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的祥哥,如今怎样了?

“祥哥来了,赶快奋斗!”

这是学生们中流行的一句话。

学生们口中的祥哥,就是当年轰动全城,“千里背疯娘上大学”事件的主人公——刘秀祥。

12年前,刘秀祥的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年的报道,牵动了千万人的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背着疯娘去上学的少年,如今怎样了?

最近,我看到该事件的一些后续报道。

主人公刘秀祥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如今成为了当地一名人民教师。

在刘秀祥的人生中,有两句话是他一向笃定并坚信不疑的: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相信奋斗的力量!”

昨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我想跟你分享刘秀祥的故事。

希望你藉由这则真实的故事,能感受到阅读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以及奋斗的力量。

01.命运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1988年,刘秀祥出生于贵州一个边远贫困山村,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和睦有爱,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然后,在四岁那年,命运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父亲突然得了急病,拉到医院后不久便去世,甚至都来不及安置好家人。

一家老幼面对这一变故,不知所措,特别是刘秀祥的母亲,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悲痛,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失常,发病时会大喊大叫。

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刘秀祥年幼的哥哥和姐姐身上,那时候他们都不过十来岁的孩子。

这样的生活艰难维持了一段时期,本来以为一家人能相互扶持慢慢熬出头,没想到几年后,不堪窘迫的生活,哥哥、姐姐相继出走。留下年幼的刘秀祥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只能相依为命。

不管现实多么狰狞,生活还得继续。

那时候,刘秀祥还在读小学。因为白天要上学,家里没有人种地,他就将田地转租给别人,这样每年可以换得500斤稻谷。

但没有钱给母亲治病,他便利用周末和假期挖药材背到县城去买,赚了钱先给母亲买药,剩下的拿来买油盐。

就这样,刘秀祥读完了小学,并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最好的中学。

但高兴之余,刘秀祥却为两个问题发愁:

一,他没钱;二,自己去县城读书,母亲谁来照顾?

难道要因为眼前的难关,放弃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面对命运的不公,刘秀祥坚决不妥协。

他一直笃信: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后来,刘秀祥找到了一间民办学校,通过摸底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该校免费入学的机会。

面对母亲的照顾问题,刘秀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带着母亲去上学!

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的祥哥,如今怎样了?

刘秀祥和母亲/图源:中新网

02.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就这样,刘秀祥带着母亲踏上了县城求学之路。

学校免学费,但是住宿又成了一个问题。

由于没钱租房,刘秀祥就在学校旁边的一座山坡上,拿稻草搭建了一间简陋的棚子,他和母亲两人就住在那里。

白天,刘秀祥上课;晚上,刘秀祥就去拣破烂卖钱。然而,能卖钱的垃圾也不是好捡的,有时候要捡到凌晨五六点,刘秀祥来不及睡觉,回家看一眼母亲,就凉水洗把脸,匆匆赶去上课。

多年后,刘秀祥回忆起这一段往事,并没有抱怨生活带给他的苦难,反而带着淡淡的笑意谈及:


“从初中到高中毕业,我几乎都是靠捡废品过来的。”


刘秀祥的淡然从容,却让听者倍感心酸。

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的祥哥,如今怎样了?

刘秀祥整理捡回来的废品 /图源:中新网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省的重点高中。

当然,这也意味着他又得带着母亲辗转到别的地方安家。

为了挣取高中学费和两人的生活费,刘秀祥利用暑假去修水电站,抬钢筋、担水泥、挑砂石。什么苦头都吃遍了,只为了挣取一点微薄的薪水。

一个暑假过去,刘秀祥只挣到了600元。

但是依然租不起一间房。无奈之下,刘秀祥只能找到一家农户四面透风的闲置猪圈,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来当家。

高中三年期间,刘秀祥一边捡破烂打零工维持生活,一边刻苦拼了命学习。

但是没想到高考前一周,还是出事了。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操劳过度,刘秀祥病倒了。为了不浪费三年的付出,刘秀祥挣扎着起来,拖着病体坚持参加高考。

结果发挥失常,刘秀祥以6分之差落榜。

这让刘秀祥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仿佛一切失去了意义,让他想结束自己苦难的一生。

对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告别,刘秀祥翻看起以前写下的日记,他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的祥哥,如今怎样了?

刘秀祥日记/图源:中央电视台《遍地英雄》栏目


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刘秀祥活下去的欲望。

“就是这句话让我幡然醒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刘秀祥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道。

再回头看看母亲,如果自己离开,母亲又怎么办?

