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能否出去玩?李蘭娟這樣說

據中新網,目前,國內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備受社會關注。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本身不可怕,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檢測、讓情況不明的人變得“明”起來。

“無症狀感染者是隱性感染,也可能是發病的前期,有些過幾天可能症狀就出來了,這種不可怕,症狀出來了我們就能夠發現它,還有些沒有症狀最後好了、可以產生抗體了,所以無症狀感染者本身沒有什麼,就怕沒有發現時有傳染性、傳播給其他人。”李蘭娟說。

她指出,要繼續加強社區人群的管理,必要時戴口罩、不要人多聚集,最重要的還是要檢測,凡是有一點可能症狀的、有接觸的都要做檢測。“情況不明的人,一定要讓他情況‘明’,讓他被發現。”

就民眾關心的“‘五一’假期能否出遊”問題,李蘭娟說,在做好防疫情輸入、反彈的工作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復學以及適當的旅遊都是可以的。“大家應該利用這個節日好好地休息,也可以適當地到人員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在全球疫情形勢下,在中國旅遊還是最安全的。”

“只有世界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疫情才能得到控制”

關於當下全球疫情形勢,李蘭娟認為,“國際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我們應該按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把中國的技術、經驗與國際共享。只有世界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疫情才能得到控制。”

她表示,“對海外華僑及留學生而言,要儘可能留在家中,不去外面人多、有傳染風險的地方。出去必須戴口罩,當心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一旦有不舒服症狀要儘快去醫院,平時注意勤洗手和環境衛生。”

張文宏:旅遊場所中,最危險的地方是用餐的地方

4月11日下午,張文宏坐客人民日報直播間,就熱點問題與網友們對話討論。

五一能否出去玩?李蘭娟這樣說

關於“連休5天的五一小長假能否出去玩”這個問題,張文宏表示,“這是個非常矛盾的問題,大家渴望出去玩,也把經濟激活起來,但是又擔心人多聚集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

我的建議是——

“五一”假期出去玩,主要戴著口罩在室外活動。

旅遊場所中,最危險的地方是用餐的地方,“旅行中最怕的是什麼?就是吃飯的地方人山人海,所以大家能不能啟動健康出行模式,自帶乾糧春遊。或者一家人買好了放在賓館裡自己吃,這樣就會大幅降低擁擠帶來的傳播風險。”

張文宏稱,“中國總體上沒有什麼新發的病例,我認為五一假期啟動一些旅遊項目是合理的。”

中國疾控中心:這類人員可以摘口罩了!

五一能否出去玩?李蘭娟這樣說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4月15日15時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做好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記者提問:不同風險等級地區的群眾什麼時候才能摘下口罩?對於是否需要繼續佩戴口罩,各地是否會出臺進一步更具體的指導意見?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口罩的問題不是簡單的摘不摘的問題,而是要把它和整個防控措施統一起來,要一起來考慮。只有把戴不戴口罩和整個防控措施一起來考慮,我們才能夠讓戴口罩的措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具體來說,有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普通的公眾在家裡、戶外以及沒有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是如果是處在人員密集的場所,如果是乘坐電梯、公共交通工具,這些情況下應該隨身帶好口罩,當你和其他人的距離比較近的時候,我們通常是1米遠,比較近時就需要戴上口罩。

二是一些特定場所的工作人員。比如火車站、機場、公共交通工具、養老院、福利院、監獄,這些地方的工作人員應該要戴上口罩。

三是一些重點的人員。這些重點人員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境外來的回國人員,應該要戴上口罩。

四是有一些職業暴露的,因為工作的原因,比如醫護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還有保潔人員,還有服務員,這些人群也應該在工作時戴上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