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具備怎樣的知行觀?

你好,這裡是女勵時代,每天加深一點對世界的瞭解。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的概念,這裡面有不少容易混淆矛盾的地方。甚至歷史上的大師們也爭論不休。比如昨天說了心外無物,如果在你心裡沒有那棵花樹,那麼那棵花樹到底存在不存在?其實不是存在不存在,而是與你的生命有沒有發生交集。這裡的看見只是一個比方,只要產生了影響,產生了交集,它就是存在,沒有,就等於不存在。

但是從客觀世界來說,無論你存不存在,就算所有人類都不存在,肯定會有客觀的事物存在。比如你從來沒有去過北京,也沒有聽說過北京,但是一旦你聽說或者去過了,你肯定能知道,北京本來就已經存在。這樣說來,到底應該說存在不存在呢?這豈不是怎麼爭論都沒有結果了?

王陽明的厲害之處,這時候就顯現了,這就是偉大的『知行合一』理念的提出。這個理念一出,一切矛盾處都被化解了。包括『非孝』的衝突。為什麼呢? 理解這個知行合一,不能只從我們今天的字面去理解這個概念,而要從王陽明的整個思想體系去理解。

這個知行合一,不是簡單指的我們現在人常以為的『說話算話』,首先,這個『知行合一』提出,知和行的一體性,就是知和行是不可分的。知行合一,也等於行知合一,這個『行』,不要簡單理解成我們採取了什麼行動,什麼實踐。一切我們對於客觀世界的所有反映,觸動,這都屬於行。比如,王陽明另舉了《大學》裡面說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來說明,聞到難聞的氣味屬於知,厭惡難聞的氣味屬於行。看到美色屬知,喜好美色屬行。

這個厭惡、喜歡,就是『行』。所以呢,那個氣味,那個美色,一旦被你聞到,被你看到,你就同時產生討厭或喜歡,這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那如果有些人的感官不同,別人聞了臭的東西,他聞了覺得很好聞,怎麼樣呢?比如聞汽油,人們的感受就完全不同。

這時候,就會有每個人不同的知和行。而這個知,來自於你的嗅覺的天性不同。這個天性,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良知』。這樣來說,這個物體完全是因為你心的映射而存在。如果你心映射它是臭的,它就是臭的,映射到它是香的,它就是香的。如果失去嗅覺,映射不到,它就等於不存在。

就如同,我們在營銷上面說的『感知大於事實,印象就是真相』。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客觀的貴的,或者便宜的東西?沒有,只有每個人不同的反映,有些人覺得貴的,另一些人可能覺得很便宜。有些人覺得很好的,有些人覺得很垃圾。這就是『心外無物』了,這也就是知行合一了。

其次呢,這個『知行合一』提出知和行的目的性,一切的知是為了行。行是知的目的,沒有目的的知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所以,知是行的方便法門。所以不要拘泥於知,而是著重於行,這叫知行合一

比如王陽明說:聖賢教導人,都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就像醫生,一人一方。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加減藥方和藥量,因為目標就是要治病,至於怎麼用藥,沒有固定拘泥的說法。王陽明還說,離開了具體事情講道理就是空談。沒有一個具體的指向,一切事情都落不了地,懸空的去想事物的本質,只會養成虛寂喜靜的毛病,這可不是小毛病。

所以這裡很清楚的表明了,『知行合一』有一種意義上的判斷標準。就是這個知識,這個認知,與你有沒有用,有沒有關係。

比如,許多經濟學家,學了無數的西方經濟學,但是從來預測不準中國的經濟,還總覺得中國的經濟不符合經濟學的道理,必然出問題,必須要改。這些年呢,才出了一些經濟學界的反思,認為,這麼久的時間,證明了應該不是我們的經濟模式錯了,而是經濟學理論錯了。這就是說,這個知要為了行,才算知,不然,就是就不是知行合一。

再比如:很多人總喜歡學所謂乾貨,喜歡照搬一些商業手法方法,豈不知這些乾貨,都是因時因地因人的方便法門。你人不同了,時間不同了,環境不同了,這個手法方法,可能不但對你沒有用,反而有害。知和行是一體的,你抄不來,只能明白那個理,然後對應到自己的事情上,產生自己的知和行,這叫知行合一

還有呢:王陽明說啊,一個人即使即物窮理,把天底下的所有道理都弄懂了,如果他沒有循理而行的意念,沒有循理而行的行動,等於什麼都不知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是缺少行之意,缺少行動的意念,意之本體便是知,所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再比如呢:王陽說啊,學習的目的,在於給自己加分,不在於給別人打分。老師對的,有用的部分,我學習,篤行,老師錯了的部分,放一邊就是。這就是知行合一,因為知是為了行,而不是為了知而知。

所以說呢,你看,那棵花樹到底在不在呢?也在也不在。於你有影響,與你有意義,不管你是否看到,那麼它就是在。於你沒有影響,它就是不在。討論它有意義,它就在,沒有意義,就是不在。因為『知行合一』。

第三啊,『知行合一』指出了達到的方法論,就是王陽明提出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其一,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沒有堅定的志向,天下一件事也幹不成,比如說,你想健身減肥,但是志向不定,那肯定堅持不下去。

你想幹大事業,如果志向不堅定,一有好玩的,一下班,你肯定就會被吸引走了。你想賺很多錢,如果志向不堅定,你就肯定不會拼命努力。

其二,勤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學習不勤奮,就是志向還不堅定。這個學習,不只是讀書學習的學習,而是格物致知的學習,日日精進的學習。

其三,改過: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改過。誰都有過錯,核心在於能改正。時時發現自己的過錯,糾正自己。

其四,責善:責善,朋友之道! 即對於朋友的過失,要做到盡力地勸告和開導,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見到不善,勸其向善。

所以啊,這個『知行合一』,並不是反對求學上的『知先行後』,也不是反對『格物致知』,它是一種讓生命圓滿的方法論,和一種求知的認識論。如果我們用一顆不偏不倚的『良知』之心,去對照世上的萬事萬物,那就能格出真知,明覺天理,就能真正的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