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精益曲折成败的人情债

作者|周亚强


全文总计2017字,需阅读6分钟,以下为今天的益者原创:


01


推进、辅导、授课精益10年来,在笔者看来精益生产实施失败的三个要素是:


领导的精益意识,其次是精益团队的组建和改善手法的实践应用,最后是精益推行中的人情债,简单点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面子、扯皮推诿、沟通等过程。


一把手的意识直接决定精益推行的成败,有了一把手的支持,从意识形态支持转变为实际性的团队支持,组建精益改善团队。


很多公司成立了精益办,三四个专职帮助总经理推行落地精益工作,有了团队,则按照精益的方法培育改善人才,挖掘改善项目,营造改善氛围,提升公司精益水平。


在这个实施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成败因素是人情债,很多精益工作无法完全落地,或在推行中变成了面子工程,长久以往则精益沦落,失败告终。


02


今天和大家分享1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1:精益5S现场评比中的人情债


5S专员依据现场管理标准,对现场的物料车配送标准及摆放,现场工装治具的形迹化目视化、班组管理区的管理、设备现场的目视化、无关物品的查处等等,定期组织检查评比活动。


某公司有2个工厂,每个工厂的产品不同,摆放方式不同,现场的管理水平不同。


公司5S专员现场诊断评比时,A工厂5S负责人对班组5S改善的不满意,班长经常有一堆理由反驳工厂的5S负责人,这种状态下公司5S专员现场检查,则完全按照标准复合问题点,记录问题点数50个;


B工厂5S负责人和班长关系很不错,现场也多多少少有一些改变,公司5S专员检查出每个问题点,双方均有一堆理由来解释或者说马上就会处理、零时放置等等。最终记录问题点20个。


B工厂会比A工厂现场5S好一些,但没有质的差距,因为在评比过程中的扯皮、推诿、交流、诚挚态度等等,导致评比结果差距很大。


结论是评比B工厂没有记录的问题点,几乎不会改变,下一次去检查的时候回发现问题点还在哪里。


或许你会讲这个时候5S专员一定不会给什么面子的,纳入到公司考核中。在实际操作中结论是问题点依旧不会超过20个。


这里面有两层因素,一方面是班长认为这是一阵风,过段时间公司不会关注这个事情,那么应付过去就好了;


03


另外一方面是精益改善的落地本质是需发挥全员的改善意识,共同做事,那么公司精益团队和工厂不能搞的太僵,太难看。


所以当对方放下面子、诚挚的不同角度的推诿时候,难免会因为人情债松口说道:“下次一定要改掉这个问题点,不然一定纳入考核”,事实是每一次都是如此,现场变化微小,更何况公司5S专员的确是阶段性开展专项的检查评比活动。


有人讲,严格制定5S标准,一项一项核查,不符合则纳入考核,这样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那么在真正实践的时候你会发现唯一的标准是很少的,通用的标准一堆,这个时候人情债的影响程度将决定现场的5S水平。


我的建议是80%工作要求,20%人情,持续性开展这一项工作,长期以往则会从量变到质变,切记不能搞成阶段性工作,如此则反弹的现场,反复的工作,繁琐的沟通,无效的浪费。


案例2:精益工作中的人情债


精益办关键业务有:改善指标的制定下发(减员指标、改善数量指标、降成本指标、效率提升指标等),依据公司年度规划及总经理要求制定改善指标,发布。


精益办每月收集各部门数据,分析指标达成,未达单位分析解决对策。


精益办职位一般都是经理、工程师级别,工作对接的是各单位部门长,部门改善工程师。


当部门工改善工程师反馈给精益办,无法有效分析出未达对策时,如果和部门长沟通解决对策,那么这个时候部门长有几种表述方式:


04


一是直接甩锅给部门改善工程师,让你找他,实际就是来回甩锅,没有实际性的行动;


二是告诉你这个问题会和公司总经理沟通汇报,直接跳过你,结局有没有沟通不晓得,只是这个事情没结论;


三是直接反驳指标的核算方式,抱怨问题的根源是别的部门,和自己无关,最后讽刺精益办只是玩玩数据而已,为何那么较真。


他们才是实实在在搞生产,创效益的主力军。


有的人说,这个时候应该直接怼回去,和这个部门长干起来。


精益实践中,我确实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时的情况我迎面而上,质问部门长不负责,不处理问题,只是抱怨,不按公司要求开展工作等等。


结果是公司副总否定我的说法,认为精益办没有和部门有效沟通,没有达成共识,出现问题没有第一时间沟通解决,导致部门长有这样的的行为。


“我的天,部门长是干活的,副总怼了他,后面实实在在的生产可能搞不好,怼我,就算不搞精益,公司照样转”。


05


如果在精益办,你的领导或总经理在推行精益的场合中,没有力挺你的正确工作,而是因为人情债适合而止,我建议你乘早辞职走人。


这样的企业领导的意识和人情债两个因素的参合,精益工具方法套路将难以有效实施。


总结一下我的感悟:


精益工作的推行是工作的变革,改变固有的习惯,暴露了企业中的各种问题,从而督促大家改善,消除浪费。


作为标准的制定者、执法者、思想教育者等等不同角色。


为了工作有效落地,难免冲突,通过一次次的冲突,突破人情债,从而真实的改变企业的制造水平,否则难免打折扣,折扣的大小将由人情债的深度决定。


所以每个精益实践者,至少要在不同的场合和抗议者干一架,当然这不是肢体上的冲突,而是意识的抗衡。


益者简介:周亚强。高级咨询顾问,精益生产专家。曾在东风日产汽车、吉利汽车、格力电器等从事多年管理工作,主要方向工业工程、精益生产管理,具有深度的理论功底与实战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