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弟反目成仇,兩個人的恩怨情仇,兩個國的你死我活

師兄弟反目成仇,兩個人的恩怨情仇,兩個國的你死我活

本是同根生


孫臏、龐涓二人都是“古今第一奇人”鬼谷子的徒弟,龐涓是師兄,孫臏是師弟。

照理說,二人本應是兄弟情深哥倆好。可誰也沒料到,師兄弟最後卻成了生死仇敵。

老大龐涓先畢業,應聘做了魏國的將軍。沒過幾年,老二孫臏也該步入職場了;恰巧這時候龐涓也因為能力出眾業績優異得以步步高昇把將軍前面加了個“大”字。龐涓邀請小師弟到自家公司發展,孫臏也想找個有熟人的崗位,哥倆當即一拍即合。

單純的小師弟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師兄是心比鍋底還黑的存在。

這一切都是嫉妒心惹的禍。原來早在學生時代,龐涓就在心裡暗暗地恨上了這位小師弟。

師兄弟相比,孫臏智商更勝一籌,成績也比師兄更加優秀;再加上擁有年齡這個天然的優勢,理所當然的更受老師的喜愛。

看來不僅女人有了嫉妒心會變得可怕,男人也是一樣。

龐涓這個“心機boy”藏得很深,一直到畢業也沒有被鬼谷子老爺子看出來。當然,也有可能老爺子看出來,但他


是看透不說透。

師兄弟反目成仇,兩個人的恩怨情仇,兩個國的你死我活

龐涓(劇照)

這一點老爺子有待提高呀!

畢竟他們這一派總出這種事,動不動就是好兄弟演化為你死我活的仇敵。著名的就像蘇秦和張儀、李斯和韓非。

所以說呀,這當老師的,不能只教本領,那思想品德也得過關啊!要不然的話本應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最後卻成了你死我活留一人。

入社會現原形


龐涓(劇照)

在學校的時候,龐涓只能把嫉妒和怨恨埋藏在內心深處。可步入社會後,他就露出了自己的真正面目。

龐涓:“在學校我沒法收拾你,現在來了我的地盤,怎麼拿捏還不是我說了算!”

孫臏進了魏國,就如同進了狼窩的小綿羊。龐涓這隻灰太狼開始對他下手了。

師兄弟反目成仇,兩個人的恩怨情仇,兩個國的你死我活

魏惠王(劇照)

龐涓並沒有直接下手,再怎麼說臉面還是不能不要滴。他借了魏惠王的刀:龐涓暗中向魏惠王檢舉孫臏私通當時與魏國有競爭關係的齊國。

魏惠王聽了頓時怒不可遏:吃裡扒外的傢伙,我給你發工資、發房子(老婆發沒發老李不知道),你竟敢向齊國洩露我們的商業秘密。

一怒之下,魏王命人挖了孫臏的膝蓋骨,還在他原來帥氣的臉上寫了幾個藝術字。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靠著裝瘋賣傻,孫臏成功逃過一劫,還趁機逃到了齊國。

再交鋒孫臏勝

聽說被魏王開除的孫臏到了自己家門口,齊威王高興壞了。見識過孫臏的才能後,禮賢下士的齊王讓孫臏做了自己的老師。

後來魏國派龐涓統兵8萬圍了趙國的邯鄲,趙國一看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急忙向齊國求援。

師兄弟反目成仇,兩個人的恩怨情仇,兩個國的你死我活

孫臏(劇照)

齊威王決定讓田忌和孫臏率8萬軍隊救援趙國,隨便給孫臏找回場子。

孫臏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他沒有跟龐涓硬碰硬,而是直接圍了魏國的大梁。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圍魏救趙”。但是呢,這一次兩人間的恩怨並沒有徹底了結。

又一次的交鋒很快到來,那是公元前342年的一個春天。

魏國這個實實在在的大個子這次又欺負起了韓國,韓國也扛不住,只能向齊國求援。齊威王再次派一個頂倆的孫臏出馬,孫臏龐涓這命中註定的生死冤家又懟起來了。

這一次的戰役史稱馬陵之戰。

戰爭初期,龐涓急於與齊軍交戰。孫臏卻不肯出擊,還裝作膽小怯戰的模樣。看來昔日的綿羊也成了狡猾的狐狸!

孫臏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四個字——減鍋之計!

第一天,埋10萬人的飯灶;第二天,埋5萬人的飯灶;第三天,就只剩下3萬人的飯灶。給魏軍一種齊軍將士因畏懼紛紛逃亡的假象。

沒有一絲絲防備的龐涓理所當然的中計了。他只率輕騎追擊齊軍,他已經迫不及待要看小師弟驚慌失措、跪地求饒的場面了。

可惜的是,他想多了。

當龐涓的騎兵追到馬陵道的時候,士兵報告前方道路被堵。當龐涓前去查看的時候,他發現堵著路的樹幹上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

恰在此時,箭如雨下,魏軍猝不及防之下損失慘重。兵敗之勢已是不可阻擋,註定成為敗軍之將的龐涓揮劍自刎。

或許他是不能忍受戰敗的恥辱,或許他是不願看到孫臏勝利的笑容;也有可能他是悔不該當初。

老李有話說

在老李看來,孫臏、龐涓之間的爭鬥從孫臏進入魏國面見魏王之時便已經不可避免了。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魏國容不了兩個同樣出眾的軍事人才,龐涓也容不了擋了他的路的小師弟。

小時候,龐涓恨孫臏,是嫉妒他比自己優秀。

長大後,龐涓恨孫臏,是他擋了自己的路。

這件事,或許本就沒有誰對誰錯。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老李笑談古今事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