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心脏

很多人在初学经济学时,心中总有这样的疑惑,经济学容易学吗?对此我们可以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繆尔森那里得到答案,萨繆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按照他的说法,经济学自然是容易学的。只要搞懂供给和需求就可以了,那什么是供给和需求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关于供给与需求的例子。

1840年英国向我国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用枪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此英国商人欣喜若狂,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无比广阔,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切斯特的商人曾经做过这样一番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切斯特的棉纺织厂日夜加班也不够,况且还要做衣服呢。在他们眼里这1亿人能给他们数不尽的财富。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准备卖给这预想中的一亿名中国顾客。


家庭经济学——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心脏


然而,结果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样,恰恰相反,他们的洋布一批批的积压了,他们没有料到中国当时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守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尽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达官显贵等上层人士穿丝绸,一般老百姓穿自家织的土布,中国人晚上也没有像英国人那样有睡觉戴睡帽的习惯,英国商人漂洋过海运过来的洋布在中国根本卖不出去。

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该怎样解释英国商人面临的窘境呢?在经济学家看来,英国商人面临的问题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如何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最基础的问题,弄通了供给和需求也就弄明白了整个经济学。萨繆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引用了一句话:“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但前提必须是让他明白供给和需求”。长期以来经济学都致力于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包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的稳定性。在上面的例子当中洋布供给充足但却无人购买,显然是供大于求。


家庭经济学——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心脏


众所周知,所谓供给就是提供东西,而经济学教科书上是这样解释的。供给就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售出的商品量,那么怎样来分析这个拗口的定义呢?让我们先来学一下小孩学舌的办法,一个词一个词的来进行了解。

供给指的就是“厂商(生产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售出”的“商品量”。“厂商”与某个特定时期“指的是由于研究必要而规定了“什么人”和“什么时间”。“每一价格水平上”是指“具体情况”。“愿意”并且“能售出”指的是限制条件。而“商品量”,则是这句话的中心语,如果我们将这几层意思连贯起来,得到的便是经济学中供给的定义。

该定义和人们日常所理解的供给不同,重点就是“愿意”并且“能售出”,这是供给的两个基本条件,具备出售欲望。并具备供应能力。

举例来说,2003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非典”疫情。但那段时期内口罩的价格上涨为2元一个,生产商甲“想”每天生产5万个口罩。这说明甲有“出售欲望”,但是甲厂的设备成就每天最多能生产3万个。也就是甲厂没有剩下的2万的生产能力了,更别说出卖了。所以在口罩价格为2元一个的情况下,生产商甲的供给量只能为3万,头脑中:“愿意出售”的5万口罩只有3万的“供应能力”。

再看需求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那但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用上面的分析方法不难发现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上的需求,其次,需求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既能够购买的起。假如一个人很有钱,买得起高档的时装,但他对时装不感兴趣,也不打算买,他就构不成对时装的需求。另一个人很喜欢时装,也想买,但又没有支付能力,他同样构不成对时装的需求。只有主观上有买时装的欲望。客观上又具备支付能力的人才构成对时装的需求。

明白了供给与需求生活中的一切经济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这么两个大家都经常看到的理。第一个就是供给定理:“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第二个就是需求定理:“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那么综合两个定理,在一定条件下,调节价格就可以解决供给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相等,达到双赢的效果。


家庭经济学——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心脏


从经济发展来看,商品的价格最终反映必然是供求双方力量均衡点的价格。所以,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