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作者:生活洞見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人到五十,知天命。是啊,到了中年,經歷的事多了,慢慢地,看慣了世態炎涼,懂得了人生冷暖,漸漸地成熟了,越來越沉默了。

此時,除了負重前行,似乎,別無他法。或許,這就是中年人的勞苦。特別在一些時日,只能靠自己一個人,背起所有的重擔,一往無前,走過所有的孤獨。然後,在孤獨中,突然明白過來:原來,做人大氣一點,日子才會過得舒服。

那麼,什麼是“大氣”?我覺得,它就是:為人處事,有風範、有態度、有氣質和有氣度。

如果,做人比較大氣,雙目清純,天極望遠,心胸寬廣,海納百川。相信,老天不會虧待。往後,也會有大福報。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因為,生命中的一切,皆有因果。就如我們所說的,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所以,我想說的是,一個人要大氣,首先要建立在格局上。

而擁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有大事業,大財富,大人生。晚清曾國藩,就是一個例子。他農家子弟出身,為人大氣,靠自己的格局和見識,提拔為朝廷重臣,成為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

從他身上,我們發現:做人大氣,格局大,往往有擔當和使命,有長遠的眼光,懂得不斷的自我激勵,直至目標的達成。

當然了,現實中,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很多格局大的人,雖然可能無法與曾國藩相比,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凡事從大處著想,比較大氣,不會斤斤計較。而對於格局小的人,他們喜歡錙銖必較,很小氣,容易跟別人和自己過不去。

由此可見,當人的格局放大了,氣度就大了,就會看開看遠了,心態自然也就平和了。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其次,在助人上要大氣,能幫助就幫助。

人到中年,感覺到:很多人窮盡一生,就是為了獲得幸福的生活。

而對於人生所有的際遇,不是巧合。你想得到什麼,是源於你付出了什麼。正所謂:捨得捨得,有舍有得。

范蠡就是一位“富好行其德”的大善人,他“三聚三散”的裸捐故事,廣為流傳。

據《史記·貨殖列傳》說:十九年間,範三次獲得千金之富,但三次把這些錢財,全部接濟他周圍的窮朋友與困難兄弟。

還有宋代名臣范仲淹,也是家族中大善人。早年範為貧窮所苦,為官之後,有了錢,便專門設立“義莊”,用以贍養同宗族的貧困家庭。

愛人者,人恆愛之。當一個人,長期無條件幫助別人,不求任何回報。這樣的人,是最高尚的。而這本身,不僅是一個人的涵養,也是社會的一種美德。

而歷來,大氣行善之人,天必佑之,人必助之。所以說,在助人上大氣,幫了別人,也助了福報。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第三,在處事上大氣,能容人處必容人。

古人說,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是啊,做人要大方,從容,要有胸懷。特別是親朋好友之間,不要斤斤計較。畢竟,情義無價。

而對於同事之間,要大氣,要團結。要善於溝通,珍惜緣分,真誠相待,相互配合,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保持良好工作氛圍。

然而,我們也看到,有些人過於小家子氣。若別人說了一兩句不是,便耿耿於懷;若遇到一點挫折,便垂頭喪氣;若生活一時不順,便怨這怨那。這樣,既增加了煩惱,又影響了人生進步,是毫無益處的。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記得剛入社會工作時,有位長輩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做人要大氣,勝在志氣,贏在和氣,死在脾氣,成在大氣!

如今幾十年已過,我也五十多歲了。每當回想起來,總覺得這句話太深邃了,特別是人生成敗在於是否“大氣”。

捫心自問,中年的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大氣嗎?特別是在經濟拮据的時候。雖說人窮志不窮,但好漢也會為三鬥米折腰。

就在昨天,和某友聊天。他說,這幾天某某小偷出獄了成為了網紅,粉絲都比你多,你一個能量作者怎混的啊?我無語了,有點無法釋懷。我承認,我暫時連小偷的粉絲都比不上。但我有我的夢,我有我的追求,前進的路線是不會改變的。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寫到這裡,我感覺我放下了,但我還是沉默了。

漫漫人生路,或許你我都是凡人,也許成就不了什麼豐功偉業,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大氣之人,在追求美好路上,永遠問心無愧。

人到五十,突然明白:大氣一點做人,日子會過得舒服,寫完沉默了

朋友,你目前混得如何呢?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表現大氣嗎?歡迎一起留言探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生活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