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青墨素筆繪國學,留得詩書傳佳話。

如果要問中國古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什麼,那麼古典詩詞一定不會缺席,作為一種源自生活的藝術,它已經遠遠超越了生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華的古典詩詞已經足以在文化之林閃閃發光。

但是,詩詞創作曾經作為文人雅士必備的一種技能,在現代已經變成了一種小眾文化,古人寫過的經典作品變成了學生課本上的必背篇目,考試最多也是以填空賞析翻譯為主,關於詩詞的創作卻逐漸被人們遺忘。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現代詩逐漸取代了古體詩的地位,對於古典詩詞,我們更像是把它當成一種裝在盒子裡的寶物,只能珍藏,卻不會打開,詩詞所有的輝煌也變成了過去,為何傳承了幾千年的古典詩詞創作會不再盛行呢?下面將會探究新詩取代古典詩詞背後的原因。文中的古體詩詞是包括古風詩、歌行體、格律詩詞等在內的諸多古代詩歌形式的總稱。

一、古典詩詞創作的衰落

  • 語言的改革

在古代寫詩填詞類似於現在的填字遊戲,無論是格律還是詞譜以及每個字的平仄都有著嚴格的規定,這一規定已經深深地烙入了每個詩人們的意識中,但經歷了文字改革後這些規定與現代文字語音相比,卻顯得格格不入。

在當時音調有平聲和仄聲,平聲又分為陰平和陽平,仄聲分為上聲去聲和入聲,很多文字在不同地區的讀音都是不同的。

封建帝制即將滅亡時舊時代的語言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早在清末人們就意識到語言統一的重要性,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北平話已經變成了國語,所以新中國成立以後,普通話就以北京方言為標準音,北方方言和很多南方方言有著很大的區別,北方方言中的音調只有四個,南方方言中特有的的入聲字被融入了其他四聲中,北京話成了官方語言卻讓古體詩的創作面臨了更多困難。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尤其對於一些從小學習普通話長大的人來說,學習舊體詩就是要顛覆自己的語言體系,重新接受古代的語言。

當詩詞和新的語言有衝突時,詩詞只能給官方語言讓步。

  • 讓詩也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古典詩歌的發展也可以看出古代社會的一個弊端——高端的文學都屬於社會上層人物。最開始的詩是人們在勞動時唱出來的,當時的詩樸實簡單,但是後來的詩逐漸向著越來越複雜的方向發展,各種用典、用韻的規則使得作詩者必須具有一定的詩詞功底,長期的學習才可以掌握音律,一般百姓根本沒有條件學習。

先秦以前,用於詩和書面語的語言和日常生活中的口頭語沒有太大的區別,先秦以後,書面語卻和口頭語卻逐漸脫離,書面語被用於詩詞歌賦、朝廷文件,以至於當時很多普通百姓都讀不懂文言文。

雖然古代詩歌創作極為重視,一個人的文采也被當成考察個人能力最直接的標準,但這一文化也總是流行於社會上層,因為那些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從一出生就飽讀四書五經,作詩也是一種用於提升社會地位、結交朋友的手段,而普通人最多也只是識幾個字。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五四運動時期文人們迫切想要打破以往那種言文脫節的現象,胡適說:“吾以為文學在今日不當為少數文人之私產,而當以能普及最大多數之國人為一大能事。”要想讓詩詞能變成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一種文化產物,就要實現詩由雅變俗的蛻變,讓詩文所用的語言和平時說話一樣,人人能讀得懂,人人能寫得出來。

  • 古典詩詞的語言環境不再

清朝統治結束後,越來越多的西方生活習慣、文化、建築風格等都進入中國,人們也在逐漸告別古代生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建築逐漸被現代單調的建築取代,生活用品的西洋化也讓人們再也寫不出“瑞腦銷金獸……玉枕紗廚”這樣的生活場景,而用現代生活場景入詩,也就沒有了古典詩特有的美感。

新時代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打破了古典詩詞中很多約定俗成的情感表達,在古代,女性沒有遠大抱負,她們都是為別人而活的,她們的命運無非是結婚生子,所以對青春少女的描寫多為青澀情愫,描寫婦女的詩多為閨怨詩,但到了新時代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舊式的閨怨題材已經不再適用於女性。

古典詩詞中很多關於男性的詩都是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不能施展抱負為國家建功立業,到了現代,很多青年的未來之路已經不止於進入國家機關,而且有才華也不一定能夠出人頭地。在這個時候,如果刻意為了作詩再寫一些閨怨詩,貶謫題材的詩,只能算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所以就像海德格爾所說,我們生存在語言之中,詩歌恰巧是語言開出的最精粹的那支花朵。古體詩雖然璀璨,但在當時已經不再適應新社會,很多因素都註定著古典詩詞必將衰退,而敢於放下詩詞格律的限制大膽開始創作新詩,也代表著我們敢於衝破封建傳統的枷鎖,尋找新生活。

二、現代新詩的嘗試

最先開始提出新詩的一批青年大多都有出國留學經歷,這也是他們能夠及時發現有寫新詩必要性的原因之一,這些人從小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有深厚的古典文學基礎,但他們又在外國接受過先進思想,沒有封建衛道士頑固不化的思想,新知識分子懂得權衡傳統文化的利弊,思考未來文學的發展方向。

