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中國這處世界遺產轉正又得等等了

最近,世界遺產中心(WHC)在其網站發出通知:鑑於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事態發展,決定將原定於2020年6月29日至7月9日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4屆會議推遲舉行。

好事多磨,中國這處世界遺產轉正又得等等了

按照計劃,此次大會原本將有3000多名中外嘉賓參會。關於最新的會議日期,目前舉辦方還在進行協商。

當地時間2019年7月9日上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加拉耶夫代表世界遺產委員會宣佈,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由中國,在福建省福州市承辦。這是我國第二次承辦世界遺產大會,上一次是2004年在蘇州市承辦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

好事多磨,中國這處世界遺產轉正又得等等了

世界遺產大會全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是全球範圍內遺產領域的年度盛會,備受矚目。世界遺產委員會代表193個締約國執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負責審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名單,檢測各國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確定受到嚴重威脅的世界遺產並將其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管理世界遺產基金等。

根據申遺規則的調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2019年度唯一的申遺項目是古泉州(刺桐)史蹟。會議的推遲,意味著這個好事多磨的項目又得再等等了。

刺桐是一種植物,因環植刺桐,泉州又稱刺桐城;城東南的泉州港,亦得名為刺桐港。

好事多磨,中國這處世界遺產轉正又得等等了

“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早在1974年6月,由學者饒宗頤發表在《海上絲綢之路與崑崙舶》一文中提出,日本學者三杉隆敏1979年出版《海上的絲綢之路》一書也提到這個概念。

宋元時期,泉州是全球知名、東方第一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被認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古泉州與鄭和下西洋直接關聯,與《馬可·波羅遊記》《鄂多立克東遊錄》《伊本·白圖泰遊記》等作品有直接關聯。這些事件、傳播活動和作品曾經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前,共有16個遺產點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蹟”,分別為:萬壽塔、六勝塔、石湖碼頭、江口碼頭、九日山祈風石刻、真武廟、天后宮、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泉州府文廟、老君巖造像、開元寺、伊斯蘭教聖墓、清淨寺、草菴摩尼光佛造像、德濟門遺址、洛陽橋。

好事多磨,中國這處世界遺產轉正又得等等了

泉州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與推動始於1991年,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隊來泉州考察。2001年正式啟動“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首次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2年第二次列入預備名單。

2018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提交了兩個項目,分別為良渚古城遺址和古泉州(刺桐)史蹟。不過,最終只有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遺產申報項目有四檔結論,分別是“准予列入”“發還待議”“重新申報”和“不予列入”。“發還待議”的項目一般有望在再次審議時被委員會准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年的大會上,專家在評估報告中認為:“良渚古城遺址,符合世界遺產三、四價值標準,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好事多磨,中國這處世界遺產轉正又得等等了

古泉州(刺桐)史蹟則被認定為“發還待議”,意思是需要補充資料概念再申請,但需要佔用該年中國申遺名額。多個委員國在討論中肯定了該項目具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所需的“突出普遍價值”。最終,委員會未採納評估機構此前作出的“不予列入”的建議,一致決定將該項目“發還待議”。

由於申遺規則的調整,從今年開始,每個國家每年只能申報一項世界遺產,因此,古泉州(刺桐)史蹟便成了2019年度中國唯一申遺項目。

目前,該項目新增的德化窯遺址(屈鬥宮、尾林、內坂三處窯址)、古泉州(刺桐)史蹟申遺第三期考古南外宗遺址及市舶司遺址等遺產點考古工作也已展開,項目內涵得到進一步豐富,申遺成功的幾率大大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