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奇——妙手治眼疾

樂氏中醫的北漂第一代樂良才,辭別父母踏上去北京的道路,他上北京幹什麼呢?想要有老樂家自己的醫館,把樂氏的醫學能夠發揚光大。

中醫傳奇——妙手治眼疾

上一講講到,樂家借唐末朱溫之變,這個歷史時期的天時,南方無戰事的地利,還有勤求古訓,博採眾長,看病賣藥的價格的人和,三個有利條件。完成了從鈴醫到太醫的一切積累過程。

北漂第一代樂良才

我們經常說,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要靠三個條件,天時地利人和。又是怎樣的機會,讓樂氏中醫從江南小鎮,來到繁華如錦的京城,樂氏中醫在天子腳下,名醫彙集的京城,又是靠什麼如站穩了腳跟,最終進宮成為太醫?

第1站哪,他從寧波往北到了應天府,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市,又到了長江之北,大運河之畔的揚州,因為是鈴醫,樂良才在揚州行醫看病,他的醫術很高明,醫德又好,遇到窮人看病的不僅僅不收診費,有的時候呢還要再搭上一些藥錢,就這樣一來二去,樂良才在揚州,足足又耽擱了一年多。

中醫傳奇——妙手治眼疾

從崇文門進京

一直等到第2年開春,才沿著大運河北上京城,先到的通州,又經過通惠河到達北京東南的崇文門,崇文門稱叫海帶門,也叫哈德門。是進出京城的重要交通樞紐。

剛到北京的樂良才舉目無親,只能找了個小客店先住了下來,他住哪兒了呢?住在了崇文門附近,因為這裡是交通樞紐,人多,樂良才憑著家傳的一手鈴醫的手藝,十幾年所積攢的臨床經驗,收費還不高,沒用多長時間樂良才就有了不小的名氣。

有一天樂良才,出了崇文門,奔大柵欄去,走著走著,突然間後邊有人喊他,郎中慢走,郎中留步,他一回頭一看,是一個小夥計,樂良才他就問了,小哥是有什麼事兒嗎?小夥計就說了,找你還能什麼事兒?救命唄,剃頭就不找你了,趕快跟我走吧。

他就跟著這個小夥計一路小跑,到哪兒了呢?一家鋪戶,一個布莊子.,進門就看到了一個50來歲的人,坐在了一把太師椅上,左手捂著眼唉聲嘆氣的,小夥子說了,這是我們楊掌櫃,這楊掌櫃一聽有人進來了,抬頭看了他們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小夥計,領了一個鈴醫進來,臉上的表情很明顯,臉色一沉也沒說話,也沒打招呼。

樂良才是多聰明的人呢,掌櫃心裡想的什麼,他就猜了個八九分了,心裡都罵這小夥子了啊,你這倒黴孩子,我讓你出去給我找個大夫來,你還給我找了個走街串巷的鈴醫來。

中醫傳奇——妙手治眼疾

急性鞏膜出血

樂良才往這人臉上一看,怪不得說他拿手捂著眼睛呢,這掌櫃得了什麼病啊?眼睛的白眼仁那兒,有小指甲蓋一半這麼大的一塊,通紅通紅的,有這麼一片充血,中醫講話這叫什麼呀?這叫血湧氣輪,也就是現代說的急性鞏膜出血,就是眼睛的鞏結膜這塊,下邊的毛細血管發生了急性破裂。

樂良才就問了一嘴:“掌櫃,您這眼睛怎麼的了”,這楊掌櫃心裡正窩著火呢,樂良才問他的這一句,他連搭理都沒搭理,行了,你甭問了,那意思呢很簡單,我告訴你你能怎麼著,你走街串巷的大夫對吧,我就算把病情告訴你,你也治不好我的病啊,就壓根兒沒打算讓樂良才看這個病。

中醫望診的神奇

走街串巷的鈴醫,什麼樣的人沒見過,樂良才也沒往心裡去,就跟掌櫃的說:“老掌櫃啊,您昨天著急了吧?天兒又熱,當時正好大夏天,六七月間,這麼大熱的天兒,你又幹重活了吧?活幹的還挺累”,楊掌櫃聽到這心裡犯嘀咕了。這個大夫有點意思。

昨天哪,我這進貨,可是手底下呢,本來夥計就不多,倆人,也不怎麼這麼巧,有一個小夥夥不知道吃壞了什麼東西,拉肚子,就剩了一個夥計幹活,這大夏天忙忙叨叨的,我確實是著了點急,而且貨卸不完不行啊,人家的車等著走呢,我就跟著一塊連卸貨帶搬東西,搬完了,天都黑了,吃了點兒飯。

飯吃了以後,覺得這身上累得跟散了架似的,連被子都沒顧得蓋就睡著了,結果沒想到早晨一睜眼,媳婦發現問我,你的眼睛怎麼的了,拿銅鏡一照才發現紅一塊,我這害怕呀,怕什麼呢,老聽說評書的講,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血貫瞳仁,你說這萬一瞎了怎麼辦呢?

開方不要錢

樂良才聽完就說:“我呀,給您開個方子,也不找你要錢,先給您開個方子,您先喝一天至多兩天,看看這眼睛怎麼樣,而且這兩天記住,彆著急,別上火,別累著,兩天咱們看效果好不好?”

這老掌櫃呢,本來一看小夥子領了鈴醫進來,這心裡就不舒服,為什麼呀?走街串巷的大夫,你有多大能耐?可是樂良才這兩句話,掌櫃的心裡頭就有幾分服氣了,也沒把脈,就看了我一眼,我昨天怎麼回事,人家就跟親眼見了一樣,一五一十,噼裡啪啦,竹筒倒豆子就給我說出來了,而且說的還都對。

這叫什麼,這叫每言必中,一說就準,是不是這麼回事兒,是,不由得心裡就服氣了這麼三分,一聽說給開個方子,還不找他要錢,先不要錢,病好了再說,掌櫃的就合計,那我試試吧,當時就說了,行了,那受累,大夫您給開個方子吧。

樂良才這才不緊不慢的,把藥箱子打開了,取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刷刷點點寫了張方子,轉頭交給小夥子,抓藥抓完了以後回來怎麼煎?怎麼煮?給掌櫃的怎麼喝,都交代完了,樂良才扭臉就走了。

等轉過天來,樂良才又出去出診,鈴醫麼,手拿晃玲走街串巷,搖著鈴鐺嘩啦啦嘩啦啦的直響,正走著呢,背後這小夥子又來了,樂大夫留步,樂良才他一回頭,哎呦,又是這小夥計,你怎麼又來了?這小夥子就說了,昨天哪,聽您吩咐,按您這方子呀,給我們老掌櫃抓了兩副藥。

中醫不是慢郎中

先煮了一副,一副分兩煎喝嗎?這一副沒喝完,就喝了一煎,兩個時辰之後,這眼睛這塊呀,這紅色啊,就見淡了,一副藥喝完,今兒早晨一起來,這塊兒出血的地兒啊,基本看不出來了,我們這老掌櫃就高興啊,這不打發我給您送診金來了嗎?這是給樂良才送診費,送錢送銀子來了。有人可能說了,都是中醫是慢郎中,這開的什麼藥啊?一副藥就把眼疾治好了?

敬請關注下期----太極圖中藏五臟

中醫傳奇--講述有趣的醫案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