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千年的官司,没有原告,也没有被告

李白和杜甫是前生的知音,今世的故人

。却被迫打了上千年的官司。

一个“诗仙”,一个“诗圣”。

一个自称酒中仙,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一个读其诗可知其史,其诗作被封为“史诗”。

如果说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那李白便是杜甫的老粉丝。

打了千年的官司,没有原告,也没有被告

世人说当时的李白已经名冠大唐,而杜甫只是崭露头角。所以杜甫一直仰望着李白,而李白的视线齐平处,应该是看不到杜甫的。

诚然,如果单从中华民族长幼尊卑的礼法传统上看,这个逻辑是再严谨不过的。

不过,李白和杜甫是跨越了时间的鸿沟,抛掉了身份的束缚,惺惺相惜的知己好友啊!

是大思想家韩愈评论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呀!

打了千年的官司,没有原告,也没有被告

两人二十几岁的时候,都曾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 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个年龄段的他们,正可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两人都曾用寥寥数字,就明明白白地道出了无数异乡客的共同心声——

  •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看似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两句诗,千百年来抚慰了太多华夏儿女那颗孤独的思乡之心……


他们有着同样的思想高度,从现象到本质,道出真知——

  •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杜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打了千年的官司,没有原告,也没有被告

李杜二人的三观是契合的,思想高度是在线的,文学才华是各有千秋的。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

哲学家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而杜甫,是在自己风雨飘摇,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仍然心系国家,忧心苍生。

政治家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也是杜甫的精神写照。

打了千年的官司,没有原告,也没有被告

李白一生狂傲不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生活在盛唐,听的是莺歌,看的是燕舞。

杜甫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又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他说李白“佯狂”,可能也唯有杜甫能看到李白皮囊之下最本真的灵魂。

这是两个成年人的友情。

是尊重,是接纳,是认同,是欣赏。

没有谁更胜一筹,也没有谁轻看了对方。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有朋同行,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