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累计可节约138万元 云南石化氮气优化利用见成效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通讯员邰鸿慧)

“612号罐以前是储存轻烃液化气的,我们把它改造成为氮气平衡缓冲罐,既保证了中间原料罐区氮封安全可靠,又消除了公司氮气管网经常性波动,还结束了公司外部采购液氮的历史,是降本增效的好项目。”4月14日,云南石化储运部副主任刘鑫指着白色的球罐告诉我们,这个氮气优化改造项目已经连续运行了4个多月,从部门到公司都尝到了甜头。

全年累计可节约138万元 云南石化氮气优化利用见成效

云南石化储运部中间原料罐区有49座储罐,其中43台是氮封储罐,储存着渣油、蜡油、柴油、石脑油等重组分中间原料,罐顶气相空间存有挥发的硫化氢与可燃气体,一旦和外部空气接触、超过极限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炼化行业的罐区都要使用惰性气体——氮气作为气相空间保护气,对储罐顶部进行全面填充、密封,确保有毒有害气体处于无氧状态,保证安全生产。储运部的氮气用量占公司氮气管网用量一半以上,是公司氮气使用大户。

氮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气温变化影响,氮气的使用量会发生变化,造成罐区气相空间压力波动。“白天气温高、罐体温度升高,氮气的补充量就会减少,多余的氮气只能放空排放,造成浪费。晚上气温低、罐体温度随之降低、罐内气体压力降低,我们就要大量补充氮气,这时候由于氮气使用比较集中,有时会出现补充不及时的现象,产生储罐安全隐患。”云南石化储运部罐区装置主任石相涛表示,每到昼夜温差大的时候,他就特别关注罐区储罐氮封情况。

全年累计可节约138万元 云南石化氮气优化利用见成效

储运部的氮气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公司整个氮气管网的平稳运行。“公司氮气生产总量是固定的,目前大概6000标立/小时,罐区氮气用量不平衡就会对整个公司氮气管网造成冲击和波动,公司会采购液氮和气氮进行补充,从经济效益角度看,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云南石化生产运行处生产调度刘思远介绍。

氮气优化改造项目也由此被提上了公司的议事日程。在云南石化领导的大力推动下,生产、技术、安全、机动和储运部等各方反复研讨改造方案,设计单位进行细致论证、核算,最终决定将612号罐改造为氮气平衡缓冲罐。“这就相当于在中间原料罐区建了一个氮气中转站,氮气富余时进行收集、储存,罐区氮封压力不足的时候随时补充。”刘鑫说,这个措施实现了氮气优化利用,中间原料罐区氮气用量从 33850标立/天降为26400标立/天,每天可节约成本3770元,全年累计节约138万元。

受益的不仅仅是储运部,云南石化公用工程部一联合装置主任麻鹏锋介绍,项目实施以后,公司氮气管网压力保持稳定,员工操作强度降低,系统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彻底结束了公司外采液氮的历史,按照平均数据计算,运行4个月仅液氮采购一项就节省费用150多万元。有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下一步云南石化还计划实施产品罐区的氮气优化改造项目,进一步挖掘提质增效的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