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商人只重利?帶你看看歷史上這些賑災濟困熱心公益的潮商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發的疫情牽動萬千國人的心,這其中也包括了海內外的潮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以馬化騰、謝國民為代表的潮商迅速反應捐資馳援武漢疫情,不少潮商旗下的醫藥企業亦積極響應,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從古到今,誰說商人只重利?在潮汕地區也曾有過那麼一段時期,由於接連的自然災害、農民起義不斷髮生,以及官方強力鎮壓的交疊,而導致民生凋敝。彼時,賑災濟困,解飢活人,是潮汕近代商人同心以赴的善舉。


每遇災荒,即有不法奸商趁機抬高糧價,在其發橫財的同時,也有大量民眾因為買不起糧食而走上末路。在當時,有位挺身而出,救危扶危的榕城鉅富,陳泰興創始人陳秋啟發揮了表率的作用。


道光十三年(1833),由於鹹潮害秋,糧食失收,民掘草根剝樹皮以食,道上餓斃者比比。陳秋啟主動平糶稻米二萬石,而且每一起交易都手自稱量,不輕假於人,以防坑人的事情發生。同時,他還自請在學宮前設廠施粥五日。後人在追記此事時,說到市民“菜色立變”,是有些誇張,但此舉活民大量卻也是事實。

誰說商人只重利?帶你看看歷史上這些賑災濟困熱心公益的潮商

榕城陳泰興的陳秋啟故居

還有一位在城青年商人黃仲惠,隨父下鄉催收欠債,他父親讓他先問某甲,後再問某乙。時朔風凜冽,他看到某乙身著粗布單衣起迎,凍得唇黑耳紅,深受震撼。在心裡說:怎麼貧窮到這個地步。於是非但沒有說明討債的來意,而且把身上僅有的七百銅錢,全部送他,而後匆匆離去。


有在城人卓伯元者,中年經營糖業,由赤盆而成小康。自此,族中孤寡四五家,他都月給米石餘以接濟。一寡婦因窮欲賣子,卓伯元聞知馬上表示願意助養,及孤兒長大,他又延師訓蒙,與子孫一體督課。


諸如此類的事例不勝枚舉,限於篇幅,只列數端。


商人有錢,在那官府財政十分薄弱,捉襟見肘的時代,很多公益事業如建校舍、修橋路,乃至上繳朝廷的額外徵費,都要依賴商人且有良德者的資助,方能逐步解決或交差。

不少潮汕商人在這方面作出了貢獻。


上面提到的陳秋啟,曾於道光十七年(1837),咸豐十年(1860)先後捐修潮州湘子橋和漁湖橋,道光初年倡建學宮文昌祠和奎光閣,而且表現出了“不遺餘力”,而深受官民的稱讚。

誰說商人只重利?帶你看看歷史上這些賑災濟困熱心公益的潮商

潮州湘子橋

誰說商人只重利?帶你看看歷史上這些賑災濟困熱心公益的潮商

揭陽學宮文昌祠

拔貢生、梧州知府周易的父親,也以經商起家的周雪溪,“地方善舉,知無不為”。除參與多次的賑荒外,還受邀參加潮州總兵方耀懲辦積案(俗叫“辦清鄉”)的善後工作,“興利除弊,百廢俱修”,使清鄉造成的瘡痍,得到及時的修復。


這裡還必須特別提及郭之奇的八世孫,“以家貧舍儒而賈”的郭升裕。他在致富之後,非但創置了今之城東甲東里大宅與組祠,“邑之文廟、書院、會館、街亭、津樑之建葺,與夫善堂、義塚、育嬰、恤寡、濟貧、施丐之周急,凡力所能為者行之,數十年不倦”。榕城北門關帝廟這一處現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他光緒初年出資修繕的功勞。

誰說商人只重利?帶你看看歷史上這些賑災濟困熱心公益的潮商

榕城北門關帝廟

黃乾正也是一位急公好義的“另類”。他看到前人所設的育嬰堂有名無實,力勸整頓,議立良規,慎僱乳媼,全力捐資以助完善。作為一個企業家,為了那些可憐的棄嬰,他居然做到每日早起,即往五門城隅周行察視,遇有呱呱被棄者,就馬上抱起。如果姓還可知的,就及時記錄在冊。這樣做,是為了等其長成,為其擇良以配時不致混適同姓及墜為娼尼。他這樣堅持了幾十年。有人笑他迂拙,他則“歷引溺女之果報以曉之”,使人皆歎服。


在這些行善的潮商中,並非每個商人都腰纏萬貫,有的甚至還是依靠自己的節衣縮食而來踐行義舉的。


孫朝財是個典型。他是在城人,幾十年做著小生意以養家餬口。但是他飽受過貧困之苦,於是“業賈”之後,本人堅持儉樸生活,卻“不忘施濟”。他常置一個“撲滿”,每天都把收入中用於家庭日常開支和購貨部分拿出後,其餘放入其中。到了大年除夕,就把這些錢以每戶百錢,“叩貧家門”分發,“行之數十年不倦”。因其救助而能過年者,積之達於累百上千之數。同治四年(1865)歲飢,紳士設廠施粥時,正值大暑,貧民絡繹奔趨。忽然間下起傾盆大雨,朝財在店鋪裡發現這個情況,急購蓑笠八百件分贈,大的分給婦人而揹著兒女的。考慮到暑雨傷人,他還令家人烹煮解暑茶數缸置於粥廠之外,以供渴飲。一城為之感動。


歸僑喬林林焜耀,過番數年,賺了點小錢,即返回家鄉,買了個“州同”的職銜,但沒陶醉於這捐官的好玩。只把捐官當做一個支援國家建設的實際行動。所以家居之日,舉凡“施棺、掩骼及熬膏藥以施病者”無不實行。熬膏藥以施病者,既是林焜耀的特技,也是在經濟不太寬裕了的情況下,他所想到的以小錢辦大事的事業。一樣地可以體現出他的慈愛仁心。

誰說商人只重利?帶你看看歷史上這些賑災濟困熱心公益的潮商

潮州總兵卓興

棉湖的楊錦鵬,“嘗學陶朱術,往來吳越閩中,假懋遷為壯遊”,賺不到什麼大錢,但在做生意過程中得人授以異方,知可應急。時鄉人卓興以都司之職,在茂名與農軍作戰,士兵多病於疫,人心惶惶。消息傳到揭陽,錦鵬二話不說,放下手頭的生意趕製方藥,而後日夜兼程,送至茂名軍前,經得病士兵服用之後,痊癒者無數。卓興後來升至潮州總兵,為國家的安定,建立了汗馬功勞,這其中有著楊錦鵬的一份功勞。


同是棉湖的林舜賢,他有個孫子林鐘華做著韶州府學教授的教官,但他家裡一點微薄的積蓄,卻靠平時經商的收入。存錢雖然不多,但“性好善”之故,“鄉族有義舉必贊成之”。最值得點讚的是嘉慶間,他嘗邀六姓殷戶捐資置產,為士子鄉會試資斧之助,這個仿似今日基金的建立,舜賢無法個人承擔,但他把富人們的力量集中起來,因此也就成就了大事。


商人群體的賢德,不像職官的施政,儒士的論學,而是以捐資為主要方式去踐行。他們的賢德因之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雖然不像思想文化、錦繡文章那樣可以傳之四海,影響後世,但卻在當時發揮了權力和文字不可代替的作用,也為社會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來源:揭陽日報 文/彭妙豔 轉載時有改動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