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趙建華)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財政部等四部委23日公佈,將原定2020年底到期的補貼政策延長到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

四部委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早、開局好,但當前仍存在一些現實困難,新能源汽車成本仍然較高,難以與傳統車競爭。需要繼續給予支持,鞏固和擴大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

中央財政從2009年起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顯著進步,產品性能明顯提升,年銷量從2009年的不到500輛增長到2019年的120.6萬輛,連續五年世界第一。但受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0%。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1-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56.4%。

從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看,電動化是轉型升級的方向。歐美等汽車發達國家都在加大支持力度。中國有必要延續對新能源汽車的財稅政策支持,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提升產業競爭力。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延長優惠支持政策,有助於拉動市場消費,對沖疫情影響,也有利於支持相關行業和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四部委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堅持“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通過不斷提高技術門檻等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明顯進步。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由2015年平均約160公里增長到2019年平均約350公里,平均電耗由2015年約17千瓦時/百公里降低到2019年約14千瓦時/百公里,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由2015年平均約95瓦時/公斤提高到2019年平均約150瓦時/公斤。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進入穩步提升的階段,提升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指標與產品安全性的矛盾有所顯現。財政部等四部委按照技術上先進、質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則,保持技術指標體系總體穩定,給予企業穩定的預期,推動企業進一步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安全可靠性。2020年保持大部分技術指標門檻要求不變,2021年—2022年原則上保持穩定,根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情況等適當調整。

此外,公共交通領域車輛油耗高、汙染排放大,每輛中型燃油客車汙染排放是乘用車的11.8倍。中國公共交通及特定領域車輛電動化比例低,初步統計,截至2019年底公務、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網約、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機場、港口、礦山領域汽車保有量約1000多萬輛,電動化比例不到7%。

加快電動化有利於實現快速拉動消費、壯大產業規模、減少汙染排放和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等多重目標。此次政策調整加大了對上述領域的支持,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最終要靠市場的力量。隨著產銷規模不斷擴大,將產生規模效應,與傳統車的差距加快縮小,補貼等政策相應逐步退出。

從2020年開始,中國設定每年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上限約為200萬輛,約佔中國年度汽車銷售總量的8%。根據新能源汽車上牌數據,在年度銷量接近200萬輛時,四部委將提前發出通知,明確補貼標準調整時點。同時,給企業留出過渡期,保證市場平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