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散文)

见字如面(散文)

见字如面(散文)

文/在昔

一晃八月,一个暑假眼看着就要尾声了。许是人的心理在作俑,同等的日子,七月格外漫长,而八月,却是匆匆,太匆匆。

早在放暑假的第一天,我便已经拟好了儿子的暑期学习计划。说到这儿,其实我应该知足的。在同龄孩子里面,他还是蛮乖的,每天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写我布置的。无论我布置的什么作业,儿子都能去完成。每当听到别的妈妈说自己孩子对写作业有多么的抵触时,我心里会有些许的欣慰,但又很难过,觉得自己怎么会要求他那么的多?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辛苦。长大后的辛苦,是每日里疲于生活的苦;小时读书的辛苦,却是长大后去看世界的路。

暑期不用接娃送娃,每日里洗衣做饭,督促孩子写作业,闲暇时带孩子出去放放风……当终于有点时间的时候,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看会书吧,或者写会字。可是每到这个时候,我的脑袋便开始晕晕沉沉,就像窗外湿热的天气,让人不由得懒散了下来。

困扰我更多的是迷茫。

那种感觉很可怕,也很无助。突然觉得,喜欢逛街也是好的,每天刷剧、打打麻将也是好的……一切能激发人的热情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可惜的是,以上所述,不是不会,就是不喜欢。

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虚无和空洞。

没有灵魂的肉体不可怕,没有了思想和趣味的灵魂,就像失去了嗅觉,失去了和自己内心对话的声音,失去了一种原本应该努力,向上的力量。

我想,应该是这个夏天的炎热,让我有了偷懒的借口,让我突然觉得,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空虚。

有一天,我打开好久没有更新的博客。这个博客是在2011年申请的,那时候没有微信、抖音这些五花八门的网络平台。博客就像一股清流,这里的人以文会友,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文字小白,还有很多的大咖都聚集在这里,那时候人们好像还热衷于文字。博客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的文友,彼此互相地拜读对方的文字,互不相识,但能通过文字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对生活的热忱。因为文字,大家相聚在这里;因为文字,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见字如面(散文)

诗人方雨大哥就是在博客里相识。那时候的我,就如同我笔下的文字一样的青涩。有一天,方雨大哥在我的一篇文章下面评论,是纠正我几处错误的标点符号。我点开头像进入方雨大哥的博客,看着那好几位数字的粉丝,心里顿感温暖:这样厉害的写作高手,居然肯点拨我这默默无闻的写字小白,心里觉得非常感动。

这么些年过去,换了很多的社交账号,就连原先的博客也被我注销了。可是方雨大哥一直还在我的QQ里。我是一个慢热,不主动联系朋友的人,所以除了家人,方雨大哥居然成了我社交平台唯一一个“老人”,一直都在的“老人”。虽然如今不怎么联系,偶尔的互相点个赞,但我还是能从方雨大哥平时所发的诗歌里学到很多东西。

除了方雨大哥,还有一位就是方爱华老师。我的博客情缘,就是因为方爱华老师开始的。

记得那天在百度里查询资料,一篇文章偶然映入眼帘,我一下被吸引住了,读完心里感慨万千,特别的想读有关这个作者更多的文章。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博客这个东西的存在,也是那天有了自己的博客。我在博客里关注了方爱华老师,从最新的一篇文章一直读到最后。方爱华老师的文章有很多都是被语文报收录过的。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方爱华老师留言发纸条。老师都会一一回复我。

最让我震撼的是方爱华老师与大自然的亲近,白天爬山,晚上搭帐篷。她娇小的身影常常地隐没在一片树林里,或者荒芜的田野中,图片里透露着一股自然、真实的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老师的笔下皆是有生命的,它们一直盛开在老师的博客里。

后来因为一些变故,我清空博客之后便把它注销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遇到可以寄放心灵的地方。过了几年,我又重新注册了博客,没有想到几年不见,这里已经不是昔日的模样,很多博主都停更了,没有了从前文友熙熙的盛况。见此情景,我的心里不免难过。抱着一丝幻想,我搜寻到了方爱华老师的博客,还在,点进去,心里一阵高兴,老师果然还在更文。就像一所正在荒芜的村庄,黄昏时分突然升起了一缕炊烟,带来生活的希冀,又有了几分温暖。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交集不是很深,但是住进心里的人。在之后的岁月长河里,他们总能触动你心里,那根叫做温暖的弦。

我打开久违的博客,看见了几条新的消息,逐一打开,心里不免欢喜。几位陌生人的留言仿佛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底里蔓延,让我为之一振。唯有陌生人,读的不是我的故事,亦是他自己的。消遣时间有很多种,有的人台上唱戏,有的人台下看戏;有人对镜贴花黄,有人日暮数黄昏;遗憾千万种,各人皆不同。

我返回简书,这两年我都是在这里匆匆来,匆匆去,发完文也不多作停留。有时看到别人点赞,也会礼貌地回访一下,看到评论是必回的,因为我觉得回复别人消息,是一种最起码的教养和尊重。除此,便不再与人互动,交际实在是我的软肋。看到陌生人的那些留言,心里会觉得很温暖,很治愈。于是,就想着把那些经历过的事情,记录下来,给三观合拍的人看,给有朝一日,当我顶着满头的华发,再看着曾经年少时,看着年轻时的那些发生,一边感叹,一边回忆;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喜悦中含笑。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人生其实就像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的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拥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可以愈走愈孤独。

好的感情,不论是爱情、亲情抑或是友情,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词藻渲染,更多时候,是一种默默的陪伴。懂你,已不需言多;见字如面,亦是鼓励。

那些来自陌生人的留言,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感受到的压力都是来自于我自己不努力不积极而又不甘于现状的恐慌。林清玄《在云上》说: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见字如面,在我心里,也在这里。

2818.8.10

见字如面(散文)

浮世万千,吾爱有三,

日,月,与卿。

日为朝,月为暮,

卿为朝朝暮暮。

用文字的执念,

邂逅人间的冷暖。

本文原创,转载请申请授权

抄袭洗稿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