即使在詩文被奉為正宗的清末,黃宗憲和梁啟超就已經有了關於新詩的想法,當時文人還沒徹底放下古體詩,梁啟超提出在古體詩風格不改的條件下用新的意象和語言入詩,直至五四運動爆發,關於詩的改革才得以轟轟烈烈地進行,作為新詩的代表人胡適提出了詩體大解放,他鼓勵文人放下繁瑣的寫詩約束,以白話入詩,鼓勵社會各階層的人寫詩。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作為模範,胡適從外國詩入手學習,不久就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其中有名的一首如下:

兩隻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隻,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在現在看來,這首詩極其普通,文筆平淡,思想都沒有深度,這種為了刻意迴避古體詩模仿西方詩反而讓內容空洞,但在當時,這部詩集卻意義非凡,一開始的新詩就像剛放腳的女人,因為不太適應自由,走路搖搖晃晃。但隨著新詩的不斷成熟,其地位也越來越穩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此,中國的現代詩創作蔚然成風。詩人們也擺脫了外國詩的約束創作出了有自己特色的詩作。

作為新月派詩人的代表人物徐志摩主張散文入詩,他的詩清詞麗句,沒有引用典故,不拘格式,只用幾個簡單的意象就能讓人進入一種極其美好的境界。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徐志摩《再別康橋》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卞之琳的詩更像是一個故事,給讀者回味無窮的想象,他的筆法含蓄委婉,每一篇詩篇幅雖然非常短小,卻無限精緻。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斷章》

新文化運動也讓新詩成為了一種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文化,新詩不僅可以歌頌青年美好的愛情,抒發遠大的志向,同樣,它也可以走到社會最下層。

劉半農就是這一時期崛起的鄉土詩人之一,他的詩大量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他深入農村,收集了一些民間歌謠,並將其改編為詩。

新詩打破了傳統詩詞創作的束縛,迎來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創作風氣。

探索新詩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新詩,這些詩,有的雖然沒有太高的文學價值,但其在文學史的地位卻不可動搖。當然,那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新詩中不乏一些優秀的作品。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三、現代詩和古典詩

現代新詩對古典詩雖有捨棄,但也有繼承和發展,中國新詩不同於外國詩的地方便在於詩中大量古典元素和創作風格的引入,《詩經》中“賦、比、興”的手法,經歷了幾千年時間的洗禮依然被人們所使用,比如《再別康橋》用“柳”這一意象表達作者對離別的不捨,《雨巷》中用丁香來象徵作者高潔的人格。

從遠古時期的巫術以及民歌開始,人類就開始以重章疊唱的方式推進情感,表達強調,古詩的反覆、復沓等句式仍然存在,現代詩中如“輕輕地,我走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反覆重複,以及一些流行歌詞都繼承著這一手法。

對於舊詩,我們也不是抱一種全盤否定的態度,至今還有無數詩人進行著詩詞的創作,為了適應時代,現代式的古典詩歌也做了一定的改動,比如為了讓詩韻符合現代漢語,新編的中華新韻更適合現代人使用文字的習慣,能解決很多人寫詩面對的困難。

當然,現代寫舊體詩在格律上也有一定的放寬,總體以意境為佳,格律次之。

在如今,相比於用文字的形式讓讀者去閱讀,人們更喜歡通過耳朵去聽,詩歌也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方向,——被寫如歌詞,在大量的歌詞中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古典元素。

比如中國古風歌曲的創始人方文山寫的歌詞極其精緻的原因在於歌詞中淡淡的古風和大量運用傳統詩詞的創作手法。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時間怎麼偷

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

——方文山《東風破》

這段歌詞句句押韻,其中幾處擬人的使用使歌詞生動感人,有“人生長恨水東流”的無奈,還有杜秋娘“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的遺憾。

提倡新詩,並不代表著要壓倒舊詩,面對詩歌的變革,很多文人雖然是新詩的提倡者,但他們還保留著寫舊體詩的習慣,朱自清一直保留著寫舊體詩的習慣,他給自己的舊體詩集取名為《敝帚集》,意思是不發表,以此表示對新詩的支持。陳寅恪在清華任教期間,雖然白話文已經非常普及,但他還是會以對聯為題考察學生。無論是以齊白石、豐子愷、張大千為代表的舊體詩人,還是胡適、魯迅、郭沫若這些支持新詩的人,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寫舊體詩的習慣。在新詩被視為主流的時代古典詩詞仍活在很多文學人的心裡。

祖先寫了古典詩詞幾千年,為何到了現代舊體詩反而沒人肯寫古體詩

正如聞一多所說,古典詩詞是戴著鐐銬在跳舞,這段舞美了幾千年,雖然沉重,但被限制在各種條條框框之中,它才足夠規範,讓無數文人為之痴狂,新詩雖然簡單,受用群眾大,但新詩始終沒有到達古典詩詞的高度,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古人可以純粹追求學術,現代人被諸多雜事纏身,永遠找不回古人潛心寫詩的那種心境。

新詩和古典詩詞是兩種不同的文學形式,即使創作方法、內容有所不同,但還是會擦出最美妙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