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人類對未來做出了很多預測。很多科幻小說所描述的事物,當時看起來是腦洞大開、匪夷所思,現在有很多已經變成了現實。

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種未來預測的題目。用今天的眼光去檢視過去的人如何想像未來,再驗證他們實現了多少。更重要的是,過去人們所想像的未來發展方向,大多就是他們在那個時代所面對的挑戰、所需要的發明,只是在當時的條件下無法完成,故把這種期待寄託到後代手裡。

請大家先看一張圖片: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雖然有歲月的關係,但相信大多數人還是能夠一眼看得出來,這是比爾蓋茨

這張圖片很有意義,這是蓋茲第一次登上《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時間是1984年。

圖片旁邊有人物介紹,微軟的老闆:比爾蓋茲,因為當時知道他的人還不是太多。這一期的《時代週刊》主要是介紹比爾蓋茨和他手上的那個玩意,一個連結電腦的無限未來的神奇寶貝。

比爾蓋茨手上的這個神奇寶貝很有趣,我認為形成了一個巧妙的斷層。年紀太大的人不會知道那什麼東西,而現在40歲以下,或21世紀才開始玩電腦的小夥伴們大概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換言之,這期《時代週刊》所歌頌的“未來玩意”,其實只僅僅存在了大約一代人的心中,然後便消逝不見。

這些揭秘答案,這東西是五又四分之一寸的軟盤,容量是1.2M。

軟盤是早期計算機上必備的一個硬件,也是計算機上面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質。

軟盤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裝可卸、攜帶方便。作為一種可移貯存方法,是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動的小文件的理想選擇。

這小東西在當時絕對是奢侈品,個人是買不起的。而在2020年的今天,這個劃時代的神奇寶貝,卻早已經被淘汰。

能把產品在短時間內淘汰到如同恐龍滅絕一般徹底,大概也只有電子產品可以做得到;這不禁讓我思考,對於未來的預測都受到強大的時間線影響,尤其是資訊產品方面的預言。

扯回到正題,今天我想給大家看的是一組德國Hildebrands公司在1900年所舉辦的一系列明信片,預測一百年後,21世紀人類生活的展覽,這組明信片收集當時人所想像,一百年後的未來世界會是怎樣子。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一張明信片:電視廣播。

預測一百年後的人們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遠方歌劇院的影像。

嗯,實現了,而且此刻的我們更加方便,拿起手機都可以開直播了,我們更不需要拿話筒,便可以聽到聲音。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二張明信片:水上漫步。

想象一百年後的人們身上掛著浮力的氣球,這樣人和馬車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今天我們早已有了水上摩托車。不過步行於水面上至少現在的科技是不可能達成的。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三張明信片:

可以移動的房子。

這個也已經實現了,不管是真的用火車、大貨車拖拉,或是那種萬用的小型居家休旅車,至少,上個世紀人類期待的房子自由移動基本上是實現了。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四張明信片:私人飛行器。

嗯,算是實現了吧,至少有錢的大老闆都有私人飛機,不過像上個世紀人們想的這樣輕便、人手可得的個人飛行器,很顯然現在的科技尚未達成,或許這張圖我們也可以期待下一個百年來實現。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五張明信片:私人飛艇。

這個預測並非無法實現,而是我們斷絕了這條科技之路。熱氣球技術在一場實際上傷亡並不慘重,但外表看起來十分慘烈、令人怵目驚心的空難後停止了發展。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六張明信片:水陸兩用的車輛。

這個也實現了。雖然談不上普及,但基本上現代科技毫無疑問可以做出水陸兩用的交通工具。之所以不普遍,我想不需要的理由大於不能夠。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七張:警察的監視器。

由於1900年已經有X光的技術,所以當時的人們就預測,一百年後這種技術會加速突破,讓警察可以在遠方就得知某家被闖空門、有小偷進入。

嗯,這個預測完全成真了,只不過,此刻的我們不是依靠靠X光,而是用全球定位系統、Wifi和各種通訊設備,現代人根本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任何時間都被監視著,包含你手中的手機。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八張明信片:天氣控制系統。

目前已經有一些方式可以用來改變天氣,包含人工降雨等等,不過精準、全面性的天氣控制,目前的科技還無法達成。就這個項目而言,很顯然上個世紀的人們高估了我們科技的進步程度。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九張明信片:

到北極遊玩觀光。

由於極地也是在上個世紀初所發現的人類終極邊疆,所以1900年代的人會認定再過一百年,或許北極就像門口的公園一樣,大家隨時都可以到此一遊。

很顯然的過了一百多年,這個前人的想像並沒有實現,而且現在北極更是生態保衛戰的重點區域,圖片中的北極熊已經差不多瀕臨存亡的關頭了。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十張明信片:會移動的人行道。

嗯,如今到處都有,超市、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啦、機場之類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果然,懶得動的惰性是人類科技進步方向的標準方向。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十一張明信片:地下城市。

可以抵抗外面風雨的地下城市。如果狹隘定義一點,大概可以等同於我們的地下街、地下通道。不過1900年代人想像的可是將整座城市搬到地下去,那我想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來自一百年前的想象與預測

第十二張明信片:水下觀光船。

由於潛水艇也是在20世紀初期被髮明瞭出來,所以當時的人們會聯想到民間觀光用的水下探險船並不稀奇,這種觀光船如今在許多景點都有。


這一系列的百年預測明顯較偏向一般生活的改善、娛樂設施,而非尖端的科技。過了一百年,今天我們回頭來看這些預測時,可以注意到有些部分的確是實現了,而且我們做得更好;但有些部分則就算過了一個世紀,依舊相距甚遠。

我反而那些相距甚遠的項目比較有興趣,因為這可能代表當時的人太過樂觀想像,也可能是這一百年之來,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的變故與挑戰,而使得整個重心轉移甚至捨棄了某些項目的發展。

那些失落的項目,反應當時人的憧憬與想像,同樣的,今天我們也很可能會預言下一個世紀的生活會是如何,鑑往知來,因為有昨天,所以有今天;因為有今天,所以有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