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日本撤業撤出中國的話,老百姓生活會受到影響嗎?

據媒體報道,近日美國與日本都在計劃資助其本國企業從中國撤出,那麼這對普通老百姓會有什麼影響呢?

很多人可能有一個誤解,認為美國與日本想將企業撤出中國,意味著這些企業放棄中國的市場?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解,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各個國家都要想辦法打入中國市場,又怎麼可能說放棄中國市場呢?

比如說肯德基,在中國有多少門店,比如耐克、阿迪的服裝、鞋等,每年要從中國賺走多少錢?他們怎麼可能放棄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呢?

美國與日本撤業撤出中國的話,老百姓生活會受到影響嗎?

其實他們撤的是製造業企業,從美國方面來講,近些年存在製造業空心化的情況,特朗普也一直在想辦法促進製造業迴流,號稱“重塑美國製造業”,包括大規模減稅,以及各種行政干預等。

日本方面,則是對產業鏈進行均衡分佈,美日本的支柱產業是汽車,此次疫情造成日本汽車集體“休克”,因為製造汽車所需要的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從中國的工廠生產再運過去,國內的零部件企業停工,日本整個汽車產業就停工了。

美國與日本撤業撤出中國的話,老百姓生活會受到影響嗎?


所以說,他們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證自己的工業體系運轉而打的算盤,並不是要退出中國市場,這些企業撤出中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相關企業的員工將會造成失業,需要為這些員工再創造新的崗位。

另一方面,會對產業鏈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說上游行業,原來產業鏈在國內流轉,現在需要變成出口,成本會上升,而對於下游產業來說,同樣原來是國內解決,現在需要進口,產業也會上升,會提高產業鏈整體成本。

對老百姓來說的話,如果某些在中國直接生產商品的企業搬回去的話,將重新進口至中國,價格肯定會上升,如果不是非必須品,很可能會被國產商品替代。

但實際上,這個計劃最終是難以成行的,部分企業可能會搬回去,主要是廠在中國,產品運往日本或銷往海外國家的企業,可能會從產業鏈重構的角度考慮,轉移部分產能,但對於本身消費市場就在中國的美日企業來說,根本不可能撤回去。

你比如說中國人每天使用的各種日化產品,包括洗髮水、牙膏等,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寶潔公司的,如果寶潔退出了中國,就是放棄了14億人的巨大市場,這損失對於美國來說是巨大的,沒有佳潔士的牙膏,那我們還能用雲南白藥牙膏,但一旦失去了中國的市場,以後要想重新拿回份額來,那比登天還難了。

美國與日本撤業撤出中國的話,老百姓生活會受到影響嗎?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他們肯定更明白。所以直接面向中國消費者的企業,是根本不可能搬回去的,對老百姓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其實在前些年,已經有不少日本企業在中國呆不下去,要麼搬走,要麼關閉了,這都是正常的商業活動,無需過分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