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岩”竟是苏东坡访邵道士的地方(上集)

娑婆岩

——苏东坡访邵道士之所

都峤山上,有七十二岩,九寺十三观。娑婆岩是都峤山北洞唯一的大岩,崖壁陡削,好几个地方是錾凿峻壁为路,羊肠数转,由碑记岩右侧攀登百步左右,才能到达这岩。它原来的名字叫娑陀岩。据旧志载,汉朝时有滇媪与陀妪,在这里炼丹,后来先后在岩里坐化,因而叫婆陀岩,又名中宫岩,明朝李永茂改名为娑婆岩,沿用至今。

北宋的时候,邵彦肃道士大力修建这岩洞,百姓只知道他是个道士,实际上,他是个大官,与苏东坡有着不寻常的关系。

北宋王朝,从宋神宗以后,朝廷中分成两派,一派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另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苏轼在嘉祐年间中了进士,熙宁间,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那邵彦肃道士也不是山野道人,他是朝廷的礼部尚书,真实姓名叫李绍甫。他和苏轼都是变法的反对派,每逢空闲时间,两人就聚在一块,谈论时政,或吟诗作对。元祐七年,宣仁皇后死,哲宗皇帝亲政,重用变法一派的人。变法的反对派被放逐、贬官。苏东坡也被贬到甘肃,后来又被贬到广东惠阳县。他做的词,也被御史寻瑕素疵,说他讥讽责骂朝廷。到了哲宗绍圣一年,朝廷加重了对他的惩处,把他贬到号称瘴疠之地的琼州。朝廷中,凡是变法的反对派,与苏轼亲热友好的官吏,也遭谗被贬,李绍甫也被贬到梧州,他满腹优愁愤满无处发泄,便游山玩水,借以消愁。他从北走到南,一天,来到容州地界,走到都峤山脚下,看到都山奇峦峻拔,山青水秀,便兴致勃勃地领着随从上山。到了山上,遥望四周,只见绣江似银带般曲折环绕,缓缓东去。山丘、田野、城镇,无不尽收眼底,使他心胸为之一爽。再往上爬,爬到了一个天然岩洞里面,那岩洞又高又大,地上干爽爽,一线清泉,从崖顶落下,似扯了一条白练。岩洞四周苍松青翠,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好一个洞天福地!李绍甫在这儿徘徊,留连。太阳升上了天顶,他叫随从拾来了柴火,在岩洞里煮起午餐来。吃了午餐以后,他还没有走的意思,眼看太阳下山了,随从们催他下山,他站在岩洞前遥望那渺渺茫茫的天边,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于。在北面,在那遥远的京都,每天,他都提心吊胆过日子,生怕别人进谗言;那喜怒无常,说变就变的皇上更难侍候。稍有差错,轻则贬官,重则杀头。那纷纷扰扰的朝廷斗争,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使他厌倦了,他不愿再登那是非之地,这个念头一荫生,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他曾经羡慕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的田园生活。难道他—宋朝一个礼部尚书,也要过上“南山岩洞住,悠然过日子”的生活么?他想得入神,随从们又再三催他下山,他从遐想中清醒过来,这才踱步往山下走去。走到山脚,天已快黑了,而都峤山脚离容州城却有二十多里路程,他坐上轿以后,随从们打着灯笼,往容州城走去。(未完待续)



“娑婆岩”竟是苏东坡访邵道士的地方(上集)


“娑婆岩”竟是苏东坡访邵道士的地方(上集)


“娑婆岩”竟是苏东坡访邵道士的地方(上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