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柏林愛樂樂團

1867年,本傑明·比爾澤在柏林組建了以它的名字命名的管弦樂團,很快成為擁有70名職業樂師、規模之大難得一見的樂團。1882年這個樂團發生了分裂,54人離開,在演出經紀人赫爾曼·沃爾夫的提倡下,與其他一些業餘音樂家匯合在一起,組建愛樂樂團,這就是柏林愛樂樂團的前身。沃爾夫買下了一個能夠容納2500人的室內溜冰場作為樂團的冬季大本營,也就是後來的愛樂大廳。

樂團創建之初,由當時在德國頗具聲望的弗朗茨·維爾納擔任指揮。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分別於1869年和1870年指揮了瓦格納的歌劇《萊茵的黃昏》和《女神武》的首演。待了不長的時間後,他離開樂團前往科隆成為當地音樂學院的院長。隨後接任的是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指揮家及教師約瑟夫·約阿希姆,儘管他很有名聲,但對樂團的發展和成長缺乏遠見卓識,他的曲目僅限於勃拉姆斯等少數幾位作曲家範圍內。

1987年,樂團未能與柏林皇家音樂學院續約,失去經濟來源而陷入困境,沃爾夫要求說服卓越的樂團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指揮樂團的預約系列音樂會。這年10月21日,彪羅首次指揮了樂團。

彪羅喜愛貝多芬和瓦格納。他指揮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之前,照例要發表一通長篇的、感情激揚的政治性演說。在指揮其中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時,總要戴上黑手套。他要求苛刻,要求一遍遍排練。勃拉姆斯聽了他指揮自己的《第四交響曲》就感覺排練過度。他的記憶力驚人,總譜都裝在他的腦海裡。、

1895—1922年,奧托·尼基什接替彪羅,帶領柏林愛樂舉行數個環球巡演,逐漸享有國際聲譽。他曾經是一位演奏員,在魯賓斯坦、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等人指揮下演奏過。作為指揮,他的成就更大。他的風格自由,動作簡潔,比馮·彪羅更具自發性,對樂隊似有催眠效果。在當時,幾乎人人都崇拜他。他的學生使他確定下來的指揮規範延續了好幾代。

1922—1945年,36歲的才華橫溢的威廉·富爾特文格勒在尼基什死後出任樂團指揮。他率領樂團在全歐洲和美國各地巡迴演出,所到之處歡聲雷動。他反傳統的指揮技巧和節奏的自由感產生出自然的音響,對音樂會的效果偏重於內在,反感聽眾的喝彩和中間鼓掌行為。他的曲目以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為主,此外也指揮當代作曲家,諸如普羅科菲耶夫和欣德米特的作品。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富爾特文格勒指揮現場

1933年3月,富爾特文格勒向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提出寬大處理猶太籍音樂家的請求遭拒。4月,他寫了一封致戈培爾的公開信,闡述藝術的中立性和藝術家不應遭受政治歧視的理由,竟然獲准發表。他在納粹統治下的地位很特殊,也很微妙,一方面他袒護猶太人,一方面能夠還能保住權威性的地位。

1934—1935年,富爾特文格勒因為指揮欣德米特(納粹當局認為他是“頹廢的”作曲家,並且他的妻子是猶太人)的作品大獲成功而遭停職。

1944年1月,愛樂大廳在盟軍的轟炸下毀滅殆盡。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柏林愛樂大廳

1945年1月,富爾特文格勒為逃避通緝而逃往瑞士。4月15日,樂團舉行了第三帝國瀕臨滅亡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在阿爾伯特·斯皮爾的帶領下,樂團演出了瓦格納《眾神的黃昏》的終場、布魯克納的《浪漫交響曲》以及貝多芬的作品,示意末日來臨,大家應該各奔東西。演出大廳的照明與眾不同,在場觀眾感到氣氛莊嚴肅穆,充滿生死離別的激昂情緒。據說音樂會結束後,希特勒青年團成員向那些無法面對柏林淪陷的觀眾派發氰化物膠囊,以作永別。

