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未來” 未來可期

——《未來學校》讀後感

未來學校是什麼?有人說,未來學校是該來、可來,但目前卻還“未”來的學校。有人說,未來學校是以前沒有過,現在還沒有,需要創新出來的“未來”學校。不管怎樣,未來“未”來,而我們卻正走在去往未來的路上。我很喜歡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未來學校》這本書裡所說的一句話“我們與其追問未來到底有多遠,不如關注可能影響未來的每一個小小的趨勢性變化。”

未來“未來”      未來可期

那麼,未來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呢?2020年1月14日,世界經濟論壇發佈了其“教育4.0行動”的首份成果—《未來學校: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定義新的教育模式》白皮書,旨在通過動員相關利益攸關方圍繞新模式、新標準和改變教育未來的新行動動力建立廣泛和創新的聯盟,從而促進制度變革。白皮書裡提到由於學習日益變得終身化,並在傳統校園之外發生,因此對未來學校的定義非常寬泛,它應該包含傳統學校學習、課外活動計劃和其他學習發生的任何機構。這與朱永新教授在《未來學校》裡所提出來“學習中心”的理念是大同小異的,可以說朱永新教授對未來教育趨勢的預判是完全準確的。

未來“未來”      未來可期


未來“未來”      未來可期

為了明確學習中心的模式,朱永新教授從八個維度定義了未來學校,其中讀起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未來的學習方式的改變。在未來,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學習者。無論是幼兒小童還是耄耋老者,只要有想學、能學就可以成為學生。在未來,是“以學定教”的個性化學習,就是想學什麼就可以學什麼。對於日常的基礎知識普及化,對於個性化的學科深入學習和培養。將來的教育既是多學科整合,又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未來,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以知識為中心。並且開展多種學習方式: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沉浸式學習、項目制學習、混合學習與合作學習。

未來“未來”      未來可期

朱永新教授所描述的未來學習方式強調了個性化及自主學習,從學習標準化的系統轉向基於每個學習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系統,這樣足夠靈活的學習系統,能夠確保每個學習者都按自己的速度進步。同時強調易獲得和包容性的學習從一個學習只侷限於學校的系統轉向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學習的系統。

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學習場景!突破時空限制的泛在學習將終結“標準化”教育下的“學困生”這個稱呼,“補短教育”變成“揚長教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教育將真正地賦予每一個孩子幸福的能力。邁克斯.泰格馬克在《生命3.0》這本書說過:“我們的未來並沒有鐫刻在石頭上,只等著發生——它們要由我們來創造。”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振奮人心的未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