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老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了,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會反映他以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同理,經常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我們也能看出他們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差別。

小麗家有兩個小孩,大一點的孩子總是喜歡跑出去玩,小麗每天都抱怨道養了一個野孩子。相反二娃,每天就喜歡待在家看看書、做做家務,小麗逢人就誇她的二娃多懂事多聽話。

但是自從上一次和朋友幾家人的家庭聚餐後,小麗就顯得有些矛盾了。原來在聚會上,很多大人都鼓勵孩子們去表演節目。小麗的大娃又唱又跳,引得大家都樂呵呵。而排到二娃表演時,二娃總是扭扭捏捏,甚至在最後還紅了眼眶。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01

愛出去玩是野孩子?宅在家是乖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聽話懂事一點,如果孩子們總是跑出去玩,就會被當做是不聽話、不懂事的野孩子;

而那些乖乖在家看書或者安安靜靜地待著的孩子則成為爸爸媽媽們眼中的乖孩子。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孩子愛出去玩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去惹是生非,他們可以在出去玩的時候學到很多東西,這是經常待在家裡的孩子所學不到的。我們不能斷定孩子愛出去玩比較好,還是宅在家的孩子比較好,但是這兩者長大後的區別是很明顯的。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02

二者長大後區別大,家長需謹慎:

1、身體素質大不同

孩子由於愛出門,所以就會習慣性地跑跑跳跳,運動量也就慢慢地加大;經常性在室外活動,所以孩子們接觸陽光照射和大自然的機會就比較多,抵抗力就會慢慢加強。而宅在家的孩子,每天不是拿著書就是看電子產品,缺少一定的運動量,這樣一來,身體素質也不會很好。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2、性格不同

愛出去的孩子,他會接觸許多各色各樣的人群,經歷許多形形色色的事情。這些都會讓孩子變得大膽外向,不扭扭捏捏。而宅在家的孩子,所面對的人群只有家人,所以相對來說會比較單純一些,也會內向一些。

3、人際交往能力也不同

愛出去玩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往往是比較強的,談吐間也會盡顯高情商。因為他們接觸的人都是不同領域的人群,所以他們會懂得和不同人說話的技巧。而且因為他們的高情商,往往都可以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宅在家的孩子,社交就只有身邊的家人或是僅僅的一兩個朋友,他們不懂得相處之間的技巧,總是會直來直去,無形中可能會得罪一些人還不自知。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03

家長應扮演好孩子引導者的角色:

1、多陪伴孩子,帶孩子們參加戶外活動

有的家長因為忙著掙錢,所以會忽略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不想與人交流的問題。父母們一定要多抽出時間去陪伴我們的孩子,瞭解他們的需求。我們可以通過許多親子游戲去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同時我們也要花時間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像爬山、野營等,這些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增加見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鍛鍊他們的體魄。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2、鼓勵孩子多出去進行有效社交

孩子們若喜歡宅在家,很大的原因是他們沒交到知心的朋友,他們沒有嘗試過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我們要鼓勵孩子們走出家門,多去認識一些朋友。比如參加一些志願活動、俱樂部活動,都可以從中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是在交朋友的同時,記得教導孩子要擦亮眼睛。明白哪些人是可以相處的,哪些人是要敬而遠之的。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別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總結:簡而言之,孩子活潑愛出去玩,對他們以後的人生還是有較大的幫助的,父母們只需多教導孩子要控制玩耍的度就好,不能荒廢了學業!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