1945年5月26日,那些經過投票決定與柏林共存亡的樂師在波爾查的指揮下在由電影院改建的音樂大廳重新開演,他們的聽眾不是德國社會精英,而是美國大兵,曲目包括納粹深惡痛絕的門德爾松。不幸的是,波爾查不久後被一名美國崗哨莫名其妙地打死。

由於富爾特文格勒被禁止參加音樂會演出,年輕的羅馬尼亞人謝爾蓋·切利畢達克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的指揮。這位才從音樂學院畢業的青年是柏林愛樂在戰後獲得新生的決定性人物。他的一絲不苟使他在布魯克納、斯特拉文斯基和拉威爾的作品上表現突出。切利畢達克對富爾特文格勒恭敬之至,以至於1946年12月被洗清納粹合作者名聲的富爾特文格勒返回柏林後,切利畢達克與其共同指揮,直到1952年。

1952年,富爾特文格勒被任命為柏林愛樂終身指揮,兩年後逝世於巴黎。樂團在冉冉上升的指揮明星赫伯特·馮·卡拉揚和曾為樂團重建輝煌立下汗馬功勞的切利畢達克之間選擇了前者。在卡拉揚的領導下,柏林愛樂進入黃金時期,它所錄製的唱片總是會創下古典音樂銷售的新紀錄,它每到一處的演出都會受到眾口一辭的稱讚。卡拉揚有著托斯卡尼尼般的精準和富爾特文格勒般的想象力,把樂團調教出前所未有的紀律和聲音美感。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1955年,卡拉揚和柏林愛樂首次訪問美國,在首都華盛頓演出。

1961—1962年,卡拉揚和柏林愛樂錄製全部貝多芬交響曲,並首次以全集發行唱片。

1963年10月15日,樂團進入新的大本營——由Hans Scharou設計的新愛樂大廳。它能夠容納2397名觀眾,是柏林最大的一座音樂建築。

1967年,卡拉揚創建薩爾茨堡復活音樂節,在他的指揮下,樂團首次在樂池中演出歌劇。

1979年,柏林愛樂在卡拉揚率領下首次訪華。他們乘坐的美國麥道DC—10飛機難倒了首都機場,因為沒有那麼高的舷梯。機場在原有的低矮的舷梯上接了兩塊木板,再釘上幾根木條,解決了這個問題。結果沒走完一半客人,木板就被踩踏了,兩位樂手從5米高的機窗口摔下來造成骨折,令卡拉揚萬分惱火。

1987年,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爵士與柏林愛樂首次合作,指揮馬勒的《第六交響曲》。

1989年4月,卡拉揚宣佈退休;7月16日因心臟病逝世。在團員幾輪秘密投票中,永遠和藹可親、神態溫和的意大利人阿巴多順利當選。阿巴多和日本人小澤征爾、芬蘭人卡慕都是卡拉揚的得意門生,他們三個人都被認為是世界上一流的指揮家。阿巴多的指揮具有明顯的意大利風格,明快活潑,富有生機。他還是第一位率領西方古典樂團訪問中國的指揮家。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

1990年,阿巴多正式到任,1998年,65歲的他在生日那天宣佈在2002年退休。1999年,經過159名樂團成員兩輪的投票,西蒙·拉特爾被選為阿巴多的繼任者,2002年9月7日,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大廳以托馬斯·亞當的現代管絃樂《避難所》作為他的“就職演說”。開始他的音樂生涯的新徵程。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西蒙來華巡演

2005年,西蒙·拉特爾帶領柏林愛樂第一次來到中國上海演出;2011年11月,西蒙·拉特爾率領柏林愛樂再度訪華,在上海大劇院演奏音樂會。2017年11月,西蒙·拉特爾率領柏林愛樂第三次訪華,在廣州、武漢、上海舉行了5場音樂會,並且第一次在中國做數字音樂廳——武漢演出同步到中國11家保利院線。這是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的卸任之旅。2018年,45歲的俄羅斯人基裡·彼得連科將成為柏林愛樂新的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

現在在中國巡演的柏林愛樂樂團簡史

2018年柏林愛樂新任指揮彼得連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