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成长史,每一刻我们都参与只是渐渐被感知

传统互联网已经几乎被移动互联网所取代,基于移动端的微博、陌陌、微信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而微信则是公认的“产品之王”,截止到2017年6月17日,微信已经诞生了六个多年头,全球活跃用户9.38亿,今天我们就复盘一下微信这六年来是如何从一个想法落地成一个超级“巨无霸”。微信的成长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做为产品人,我们今天来透过微信的迭代过程,看一看微信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如何从免费的信息工具成长为生态化社交平台的神话。

微信的成长史,每一刻我们都参与只是渐渐被感知

上面这张图中,我把微信的成长按照其迭代过程,摘取其中关键的版本节点,划分为六个成长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微信的一个自我突破,一次次突破的叠加造就了社交平台的神话。

1.0时代:不起眼的微信,免费的图文聊天工具

根据参与微信研发的产品和开发人员介绍,微信最初只不过是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腾讯的QQ邮箱产品)大概不超过十个人的团队抱着“尝试”的态度试验出来的。那是2010年下半年,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当时ios和android平台作为新平台开发者也相当少。10月份,一款叫做kik messenger的应用发布,直接导致2011年成千上万的类kik应用被研发出来,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红大紫的whatapp、米聊、line、kacao等。

在kik刚出来的时候,广州研发中心、QQ邮箱研发团队的老大张小龙就预见它的火爆之势。小龙当时给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谈这个事情,并申请广研团队做一个类似的应用出来。而马化腾也已经意识到有10年历史的QQ 并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手机IM,一款更适合手机使用场景的IM 是需要的,不仅仅是用户需要,腾讯也需要。他对此表示赞许,并仿照“微博”为这个应用起了一个名字——微信。

微信的成长史,每一刻我们都参与只是渐渐被感知

这个时候的微信传递给我们的认知是:它只是一个在手机上可以免费发信息和发图片的聊天工具,而且仅限于熟人。因为当时短信和彩信都是收费的,所以当时涌现出了包括飞信、米聊、易信在内的很多免费发送信息的产品,所以这个时候微信也只是三千世界中的一粒沙,看功能就知道微信还没有跳出原有即时通讯的条条框框。

2.0时代:语音对讲,社交从熟人到陌生人

到了2.0时代,微信首先发布的就是语音对讲功能,并陆续增加了好友验证、查看附近人等功能,这个阶段的微信已经在有意识的向移动互联网伸出了触角,开始探索起智能手机风潮下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变化,因为任何新的技术风口必将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恰巧的是微信发布搜索附近人功能的同时,另一款产品“陌陌”也上线了,前面还有米聊占据着熟人社交的先发市场,陌生人社交又有陌陌来抢口粮,这时候的微信必须寻求突破,而且是创新性的突破。

3.0时代:跨越,从社交工具到社交平台

我们知道在游戏里面想要胜过对手,除了技战术还有两种方式:提升装备、技能,或是提升自己的等级。微信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两种方法一起上,一方面发布了摇一摇功能,通过强化陌生人社交这个能力来优化自己;一方面在3.5版本和3.6版本中连续发布了扫描二维码和微信公众号两个功能,完成了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到连接平台的跨越。

3.0版本的微信可以说是微信发展迭代中的一个质变,从人与人的连接变成了人与人与信息的连接,开始有了更多的可能,对微信是,对企业、组织和个人也是。

4.0时代:真朋友圈,开始内容生态的衍化

现在我们都对朋友圈熟的不能再熟悉了,点赞和评论互动成为了常态,微商也成为了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全新商业模式。但是,朋友圈是微信4.0版本才发布的,而且直到4.2版本才可以对好友的评论进行回复。朋友圈的诞生让微信成为了真正的朋友圈,让微信的社交真正的生活化,就像那句:“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时候在3.0版本已有的公众号也开始发力,在微信的推动下诞生了一大批优质的内容公众号,内容公众号反过来也为微信带来了更多的活跃用户,真正的开启了人与信息的连接。从4.0时代开始,微信的生态化社交开始趋向成熟。

5.0时代:绑定银行卡,微信要进入我们的生活

微信社交在朋友圈的作用下变得生活化,变得有了生活的味道,但是这样的微信还仍旧停留在虚拟的网络中,我们真实的生活与微信并没有紧紧关联到一起,也就是微信远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微信5.0版本的绑定银行卡功能来了,为此微信还推出了最著名的小游戏“打飞机”,升级5.0版本后打开微信就能玩。

后续5.2版本又发布了生活服务功能,开始尝试把微信与人们的生活连接起来,已经准备让微信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可以提供类似生活服务的产品太多了:我们的网上银行、ATM机、拉卡拉……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为什么人们要绑定银行卡,又为什么要使用微信的生活服务呢?

6.0时代:红包诞生,微信增长的神话传说

在6.0版本中微信先是增加了小视频和卡包的功能,应该是希望可以在社交属性中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强化与生活的连接。而微信红包即使在腾讯内部都是一个偶然的创新,并不在本来的产品迭代规划中,最初是做为一个插件功能使用的。但是6.1版本的微信红包功能发布后自然增长的红包用户就达到458万,接着微信与2015年春晚一同发起的抢红包活动,直接让红包突破了1亿用户量,创造了微信的增长神话。

红包的用户量暴增意味着银行卡绑定的用户量暴增,微信也在原来的内容生态社交上叠加了金融属性,资金的流动不仅推动着微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也让微信所打造的社交生态更加完美。

总结

到了这里就已经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微信了,微信还在一次次的迭代着,下一步微信会朝着哪个方向前进,会进行什么样的跨越我们拭目以待。但是微信让我们看到了产品在不断地迭代中成长,在不断地成长中突破的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