統的冷補、熱補,都有共同缺點。因為輪胎層有厚度,貼片只能封住輪胎內側面,無法堵住整個孔洞和外側,下雨水分很容易就從孔洞滲入,導致補丁漏氣讓輪胎壽命打折扣。

磨菇釘有冠部和柄兩部分,冠部起到貼片的作用對輪胎氣密層做密封修補,同時它的柄則穿過整個刺孔洞進行填補,配合先前就打入的硫化膠水後,磨菇釘整個和輪胎膠在一起,孔洞被密實封住,彌補了輪胎扎壞的部分,補胎質量也就更穩定了。


一條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總結:從國家、廠商標準來看,安全建議一個輪胎最多補2次,而對於輪胎結構性損壞、胎側扎壞、輪胎已到磨損極限的情況,就不建議補胎了,為了安全請換一個新輪胎吧。而磨菇釘補胎雖然比較貴,但其實是比較安全的補胎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