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也要有品牌意識

產業扶貧,如果有電商的介入,無疑有事半功倍之效,畢竟現在是個互聯網時代。但如果農村電商僅僅是小打小鬧、單打獨鬥、各自為政,那麼其結果不但影響不大、不利營銷,更會將趨於同質化、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實不足取。把產業做大,把資源整合,把農產品叫響,做出一個品牌來,那麼產品的附加值就會無形之中得到不斷增加。

農村電商也要有品牌意識

現在有些農村發展電商,眼光僅僅侷限於“一村”和“一品”,最多也是“一鄉幾品”,有好些地方甚至只是由哪一個農戶自己利用個平臺開家網店而已。如此不但規模小,而且營銷路子窄,投入資金也有限,結果往往造成產品的安全生產、衛生條件、貯藏物流、包裝推廣、品牌效應、經營理念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產品走不遠,生意做不大,利潤空間小,這是將電商與網店簡單等同的效益體現。

農村電商也要有品牌意識

其實,電商涵蓋的範圍還是很廣的。簡單而言,就有企業對企業、企業對消費者、消費者對消費者這三大類模式。此外還有消費者對企業、企業對市場營銷、生產廠家對消費者、企業對行政機構、消費者對行政機構、線上到線下等多種電商模式。應該來說,隨著我國網民的不斷增加、優化和成長,通過互聯網進行營銷交易購物的市場行為和消費方式已漸趨流行,市場份額也迅速得到擴充,各種類型的電商網站或者平臺也是各領風騷,涉及的消費者、產品、營銷業主和生產廠家也是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方方面面。從其中不難看出,電商領域大有可為,而且相對傳統路徑,更寬廣、更快捷、更具機遇性。

農村電商也要有品牌意識

做大農業產業品牌,一定要實現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專業化,要立足區域和市場實際,有統籌、有規劃、有規模、有管理、有效益,要服務群眾,發動群眾,造福群眾。做大做好做強電商,將企業(合作社)和產品賦予深刻的文化內涵,而不是單純的賣桃賣李賣雞蛋。通過互聯網的大小平臺,不但可以讓企業(合作社)多賺到錢,不斷延伸產業鏈,而且還可以形成一個地方的人文特色,讓當地的農業產業特別是農副產品與其人文符號深度融合,鑄造“性格”,開成“百年老店”,讓物質消費上升到精神消費。這就是品牌意識要做的事情。

農村電商也要有品牌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