想到这一切,刘秀祥决定重来一次,于是带着母亲来到了兴义复读。

而这复读机会也是来之不易的。身上没钱的刘秀祥根本读不起昂贵的复读班,他接连找了四五家学校都被拒绝了。


最后找到的一家民办学校,央求了校长四次都没同意,第五次,走投无路的刘秀祥扑通一声跪在校长面前,讲了他和母亲的事迹,校长深受感动,终于答应他免费复读。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苦读,刘秀祥考上了山东省临沂大学,收到了自己苦等多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2008年的秋天,刘秀祥选择继续带着母亲上大学。

在大学期间,他依然一边照顾母亲、打着零工,一边照顾兼顾学业。

后来,刘秀祥的事迹被媒体发掘,争相报道,包括当地的电视台和报纸、山东的媒体,甚至上了央视,刘秀祥瞬间成为全国焦点。

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很多好心人士纷纷给他捐款,但刘秀祥把收到的捐款又都捐了出去。

刘秀祥认为: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觉得可怜,而应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他觉得,自己的苦难不是向别人伸手的理由。

大学毕业后,很多企业给刘秀祥抛出了橄榄枝,其中不乏名企。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带着母亲回老家,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如果当年放弃上学,刘秀祥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教师。

如果当年吃不了那些苦,刘秀祥根本没有机会熬到今天的成就。

刘秀祥一路走来,让我们相信了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也让我们见证了,奋斗的力量!


03.他像一束光,照亮别人

为什么明明有很好的机会留在大城市,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刘秀祥却放弃了?

这要从他资助的三名学生说起。

当年刘秀祥捡破烂时遇到了三个孩子,他就一直资助这三人读书。令他欣慰的是,后来有两人考取了大学。但是最后一个妹妹却突然打来电话跟他说,不想读书了,要嫁人。

让刘秀祥触动很大:有时候,人不是被贫穷所击败,而是败在了落后的观念。

“只要能够帮助到一个孩子转变他的思想,让他们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我所做的事就是有意义的。”

刘秀祥决定回老家执教,他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为这个地方带来一些改变。

“我最初想,能改变一两个人就足够了。但我后来想,我不可能只改变一个人。

我当班主任,一个班50人,那我就有可能改变50人。

可能很多年后,我改变的人是500、5000甚至5万。”


读书渡己,教书渡人。刘秀祥不仅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希望通过运用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改写命运。

与此同时,他也通过演讲激励孩子们努力读书,怀揣梦想,坚持奋斗,改变人生。

至今,他已经巡回演讲上百场,有超过百万人被他的演讲感动和激励。

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的祥哥,如今怎样了?

刘秀祥在演讲 /图源:中新网


但最开始刘秀祥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时,他心理是十分敏感的,并不希望自己的情况被大学同学知道,更担心别人瞧不起他。为此甚至偷偷跑到临沂大学城的邮局,把报道他的报纸买走。

为什么他从最初抗拒让人知道自己的过往,到后来一次次主动选择揭开自己的伤疤?

刘秀祥说,“其实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掏出来给别人看。”

“但是用自己的例子最能激励他人。”

刘秀祥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只要能唤醒一部分人,哪怕是揭开自己的伤疤和苦难的过往也是值得的。

“相信奋斗的力量”是他多场演讲的主题,也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想通过自己的事迹,告诉人们:坚持奋斗,终会成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刘秀祥最形象的写照。

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别人。

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的祥哥,如今怎样了?

不论求学还是阅读,本质都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优秀,更好地生活。

有人艰难求学,因为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有人一边工作一边充电,因为他知道只有持续学习和进步,才不会被职场淘汰。


最后,疫情时期,不少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有的人失去亲友,陷入巨大的悲痛;有的人被裁员失业,面临捉襟见肘的窘迫;我们很苦,我们很难,但就像王小波说的“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我们不用觉得天都塌了,以后挨锤的地方还会更多。


想想刘秀祥,他那么艰难都一步一脚印走到了今天,相信你也能挺过来:


“无论多少次倒下,你依然还能够爬起来,勇敢地,坚强地往前走。”


希望今天这则故事,能够给予你前行的力量!


素材参考:

1.中国新闻社,当年睡猪圈捡垃圾背着疯娘求学的孩子,如今成了副校长……

2.中央电视台《遍地英雄》栏目|刘秀祥:带着病母上学的山里娃

3.半月谈|扶志者祥哥:读书渡己,教书渡人;半月谈记者 郑明鸿 陈嫱

4.百度百科 |刘秀祥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有感悟的话,欢迎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学习。

猎多多,关注学习更多职业规划、求职面试和职场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